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深人靜好讀書

作者:善本古籍
夜深人靜好讀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乙夜之覽”的帝王也好,挑燈夜讀的儒臣也罷,抑或是青燈黃卷的寒士也行,盡管他們身份不同,地位懸殊,但他們夜讀的快樂和幸福都是一樣的。

夜深人靜,萬籁俱寂,沒有了幹擾和應酬,門一關,天是自己的,地是自己的,分分秒秒都是自己的。在這樣一個良辰美景裡,不讀書真是一種遺憾,一種大大的遺憾。

古人夜讀的風景,我們在曆代詩畫中都能看得到。懸梁、刺骨、映雪、囊螢、以及鑿壁借光,哪一個不是古人夜讀的場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讀書人不僅在家中讀,旅行途中也不會忘記把盞夜讀。“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這是白居易在船上夜讀的詩;“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哪得眠”,這是韓愈旅途中夜讀的詩;“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這是晁沖之夜行中看到的夜讀的詩。

有時還不是一個人夜讀,是父子兩相伴而讀,那情景就更生動更浪漫了。“白發蕭蕭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燈”,這是描寫“白發蕭蕭”的父親夜讀的;贊美少兒 夜讀的詩要數唐伯虎的了。“公子歸來夜埋雪,兒童燈火小茅齋。人家不必論貧富,才有讀書聲更佳”。唐伯虎若非親眼看到小兒夜讀的場景,是很難寫出這樣美麗 的詩句來的。

如果碰巧是在雨夜讀書,那就更有一番情緻了。雨,淅淅瀝瀝,纏纏綿綿,讓人的心情甯靜恬淡,心止如水。“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讀牡丹亭”,無論是沉浸在《靜靜的頓河》裡,還是感動在《紅樓夢》的情趣中,都會讓人有一種美妙的感覺。

至于雪中夜讀,就更潇灑更耐人尋味了。“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如果夜讀時有一杯清茶或者一壺老酒,那種悠然,那種閑适,那種忘乎是以,是很難用筆寫得出來的。如果此時此刻再讀到一篇關于雪的美文,那就是天下無以倫比的享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