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作為國内美食紀錄片裡的金字招牌,《風味人間》系列又出了最新的第三季《大海小鮮》。與前兩季相比,帶來最大新鮮感的,是這一季首次從中國海洋與海鮮入手,展現出我們綿長海岸線上靠海吃海的獨特文化,打造出中國海鮮風味指南,滿足美食愛好者對海鮮食材的好奇心。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風味人間》海報

當然,與《風味人間》的調性一以貫之的,是要在美食之外,展示當地的獨特風光和溫暖人情。這一次,劇組也克服了種種困難,勾勒出中國海洋的壯美遼闊,展現一群依海而生的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鮮活的故事。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漁民檢視捕獲的龍蝦

在剛剛播出的三集中,鏡頭從東北的遼甯,直抵我國最南端的海南,以及舟山、廣東…… 廣闊的海洋,不同的環境,相異的文化,既滋養出鮑魚、佛手螺這些昂貴、珍稀的海鮮,也有像剝皮魚這樣的特産,可以遠赴幾千裡,飛入内地的餐桌。

有趣的是,雖然海鮮常被視為進階食材,但在紀錄片中,你既能見到大廚用複雜的方式和昂貴的配料作出來的美味佳肴,也能見到漁民家庭在辛苦勞作一天後,用家常做法料理出的新鮮收獲,一家人愛意滿滿地圍坐一桌,充滿人間煙火氣。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海鮮一樣能做家常煲仔飯

而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也是這些可愛的漁民們。他們或時常潛入冰涼的海水,或要在馬上要漲潮的海邊懸崖上攀登采集,或是日常生活隻能在漁排上度過,和家人常不能團聚。攝制組的鏡頭對準他們在風浪裡的艱辛生活,一起感受海浪的翻滾洶湧。

有時,這部美食紀錄片幾乎成了“美食動作片”。比如廣東珠海東澳島的漁民阿昌和阿倫,在水流湍急的區域捕獲辣螺,攝影師跟随主人公穿梭在水面與海底。為了保證鏡頭中的完美呈現,攝影師往往要站在“潮起來,浪打過來”最兇險的角度去拍攝。據這一集導演郭安透露:“從漁家借來幾根麻繩,并用夾角型的方式把攝影師牢牢拴住,再由其他四個從業人員合力拽住,用四個人的力量來控制繩子……一般像這種複雜的水下拍攝,會反反複複的嘗試幾個小時之久”。而最終呈現出的畫面,也讓螢幕前的觀衆為之驚歎:“巨浪仿佛直接拍打在我的臉上”。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艱辛中出海

出海的艱辛,也使得捕獲的滋味更甜。鏡頭裡有辛苦,也有漁民的善良、樂觀、豁達。盡管生活裡有起起伏伏、風雨波折,但他們對家人的愛與耐心,對生活的滿滿熱情,都令觀者動容。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一天的辛勞在家庭歡聚中消失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專訪《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的總導演李勇,聽聽拍攝背後的故事。

澎湃新聞:在經曆前兩季的世界視角後,這次為何要專注拍攝中國的海洋?

李勇:《風味人間》前兩季也都涉及過許多海鮮題材的故事。第一季台灣小夥子镖旗魚的故事,自播出後就一直被人們稱道,甚至讓許多觀衆聯想到《老人與海》。

大海的慷慨、寬厚,滋養萬物、亘古不變,日複一日起伏漲落,滿足人類的溫飽。對土地,對大海,我們都是同樣的深愛。是以,拍攝海洋和海鮮主題的想法,已經是多年的念頭。在《風味人間》第二季的制作過程中,這個想法逐漸成型。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漁民踏浪出海

澎湃新聞:除了題材的變化,《風味人間》第三季在表現形式上有什麼創新?

李勇:首先,希望更輕松、更輕盈。在這一季開拍之初,就希望能以更加松弛的拍攝狀态,呈現主人公的生活和内心,是以會采用跟之前稍有不同的拍攝手法。比如,以前我們會隐藏起攝影機的存在,這一季我們有意識地凸顯出攝影機和攝制組的在場,讓攝制組成員跟故事中的人物有交談,也把攝制組成員的聲音放入進來。我們不再做旁觀者,願意主人公把個人特點和内心的想法表現出來。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海南萬甯漁民許環明的女兒說父親是英雄

其次,我們讓拍攝的人物更勇敢和有信心地在鏡頭面前講話。語言是非常有魅力的,中國有如此悠久的曆史,南北東西的跨度如此遼遠,語言不僅跟地域地理相關,跟曆史傳統相關,同時也是人物表達内心、性情、情緒的重要手段。是以這一季,我們更加重視人物的語言,希望通過語言,把地域和人物的氣質表現得更生動。

第三,不刻意追求完美,有意地露出生活的毛邊和細小的瑕疵,讓生活更有質感。

第四,特意增加孩子的内容。因為每一代人對待海洋,将是留給孩子們的未來。我們應該把一個美麗健康的海洋,像傳遞最寶貴的遺産一樣親手交給我們的孩子。人類的祖先曾經心懷敬畏和感恩,克制地對待海洋,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财富,也許我們應該采取相同的态度。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對地理感興趣的漁家孩子林本本

第五,這次我們每一集都增加了一處風味城市或風味地域的小段落,希望在簡短的時間裡,把這個城市或地域的風情、當地人的氣質表現一二。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夜幕下的重慶碼頭

最後,我們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去尋找傳統的、行将消失的捕撈手段。比如,我們發現盤錦居然還有帆船捕撈,葫蘆島有騾車下海,山東有高跷罾網撈蝦,浙東有命懸一線、徒手攀岩的采集,海南有古樸的手拖大網,這些都是古老傳統而且依然在生活中存在的勞作方式,給了我們很多驚喜。

這一季也用了相當的筆墨去表現當下的生活和心理。現代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和壓力,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開。我們甚至能在孤島的一對年輕父母身上,感受到跟一線城市的父母毫無二緻的育兒焦慮。時代的印記,也會在節目裡所表現。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翻滾洶湧的海浪

澎湃新聞:我國的海岸線這麼長,有1.8萬公裡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公裡的島嶼海岸線,海鮮的種類和食用方式也數不勝數,紀錄片是怎樣挖掘和選擇的呢?

李勇:最本質的是,我們始終堅持美食的在地性,重視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捕撈手段。其實,《風味人間》節目組一直表達對傳統的敬意,這次也是一次充滿感情的回望。

現代的社會追求的是效率和速度,這恰好是許多傳統捕撈方式不具備的。後者在快速地消失,圖書報刊和網絡上的一些傳統手段,我們去實地考察,發現很多已經不複存在,依然在生活中鮮活存在的,少之又少。我們想留下一份影像志,讓人們看見,我們的先輩曾經有過怎樣的生活。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除了從勞作方式的角度去尋找傳統的、可視性強的美食故事,從食物本身上,我們也進行了嘗試。跟之前的兩季不同,這一季的題材範圍收得非常窄,隻在中國取材,而且隻局限于海鮮取材。從選擇上,自由度是被大大地限制了。選材上,我們會有一些标準。

首先要是根植于地域和生活。一方水土一方人,靠水吃水,在地性是必須堅持的。同時又不能脫離開人們的生活,這種食材要跟人物的生活相關,是人物的生存所需、立身之本,是他們身上衣裳口中食的來源。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龍蝦是深受喜愛的食材

其次,種類繁多,大衆食物與區域食物兼顧。從食物豐富度上,這一次拍攝既有廣泛分布的,也有特别小衆的:比如既有魚、蝦、蟹、貝、螺等廣泛分布的、大衆熟知的海鮮,也有海腸、沙蟲、明太魚、佛手螺這些地域性特别強的食材。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來之不易的佛手螺

第三,立足平民食物,表現煙火人間。海鮮在中國傳統中的認知裡,是較為高端的食材,是以會有生猛海鮮的說法。但深入去看會發現,許多海鮮食材是廉價親民的,更是海邊人家離不開的日常食物。我們立足于表現這些煙火氣十足的食物。

第四,除了着重表現漁家人喜歡的家常做法,也會花一些篇幅表現很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烹饪。比如鮑魚,在中國的飲食傳統中,幹鮑有海味至尊的稱号,它的加工制作十分繁瑣,烹饪過程也需要悉心呵護,廚師如果沒有高超的手段和技藝很難勝任。再比如海參,本身味道單薄,需要借用其他食材來為其賦味,做好它也十分考驗廚師的功力。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軟嫩新鮮的鮑魚

海鮮食材激發廚師的智慧和靈感,比如海蜇裡子,廚師将其炙燙熟,加蔥花芫荽,再裹進面餅吃,這樣的創新吃法生動有趣。比如佛手螺,漁家人喜歡簡單烹燒,幾分鐘就出鍋;大廚可能動用奇思妙想和多種手段,給它内外賦味。這些差異性,或許不存在高低之分,隻是希望展現更食物的美好與多樣性。

澎湃新聞:在這一季的拍攝中,您對哪道美食或哪位主人公印象深刻?

李勇:很多。金鲟、帶魚、炮彈魚、蚶子、龍蝦、幹鮑、海參、蝦醬、魚露、魚餃、海蜇等等。

人物也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比如一年300多天在遠海漂泊的釣帶魚的船員、浙東沿海攀上絕壁摘取佛手螺的幾位阿姨、遼甯葫蘆島心懷江湖浪漫的挖蚶人、盤錦用古老帆船撈蝦的李大爺、山東煙台俏皮可愛的海猛子王老漢、山東崂山撈海蜇的恩愛夫妻、20多年風雨一程的旅順捕蟹人田姐、福州小飯館的廚師阿胖等等。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夕陽下的海岸

澎湃新聞:紀錄片中有許多和漁民一起風裡來浪裡去的鏡頭,拍攝中遇到過險境或挑戰嗎?

李勇:在海上拍攝到處都有潛在的危險。大海是動蕩不安的地方,不隻是在船上可能有危險,濕滑的礁石上、台風、陰雨天,都有可能帶來危險。任何疏忽和意外都事關重大,甚至關系生命的安危。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點點漁船點綴港灣

海上拍攝還常常帶來暈船。我們的導演、攝影師、錄音師、助理,幾乎都經曆過不同程度的暈船。有時候攝影師隻能吐一會,然後再堅持去拍一會,随後又去吐。最痛苦的一次是拍攝遠洋捕撈,從碼頭到拍攝的海域,距離有500多公裡,船要開40多個小時,光來回的路途就要坐4天4夜的船。我們是坐漁民的運輸船,柴油味重,空間狹窄,每天幾乎所有人都吐。當時的攝影助理從出發到重新回到碼頭,暈船最嚴重,9天9夜,幾乎沒吃任何東西,每天躺在船艙裡起不來。我們覺得難以忍受的痛苦,是遠洋捕撈的船員們一年300多天的日常。他們為了家人,為了生計,在海上常年漂泊,一天一天重複着相同的勞作。我也被他們的堅忍、善意和笃定的眼神,深深地感動了。

《風味人間3》:海岸線上的美食與可愛的人

漁民在艱難地拉網

還有,拍攝海洋題材會受到潮汐、季節的巨大限制。能否出海全看風浪大小和潮汐起落的時間。在大自然面前,這些都不是可以商量的。拍攝的時間、光線、角度,都會受到影響。

海洋生物的出現也是不可确定的事。每年情況都不太一緻,出現的時間,能存在多久,都捉摸不定。另外,海水的清澈程度、風浪大小,都直接影響到畫面呈現。比如山東日照蝦皮的故事,攝制組等了很久,水清的時候沒有蝦,有蝦的時候,海水又十分渾濁,風浪中的水下拍攝,能見度極低。青島海蜇的拍攝也遇到相似的問題。有些拍攝隻能多次前往,甚至整個故事被迫取消。雖然大家都飽受煎熬,也盡心盡力,但還是留下一些遺憾。這些都是跟在陸地拍攝相比,更頻繁出現的困難。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劉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