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萬要注意,購房者最危險的一件事

作者:米宅
千萬要注意,購房者最危險的一件事

購房者買房,最危險的三件套已經到來:

一是盲目追求新區。

二是房子大降價、斷供。

三是交房就爛尾。

其中,最危險的一條就是盲目追求新區。

1

千萬要迷信新區。

這是這一次去西安最大的感受。

這是西安的城市架構圖:

千萬要注意,購房者最危險的一件事

西安現在已經是一個40公裡x50公裡的大城市了。

廣州多少?50公裡x70公裡。

成都多少?50公裡x60公裡。

換句話說,以西安的體量而言,現在的城市規模已經非常大了。

但是即使這樣,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去追求新區。你知道西安規劃了多少個新區嗎?至少有點名氣的、有點概念的,就已經超過15個了。

軟體新城、曲江二期、CID、絲路科技城、沣東新城、沣西新城、秦創原、浐灞新區、港務區、泾河新城、秦漢新城、空港新城、航天新城、常甯新區、高鐵新城……

這麼多的新區,需要多少産業,多少人口,多少配套,多少學校,多長時間才能填滿?

2

千萬不要跟我說,西安連漲了5年,我比你更熟悉。

2021年,西安已經有10個萬人搖了。

中鐵建萬科翡翠國際,3.4萬人搖1074套房。

2021年,西安就已經有超過55萬人次參與搖号。

西安有數萬人參與搖号總價400萬以上的房子。

5年了,透支得太厲害了。

這麼吃偉哥,身體再棒也扛不住啊。

我非常喜歡西安,基本面很紮實。但是一個城市是有邊界的,總面積400平方公裡可以了解,總面積600平方公裡是可以了解的,但是西安現在規劃面積超過1200平方公裡,一個西鹹新區規劃了800多平方公裡,快趕得上濱海新區了。

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濱海新區是什麼樣子?

數棟400米+超高層地标,幾十棟200米至300米超高層建築,900畝、中國内地規模最大的蘭桂坊,思路科學城1165億投資,220平方公裡的超大規劃,多少年?多少人?多少産業?

更何況,CID、軟體新城、航天新城、曲江二期已經算是最有潛力的新區了,隻要等個5年以上,一切都是沒問題的。但是剩下的新區,大機率都是鬼城,購房者大機率就是炮灰。

千萬要注意,購房者最危險的一件事

3

況且,CID這些還是西安最有價值的新區。

為什麼最有價值?

一是西安高新區自己已經發展了30年了,中間還經曆了3次非常大的變革,91年啟動,03年第二次飛躍,17年左右第三次飛躍,CID就是18年前後開始規劃的。

要知道,高新區是有這個能力推動的,什麼能力?

一是經驗,二是有錢。

先說經驗。

西安的高新區之前也是遭受白眼的,大的産業,好的科技産業,也不願意來這裡落戶啊,窮得叮當響,西北廢都,人家憑什麼來你這裡吃沙土?

是以,西安高新區能從一窮二白到現在這麼多的高新産業,那是經過了30年的發展,也是多少任上司的努力才換回來的。

是以,CID想發展,哪怕照超經驗,也能發展個七七八八,至少不會掉在地上,至少不會爛尾,至少前期招商不會太差。

再是有錢。

西安去年的GDP是1萬億,其中高新區一個區的産值就是2400多億,占比将近四分之一,非常猛。

大家不知道這個概念,我就舉個例子吧。

我們鄭州非常牛的一個區,叫做金水區,一年的産值是1400億,合肥的高新區非常牛吧,科大訊飛在,一年的産值也就1400億,武漢的光谷很牛吧,号稱全國6大科技科學城之一,跟中關村、南山、張江、科技城、成都高新并列,也不過2400億,是以你看,同樣是二線城市,同樣是非常牛的區,西安高新區的産值高達2400億,這就是創造新區的能力。

你要知道,造新區是需要錢的。

現在一條地鐵的造價一公裡将近10個億,10公裡就是百十個億。

那麼,幾十棟地标需要幾百個億?

那麼,道路、地塊平整、管道鋪設需要幾百個億?

那麼,上百萬方的商業、幾十所學校需要多少億?

都是問題,都是錢。

4

是以,當你看完這些新區之後,你就要明白,一個新區的成功多難啊!

首先,你的運氣好。

不能像濱海新區一樣,換了上司、擠了泡沫。

不能像鄭東新區一樣,因為建湖幾個上司下馬。

不能像濱湖新區一樣,環湖規劃廢了。

甚至于,西安的奧體耗資數百億弄全運會。

但是,掙錢了嗎?回本了嗎?招商如何,聽西安當地朋友說,一塌糊塗。是以,你看,一個新區的運氣成分很重要。

其次,你得有錢有經驗。

西安高新區2400億,可以支撐。

再加上前30年的經驗,軟體新城、CID都不會差,也都是高新區的自然外溢,沒有任何的斷裂帶,也有地鐵引進,學校也都差不多,産業也比較靠譜,唯一需要的就是時間,就是穩紮穩打的落地。

但是剩下的,大興新區窮得叮當響,不是城市方向,也沒有任何的産業,還有個漢城遺址擋着,怎麼發展?怎麼突圍?除了剛需、地緣誰去看?

還有西鹹新區,一下子規劃了8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跟天津的濱海新區一樣大,哪怕中央直管,這得多少年啊?再加上這應該是全國唯一的涉及兩個城市的新區,誰來管?誰出錢?誰受益?光是扯皮都耽誤了多少年了。

反正我每年都會去轉一下,變化真的不大。

這樣的新區,你敢賭嗎?

第三,大城市全都飽和了。

CID之後,還有新區?

軟體新城之後,還有新區?

奧體再往東發展?

西鹹新區還能擴大嗎?

城市總有極限,上海這麼大了,也不過2000多萬人口,成都都是成都省四川市了,也不過2000多萬人口,産業就這麼多,一個華為能有多少個總部?一個武漢分部有多牛?一個石家莊分部有多牛?都是未知數。

5

這樣的建議不可多得。

1、最牛逼的新區,隻能是經濟實力最強的新區。

就像西安高新區之軟體新城、CID,成都高新區之新川,上海浦東之臨港,武漢東湖之光谷,鄭州鄭東新區之北龍湖。至少靠譜。

跟人一樣,寒門難能出貴子。

城市亦如此。

2、90%的新區必須死。

千萬不要迷信規劃,千萬不要迷信地标,千萬不要迷信高端奢華。

越是實際,反而越安全。

核心就一點,資源有限,給了這裡,剩下的都得餓死,這是沒辦法的,因為資源就這麼多,好資源就這麼多。為什麼騰訊不在深圳,就不能去蘭州?為什麼華為隻能去東莞,就不能去西藏?

仔細想一想,一個道理。

3、買房要苟着,買房多看主城。

新區學校大機率都不好,因為要時間,要生源。

新區商業肯定不完善,連人都沒有,還要什麼自行車。

新區地鐵肯定不行,因為地鐵太貴了。

是以,與其冒着中獎的心态去買新區,為什麼不去看看主城,不去看看二手,除了房齡可能老點,有點堵車外,其他什麼都是好的,這一點新區完全比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