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薛寶钗最擅長送禮物,一則她有心之人,對誰有什麼缺什麼喜歡什麼忌諱什麼最是清楚;
二則她是皇商之女,見過些世面;博古通今、閱讀量驚人、很有見識;
三則她家底殷實,有購買管道和雄厚财力。

薛寶钗也的确将贈送禮物,作為籠絡人心的重要手段。
薛姨媽和薛寶钗剛進賈府,就送姑娘們一套宮裡的新鮮花樣頭钗。
薛蟠從姑蘇歸來帶了些有意思的小玩意,薛寶钗四處贈送,連最不招人待見的賈環都不落下。
這樣一個八面玲珑的薛寶钗,提及林黛玉藥方子上的人參肉桂不合适,表示太“熱”、應該換成燕窩,為何不早些送呢?
為何要等林黛玉病了幾年、吃了幾年“不适合”的人參肉桂之後才送燕窩?
第一點,早期林黛玉對薛寶钗心懷芥蒂,薛寶钗在等待适合的時機。
早期的林黛玉,最不喜歡的或許就是薛寶钗的惺惺作态。
在徹底改變林黛玉的負面觀感、讓她卸下防備之前,薛寶钗如若貿然送去貴重禮物,大概隻會招緻林黛玉的猜忌。
林黛玉很有可能拒收。
如此一來,既會引發尴尬、激化雙方沖突;
也不利于薛寶钗在賈府樹立“人緣特别好、處理關系能力特别強”的形象。
是以,薛寶钗是在終于苦苦等到機會之後,在以“良辰美景奈何天”為切入口和林黛玉掏心掏肺談心,讓對方将自己當成自家姐妹之後,才終于提出要送燕窩。
第二點,不友善幹涉賈府對林黛玉的治療方案。
賈母關心林黛玉的健康,治不好病便時常換太醫。
王夫人要做出關心林黛玉的樣子,便會為她推薦新太醫(見面時問林大姑娘上次的醫生如何)。
可以推測,除卻賈母和王夫人之外,賈府中也有多人舉薦過不同的太醫,甚至是偏方等内容。
然而數年中,效果始終不甚理想。
薛寶钗如若過早、過于強勢跳出來表示自己略懂醫術,指責“人參肉桂”的方子不好,一則容易得罪人,二則顯得過于猖狂自大、不符合當時社會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要求。
是以,薛寶钗自然不會在和林黛玉沒有成為親密姐妹之前,在公開場合直接表達上述觀點。
她需要一個私密的隻有她和林黛玉的貼心場合。
這前提,又繞回了前文所提及的第一點,要讓林黛玉徹底接受她;
如此這般送燕窩,才有可能是林黛玉和薛寶钗之間局限于你知我知的私下來往。
此後賈寶玉變着花樣、悄悄透露口風給賈母,如此隐秘複雜的傳播路線,可見事情非常機密。
薛寶钗送林黛玉燕窩,自然是她身體着想的善舉;
但做好事也要等待恰當的時機,講究方式方法。
如若薛寶钗第一年一見林黛玉就硬塞上一大包燕窩,這兩位怕是不會有後來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