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中國近代史上出現過很多的抗戰英雄,他們大多身經百戰,受到了戰火的洗禮,每個都是我們的驕傲。在北韓戰場上,出現了這樣一個英雄,他被困在廢墟底下38個小時後,卻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那麼他是誰呢?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樣一段傳奇的故事?

這個人就是

王扶之

,1923年9月24日,王扶之出生在陝西省子洲縣三眼泉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艱苦,他的父母每天都忙碌在田裡,為的是讓他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在王扶之小的時候,每次父母出去幹活,他都被交給爺爺奶奶照顧,等待父母回家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王扶之

在王扶之五歲那年,母親不幸去世了,雖然當時王扶之的年紀還很小,但他也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人離他而去。母親去世後,整個家庭的重擔都壓在了父親一個人的身上,父親變得越來越忙碌,爺爺奶奶的身體也越來越不好,不能幫忙照顧王扶之。

于是,王扶之的父親就帶着他去地主家打工,就這樣,王扶之變成了地主家的放牛娃,每天的工作就是牽着牛出去,然後到了傍晚再回來,這樣的日子雖然平淡,但是好歹可以幫助父親減輕負擔,哪怕隻有一點點。

當王扶之長大幾歲後,他的父親覺得不能一直讓他去放牛,應該讓他去學點東西,于是那天,王扶之的父親找到王扶之并對他說:

“你想去讀書嗎?像地主家的孩子那樣。”

王扶之激動地點了點頭。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放牛娃

其實每當王扶之放牛的時候,都會看到其他孩子上學的身影,那個時候他的眼裡總是充滿了羨慕,但是他知道,以自己家的生活條件,很難維持他去讀書,于是便把這個願望放在了心底,現在父親竟然打算送他去讀書,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上學的過程其實對他們家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王扶之的父親求了很多人,欠下了很多人情債才把他送進了私塾,這些都被王扶之看在眼裡,他發誓要好好讀書報答父親。

看着父親日漸消瘦的身影,王扶之心疼不已,現在自己在私塾裡面讀書,沒有辦法幫父親減輕重擔,這使得他十分内疚,于是他決定利用上課後的空閑時間去打工,就這樣,王扶之一有空閑的時間,就會忙碌在那些富裕家庭裡面。

這樣的生活并沒有持續很久,王扶之的生活也即将發生轉變。

三個月後,家裡的經濟再也支撐不起王扶之去私塾裡面讀書,于是他便辍學回到了家中,雖然隻讀了短短三個月的書,但至少這也算是王扶之的啟蒙教育,他了解父親為了這個家辛苦付出的不容易,既然不能讀書,那就好好地幫助父親。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私塾

當王扶之12歲的時候,他見到了紅軍,從小他就聽說過這樣一支隊伍,知道這是一支幫助窮人的隊伍,是以對這支隊伍十分地向往。

在那個時候,王扶之産生了一個想法,他想要去參軍,想要加入到紅軍的隊伍,但是自己現在年紀還很小,肯定是進不去的,于是他便謊報了自己的年齡。

這樣做真的可以讓他如願加入到紅軍的隊伍中去嗎?

那天,王扶之找到了紅軍的部隊,說出了自己想要參軍的意願,紅軍的首長打量着王扶之,然後對他說:

“你今年多大了?”

王扶之撓了撓頭說:

“我今年17歲了。”

因為王扶之比别人高一些,是以并沒有引起紅軍首長的懷疑,就這樣王扶之如願以償地加入到了紅軍的隊伍中去。

剛來到部隊的王扶之還隻是一個新兵蛋子,沒有什麼經驗,在經曆了幾次戰鬥後,王扶之也漸漸地掌握了一些戰鬥的技巧,褪去了稚嫩的外表,但畢竟還是一個新人,很多地方都要去學習。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紅軍

1935年10月1日,針對當時的情況,

徐海東

劉志丹

等人制定了一個政策,那就是圍城打援,當時隊伍正在勞山附近,準備在這個地方圍殲敵人,組織決定紅75師在勞山路東設下埋伏,紅78師,紅81師則在勞山路西設下埋伏。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夾擊之勢,當所有的隊伍都準備就緒後,就隻需要等待敵人的到來。當天下午,敵人果然出現在了勞山路,當敵人完全來到勞山路的中間地帶時,戰争立刻打響,數不清的子彈向着敵人飛來。

敵人在這種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打得措手不及,完全亂了陣腳,為了躲避我軍的攻擊,敵人的隊伍也分散了,為了将這些敵人一網打盡,于是,我軍決定分成各個小隊,把這些打散的敵人都消滅。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徐海東

當時,王扶之是在少共營,這個少共營隻有200多人,而且裡面的人年紀都不大,參加紅軍沒有多久,屬于新兵,組織給少共營下達的指令是攻打一個小高地,少共營裡面沒有多少武器裝備,而王扶之也隻是扛着一柄梭镖。

不過不久後,王扶之就得到了一件自己争取來的禮物,他的武器也發生了變化。

少共營在接到任務後,營長馬上就做出了決定,把整個少共營分成三個小隊,第一隊負責正面進攻,人數也是最多的,另外兩個隊從側面包抄,把敵人圍殲在高地上。

隊伍馬上出發,很快就來到了高地底下,當時敵人發現了少共營的身影,看到都是一些小娃娃,就用東北話在高地喊:

“底下全是一群小疙瘩,沒有多少威脅。”

在下面的少共營成員聽到後,十分氣憤,拿起武器就要往上沖。

小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知道什麼是死,在聽到敵人的叫嚣後,更是來勁。當正面的少共營牽制住敵人的時候,兩側的其他少共營馬上到達高地,直接來到敵人身邊。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梭镖

當時,王扶之拿着他那柄梭镖,頂在了敵人的脖子上,同時嘴裡還說:

“趕緊繳械投降,饒你不死。”

敵人害怕王扶之真的會用梭镖戳穿他的脖子,隻好把武器舉過頭頂,見狀,王扶之迅速上前,一把奪過槍,這把槍也是王扶之的第一把槍,而且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是以意義非凡。

很快,這場戰鬥在戰士們的共同努力下結束了,王扶之也被調到了75師223團三營,在裡面擔任通信員。

1936年,王扶之被派到了軍團的測繪訓練班學習測繪,當時在測繪班裡面,王扶之結識了一位叫做

馬德良

的人,這個馬德良是一位東北人,滿口都是東北話,他是從勞山戰鬥中俘虜過來的。

有一次,馬德良在和王扶之聊天,隻聽見馬德良說:

“我當時在勞山戰鬥的時候,遇到了少共營,還被其中一個小疙瘩繳了槍。”

聽到這時,王扶之眼睛一亮,自己不正是在勞山戰鬥中繳獲了敵人的一把槍嗎?而且當時的敵人也是東北人,不會這麼巧吧。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接着馬德良又說:

“不過我還真得感謝你們,把我提前釋放,還讓我加入了紅軍,我很喜歡這支隊伍。”

後來馬德良因為多次戰鬥立功,當了紅軍的團參謀長。

1939年,王扶之在和敵人作戰的過程中,繳獲了一輛自行車,當時王扶之對這輛自行車十分好奇,一有空就會拿出來騎,剛開始的時候,王扶之還不會騎自行車,但是後來,他通過反複地練習,不僅學會了如何騎自行車,還能單手騎。

一開始,這輛自行車能用上的機會非常少,當王扶之被派去師部當參謀的時候,這輛車可是派上了大用場,這又是怎樣一回事呢?

當時,師長

黃克誠

的眼睛是高度近視,很難清楚地看清東西,行軍打仗就變得十分困難,于是,黃克誠就坐上了王扶之的自行車,有三年之久,而王扶之因為這些年一直都在黃克誠的身邊,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并且多次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任務。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黃克誠

1943年的春天,可惡的日軍對鹽阜區進行了“掃蕩”,當時黃克誠正帶領着隊伍在敵人的“掃蕩”圈外戰鬥。

那個時候我軍需要轉移到阜東地區,但是要到達阜東地區,就必須能經過射陽河,在射陽河的附近有一家華成公司,這個公司的總經理手底下有一支武裝隊伍,和多方勢力都有聯系。

我軍想要通過射陽河,一要提防鬼子的追擊,二要防止華成公司的攔截,但是隻要争取到了華成公司,渡過射陽河将不會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黃克誠決定派王扶之去争取華成公司的總經理,并且還打算用一把嶄新的駁殼槍當做見面禮送給華成公司的總經理。

王扶之的這次任務能否圓滿完成?他又是通過什麼方法去打動華成公司的總經理呢?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那天黃克誠找到了王扶之并對他說:

“我軍現在面臨的情況你應該十厘清楚,現在我打算派你去争取華成公司,這次任務十分重要,一定要完成。”

王扶之在聽到黃克誠的話後,表示自己保證完成任務。

接着黃克誠又說:

“你需要注意幾點,第一要以抗日大義為前提,第二把我軍的紀律和宗旨說清楚,第三要明确我們會維護他們的利益。”

在聽完黃克誠的交代後,王扶之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之後,王扶之就離開部隊來到了華成公司,在華成公司,他見到了華成公司的總經理,在經過一段自我介紹之後,他把黃克誠交代他的事情全部都說了出來,當華成公司的總經理聽到後,高興地接下了黃克誠送來的駁殼槍,并且還表示我軍隊伍可以從他的防區經過,另外他還會派人站崗,以免被日本人發現。

在得到答複後,王扶之立刻回到部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黃克誠,最後,黃克誠帶領着隊伍順利渡過射陽河,到達了阜東地區。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駁殼槍

1952年,王扶之在北韓戰場上擔任39軍115師的代理師長,北韓戰場上敵人的火力十分激烈,成噸的炸藥傾瀉在我軍的陣地上,據說,當時還有好幾個山頭都被削平了,面對敵人如此猛烈的攻擊,我軍戰士依然堅持在前線和敵人抗戰,絕不退縮。

而王扶之差點在北韓戰場上犧牲,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天,王扶之正在指揮部的坑道裡面修改新聞稿件,旁邊還有一名記者,正當大家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敵人的轟炸機飛了過來,當時王扶之就隐隐覺得會出現什麼狀況,果然,随着一聲巨響,敵人的轟炸機投下了一枚炮彈。

當時王扶之感覺到一陣翻轉,随後整個坑道都完全塌了下來,無數的碎石從高處掉落,而王扶之也被一塊碎石砸到了腿,鮮血瞬間流了下來,王扶之心想:

“這回完了,如果等不到救援,自己肯定很難爬出去。”

四周黑洞洞的,看不見一絲亮光,于是,王扶之大聲呼喊,但是聲音卻傳不到外面,這個時候,他發現旁邊似乎還有人,通過詢問知道了原來是那名随軍記者,一開始,王扶之本想着讓記者把自己腿上的碎石挪走,後來才知道記者也被碎石壓住,動彈不得。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這種情況下,王扶之趕緊詢問旁邊是否還有其他被困的人員,他需要統計人數,友善外面的人救援,同時,王扶之并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對被困的人員說:

“組織現在應該已經得到了消息,我們肯定能夠獲救,大家不要喪失信心。”

在王扶之的鼓勵下,大家都平複了心情,默默地等待着救援人員的到來,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王扶之等人還是沒有等到救援人員,這個時候有些被困人員開始變得沮喪,在他們看來,自己肯定很難活着出去。

而王扶之也十分了解大家的心情,不過他還是在一旁鼓勵着被困的人員,希望他們可以振作精神。在被困十幾個小時後,王扶之發現裡面的氧氣并沒有減少,自己的呼吸依舊很順暢,他知道肯定是哪裡有縫隙,讓外面的氧氣可以進來。

這個時候,王扶之聽到外面傳來了石塊挪動的聲音,這讓他非常高興,對着一旁被困的人員說:

“聽到沒,外面有動靜,我們有救了。”

其他的被困人員也聽到了這個聲音,便重新振作了精神。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我們被困在這裡。”

王扶之大喊,同時他還撿起旁邊的一塊石頭,敲擊着壓在上面的石闆,可是無論王扶之怎樣呼喊,外面的救援人員始終都沒有回應。其實是因為王扶之的聲音傳到外面的時候,已經變得很小,而且外面空間大,加上還有其他的噪音,是以救援人員根本就聽不到。

王扶之發現這個方法行不通之後,便沒有繼續呼喊,他需要節省體力,等待救援人員把他們找到,被困這麼久,王扶之的體力已經嚴重不支,因為長時間沒有喝水,嘴唇也已經幹裂,長時間待在這種密閉的黑暗環境,其實對精神也是一種折磨。

當時王扶之已經累到不想動,這個時候,耳邊傳來了蒼蠅的聲音,王扶之心想,蒼蠅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也懂得要自救吧,看它飛來飛去,肯定是還沒有放棄,既然蒼蠅都不會放棄,我們憑什麼要放棄呢?想到這裡,王扶之打起精神繼續等待着救援人員。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王扶之等人被困已經有30多個小時了,救援人員始終都沒有發現他的身影,認為他們已經犧牲了,而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軍長

吳信泉

的耳中,他一直都在關注着這次的救援工作,可是如今已經過去了這麼久,還是沒有發現王扶之等人,于是,吳信泉傷心地向上級打了王扶之犧牲的報告。

大家都認為被埋這麼久,裡面的氧氣肯定已經用完了,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哪裡有人能夠生存呢?是以在心裡也預設了王扶之已經犧牲。

大家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想法,那王扶之又是怎樣被救出來的呢?

戰士們得知王扶之犧牲的消息後,全部都很難過,正當大家準備放棄的時候,一個戰士發現從廢墟的縫隙裡面飛出來兩隻蒼蠅,于是他十分激動地喊:

“大家快來看,廢墟裡面飛出了兩隻蒼蠅,說明裡面還有氧氣,王扶之師長肯定還活着,等待我們的救援。”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家重新振作精神,開始搶救裡面被困的王扶之等人,最後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最終在被埋地下38小時後成功就救出王扶之等人。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圖|吳信泉

當王扶之等人被救出來之後,大家對王扶之說:

“還好有那兩隻蒼蠅,我們才知道你們肯定還活着。”

在聽到這句話後,王扶之馬上就想到了之前在坑道裡面聽到了蒼蠅的聲音,于是笑着對大家說:

“沒想到竟然被兩隻蒼蠅所救。”

北韓戰争結束後,王扶之便回到了祖國,1955年,由于他的突出貢獻,被授予了上校軍銜,1964年又提升為少将。

回想起來,自己12歲出來當兵,如今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也不知道家裡的父親怎麼樣了,于是便向上級申請回家看望父親,剛好也帶着自己的榮譽回去,讓父親高興高興。

本來以王扶之獲得的榮譽,回家看望父親是可以讓專門的司機帶着他回去的,但是,王扶之覺得自己回家是私事,不能夠占用公家的資源,便一個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他先是坐火車,然後又轉坐客車,前前後後用了很長的時間才來到了老家的縣城,來到縣城後,王扶之并沒有去找縣上司,因為這樣的話,自己肯定會被風風光光地送回去,他不想引起這麼大的騷動,于是決定徒步走回去。

在王扶之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個特别重要的人,這個人是誰呢?

重新走在回家的路上,王扶之感慨萬分,家鄉的變化已經十分巨大,不知道父親現在怎麼樣了,于是他加快了腳步。走着走着,他看見旁邊多出來一輛牛車,上面坐着一個老人,看得出這位老人肯定是吃了不少苦,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

牛車上的老人看見前面有個小夥子在趕路,便問他:

“小夥子,你是要去哪裡啊?”

聽到老人的話後,王扶之禮貌地告訴了他此行的地點,這個時候老人又說:

“我剛好和你同路,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載你一程可好。”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王扶之沒有拒絕,他想早點回去見到父親,便坐上了老人的牛車,在路上老人又和王扶之聊起了家常,老人問王扶之:

“你是做什麼的啊?”

王扶之回答道:

“老人家,我是一名軍人,現在準備回去看望我的父親,也有很多年沒有見了。”

聽到王扶之的話後,老人眼前一亮,問王扶之:

“小夥子,你真孝順,知道回來看看老父親,對了,我向你打聽一個人可不可以?”

王扶之笑着說:

“當然可以啊,老人家,你要打聽誰?隻要我知道,就一定會告訴你。”

老人看着王扶之說:

“我向你打聽打聽我兒子,他12歲出去當兵,到現在還沒有回來,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王扶之疑惑地問道:

“您兒子叫什麼啊?”

老人回答道:

“他叫王扶之,小時候跟着我在地主家放牛,可聽話了。”

1952年,開國少将王扶之被埋地下38小時,因兩隻蒼蠅得以逃出生天

王扶之聽到老人的話後,對着老人說:

“爸,我就是王扶之,我回來了。”

老人趕緊停下了車,激動地抱住了王扶之,在得知兒子這些年的事後,老人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心疼。

1998年,王扶之離職在家休養,這個老人忙碌了一輩子,為我們今天能夠過上好生活奉獻了太多,真是有着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