天天看點

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天水放馬灘景區

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放馬灘秦簡

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放馬灘五号漢墓出土的紙殘片

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放馬灘一号秦墓木闆地圖

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放馬灘遺址(本版圖檔均為資料圖)

“一镢頭挖出三個中國第一”,這個形象的說法,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難以置信,卻是被考古學家證明的事實。這一奇迹發生在天水市麥積區黨川鄉的放馬灘。

1986年4月的一天,一場大雨過後,小隴山林業局放馬灘工區的職工清理宿舍後牆淤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古墓洞穴。上報後,經過鑽探、發掘,發現了百餘座秦漢墓葬的古墓群,分布在秦嶺山前平地,依東西向分上、中、下三層排列。現已部分發掘,共出土文物四百餘件。

秦人先祖牧馬于放馬灘

放馬灘西距仙人崖5公裡,距麥積山15公裡。它深入秦嶺腹地,山林密布,草地寬廣,宜林宜牧。早在西周孝王時期,秦人的先祖非子在這一帶牧馬有名氣,被周孝王召見,令他在汧河、渭河之間為國家主持牧馬,放馬灘就在汧、渭地區的西首。從商末周初開始,秦嬴的先人就世代居住在西犬丘(在今甘肅禮縣東北),與西犬丘相距不遠的放馬灘,當屬于秦人活動、非子牧馬的範圍。清乾隆《甘肅通志》卷6記載,這裡還有一處同今天水清水縣“秦亭”同名的地方,可能是清水秦亭的延伸:

“秦亭山在州東南五十裡。左有永豐山,中則東柯谷。山亘四十裡,上有秦亭,下為秦谷,非子所封邑,蓋附庸也。傍有紫金山,下有馬房山。”

仔細看,這裡的“秦亭”是一座山和山上一個亭子名,不同于清水縣西周時作為行政地域名的秦亭。但它至少說明,非子牧馬的地域延展到這裡;反過來說,這一帶屬于非子牧馬的地方。

秦人的先祖本是商朝的臣子,周武王滅商時,将秦先祖蜚廉及其子惡來殺死。此後在周朝政權下,惡來的子孫有幾代人沉淪于世,聲名不彰。倒是蜚廉的另一子季勝之子孟增,得到周成王的信任。周成王在臯狼(今山西方山縣西南)給孟增建了宅邸,讓他在那裡居住。孟增在臯狼生下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其家傳善于養馬駕車的長技,得到周穆王的重用。穆王喜歡巡遊。造父為其選得骥、溫(一作盜,淺青色)、骊(黑色)、骅(有紅色花紋)等駿馬,遠到昆侖丘(在今河湟、河西一帶),會見西王母(西戎首領),樂而忘歸。這時候,正好遇上位于今江蘇泗洪縣東南的徐國首領徐偃王起兵作亂。造父為穆王駕車,一日千裡地趕回來,平息了叛亂。周穆王論功行賞,将趙城(在今山西洪洞縣北)封給造父。赢姓造父一族由此為趙氏。于是惡來的子孫們都借造父的政治光環,自稱為趙氏,以光大門楣。事實上,他們雖然自托于趙氏,但都并未離開隴右搬到趙城去住。他們仍然居住在犬丘(今甘肅禮縣東北),活動于隴東南。直到非子時代,其家族的政治地位才有了明顯的變化。

非子仍然居住在犬丘。他喜歡養馬和其他牲畜,養馬技術很有一套,馬匹繁殖得又快又健壯。犬丘人将這件事報告給周孝王,周孝王乃召見非子,讓他在汧水和渭水之間為國家牧養馬匹,國馬很快地得到發展。周孝王為了獎勵非子,準備以他作為其父大駱的嫡子。然而大駱的嫡妻是戎人首領申侯的姑娘,生下名叫成的兒子,并已經立為嫡子。申侯聽到周孝王的打算後,趕去求見孝王,對孝王威脅說:“我的先人是骊山氏之女,骊山氏又嫁女給您的先人戎胥軒,生子名叫中潏。中潏正是因其父親同骊山氏有親戚關系,才棄商歸周,保聚西垂,西垂地區是以民族關系和睦,社會安定。現在我又嫁女給大駱,生下嫡子成。正是申、駱兩族的聯姻令西戎各族俯首聽命,您才得以安坐王位——換嫡子的事您就掂量着辦吧。”周孝王聽了,心生疑慮,不敢違意于申侯。乃改變主意,給非子另給了一塊地,封到秦邑(今甘肅清水縣),使他為“附庸”,承續嬴姓的祀典,号為秦嬴。“附庸”是沒有資格直接朝見天子的小臣,隻能拜托大國的國君,在朝觐時向天子通報姓名而已;但萬丈高樓平地起,非子一族畢竟是再次獲得了天子的封賜和一定的政治地位。

非子的兒子名秦侯。秦侯在位十年就死了,生子名公伯。公伯即位三年又死,其子乃曆史上有名的秦仲。秦仲繼立以後,周厲王荒淫無道,許多諸侯叛周,西戎也乘機反叛王室,屠滅西犬丘即今甘肅禮縣的大駱一族。周宣王即位(前827年),為了抵禦西戎的進攻,乃提拔居住在今甘肅清水縣的非子曾孫秦仲為大夫,令他讨伐西戎。結果,秦仲弱不敵強,又被西戎殺死。

秦仲雖然政治軍事業績不彰,但他在秦人發展史上的客觀作用卻很顯著。周宣王封秦仲為大夫,其政治地位一下提高到伯爵——按周禮,“天子之大夫視伯”,就是說,秦仲為宣王的大夫,地位相當于伯爵。爵是中國古代中央政府根據臣子對國家的功勞封給的榮譽稱号,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伯是第三等,那已經是中級爵位了。同時,按照周制,伯爵的封地為70平方公裡,這同非子的地不足50裡相比,又是很大的拓展。

秦仲有五個兒子。其長子是秦莊公。秦仲戰死後,周宣王召見莊公兄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就是調給7000軍隊,讓他們兄弟率領去打西戎。這一次,莊公兄弟大敗戎兵。于是周宣王令秦莊公繼承秦仲的封地,又将其先祖大駱的封地犬丘也交給秦莊公所有,提任他為西垂大夫。至此,秦的轄地已經奄有今甘肅天水的清水、張家川、秦安、甘谷、武山數縣,秦州、麥積兩區以及隴南的西和、禮縣等地了,其國勢如日中天,影響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在放馬灘一帶發現戰國秦漢墓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篇志怪故事

放馬灘秦墓出土的首個“中國第一”,是考古學家從放馬灘戰國秦墓發掘整理出的《志怪故事》。它雖然很簡疏,卻是中國已知最早的、具有志怪小說性質的第一篇奇文。放馬灘秦簡的内容包括文字學,甲、乙兩種《日書》和《志怪故事》等幾方面成果,而這篇《志怪故事》的意義更為特殊。

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的大意是說,秦昭王三十八年(前269年)八月己巳日,邸(一作邽)丞名赤,向禦史報告說:大梁人、現居秦國都城中一個人名叫丹,當今國君在位的第七年,丹在雍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南)的基層管理機構“裡”中,将人刺傷,随即自刺而死。被丢棄到市上三日,又埋在雍城南門外。過了三年,丹又複活了。他之是以能夠複活,是由于丹曾作過審判官犀武的門客。犀武審議這位門客的命案,而讓其複活的原因,是因為丹罪不當死,就向主管人命的上司公孫強祈告。于是,公孫強就叫白狗把丹從地下掏出來,在墓地上停放三天,然後随公孫強向北行走,經過“趙氏”地方,到了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肅慶城縣西南)一個長滿柏樹的山丘。四年後,他才能恢複神智,能聽見狗叫雞鳴,吃人間的飯食。其狀貌特征是喉部有疤,眉毛稀落,膚色黑,四肢不能動轉。複活之後的丹說:死去的人不願多穿衣服。人間認為祭品用白茅襯包是富的表現,而鬼則隻要有所得于他人就認為是富。丹說:舉行墓祭的人千萬不要嘔吐。一嘔吐,鬼就吓跑了,不敢前來享用祭品。祭飯撤下後一下子就吃掉,這樣……丹說:祭祀時必須細心掃除,不要将……灑到祭祀的地上。不要把羹湯澆在祭飯上,不然鬼是不肯吃的。

據著名曆史學家李學勤先生考證,這篇文字是戰國晚期寫成的,它是中國志怪小說的嚆矢。《天水放馬灘秦簡》的釋讀者則認為,它可能是根據放馬灘秦墓一号墓主人的特殊經曆編創。因而有一定寫實因素。“文中提到的邽丞、地名、職官都可以找到依據,故可以确認此紀事及其曆朔當為實錄。”文中所寫“丹死而複活的故事,明顯有志怪性質,與後世《搜神記》等一類書籍頗相似。但時代早了四百年”。文學史料價值極高。

第一幅地圖

放馬灘戰國秦墓出土的第二個“中國第一”,是畫在木闆上的地圖。它反映的地域範圍較小,可能隻包含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人打敗和趕走邽戎,在當地建立的邽縣(這是秦國曆史上首建的兩個縣之一。另一個是冀縣,治所在今甘肅甘谷縣東)。從地圖學的角度看,它卻是已知中國最早的第一幅地圖。

據考古學家研究,這幅地圖可由畫在四塊木闆上的七幅圖拼接起來。原來四塊松質木闆,其中隻有一塊是單面簡單作圖,其餘三塊正反兩面都有圖。考古學家根據各圖之間的聯系,将它們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反映邽縣部分區域的圖版。上面有山脈、水系、溝溪、關隘以及對地名的注釋等。邽縣治所在圖上用顯著的大方框标為“邽丘”,縣級以下地名用小方框标示。整幅圖所反映的“範圍大緻位于現今天水市麥積區之位置”(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第五章第五節)。這就說明,早在距今2300年以前的戰國時期,就有反映今麥積區的地圖了,而且它上面至今還可以看到六七十個地名。這些地名,如“故西山”,它與《史記·秦本紀》中說的秦文公死後“葬西山”的那個西山有無聯系?“故東谷”,與唐代詩人杜甫曾經流寓過的東柯谷有無聯系?類此都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和進一步研究考證。

它的出土不僅在地圖學上有标志性的意義,而且在曆史學、地方志的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歎為國寶,殆不為過。

第一片紙

放馬灘考古發掘出來的第三個“中國第一”,是西漢初期的書寫紙。它是中國造紙技術,尤其是書寫紙發明年代不容置疑的鐵證。

古籍上多記載說,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曆代學人引以為據,無可置疑。20世紀以來,考古學興起以後,考古學家從甘肅天水放馬灘、敦煌馬圈灣、敦煌懸泉置遺址、敦煌玉門關,内蒙古額濟納河流域的居延金關,新疆羅布淖爾,陝西西安的灞橋、扶風縣的中顔村,廣州南越王墓,四川綿陽等地都發現了西漢紙。其中年代最早的是甘肅天水放馬灘五号墓出土的紙圖殘片。放馬灘五号墓是漢文帝、漢景帝時(前179—前141年)的墓葬,殘紙上可見有墨線辨別的山川道路圖。經鑒定,紙的質地是“麻類植物纖維”“是可用于書寫的早期麻紙”。(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1990年8月9日提供:《放馬灘紙化驗報告》,見《天水放馬灘秦簡》附錄)它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書寫紙實物。放馬灘紙的發現,不僅證明西漢初期就已經有紙出現,而且證明這些紙已用于繪畫或書寫。将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時間,比蔡倫造紙的記載至少提前了近300年。

李清淩 來源 甘肅日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