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業看點 | 量子計算機研究取得新突破:用現有技術生産量子晶片

澳洲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明了一種建構量子計算機的新方法,能以更簡單、更廉價的方式批量生産量子計算機晶片。

行業看點 | 量子計算機研究取得新突破:用現有技術生産量子晶片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資訊的實體裝置,它能利用亞原子粒子的神奇力量來解決一些對于目前算機而言過于複雜或過于耗時的問題。

目前,谷歌和IBM等科技公司都在利用各種方法來開發量子計算機。而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一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利用新型量子位(quantum bit,量子計算機的最小資訊機關)發明了一種新型晶片。

這種新型晶片設計能讓矽量子處理器克服目前所存在的兩個局限:1)必須精準放置原子;2)原子必須放開放置,但又要互相連接配接。

行業看點 | 量子計算機研究取得新突破:用現有技術生産量子晶片

新南威爾士大學發明的這種新量子位被稱為“觸發器量子位”(flip-flop qubit),該項目負責人安德裡亞·梅洛(Andrea Mello)稱,這種新設計允許人們使用與生産目前計算機晶片同樣的裝置技術來生産量子處理器。

梅洛說:“這意味着建構量子計算機變得更加可行,因為它使用的制造技術與目前計算機行業所使用的技術相同。”這意味我們将可以批量生産量子計算機晶片,而在此之前,這一直是令研發人員頭痛的問題。

目前,IBM的量子計算機擁有16量子位,意味着它隻能執行一些基礎的計算。而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僅擁有9量子位。相比之下,目前的桌上型電腦計算速度達到了每秒10億次浮點運算,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的計算速度達到了每秒9.3億億次浮點運算。

但理論上講,一台小型的30量子位通用量子計算機的運作速度,相當于一台每秒1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普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行業看點 | 量子計算機研究取得新突破:用現有技術生産量子晶片

德克薩斯A&M大學教授拉斯洛·凱什(Laszlo Kish)稱,目前判斷這項發明是否是“突破性的”還為時尚早,但在解決量子計算的核心問題上,他們可能向正确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如今,在獲得澳洲電信、澳洲聯邦銀行、澳洲和新南威爾士政府的投資後,新南威爾士大學成立了“矽量子計算有限公司”,計劃在2022年打造出10量子位原型矽量子內建電路,為打造全球第一台矽量子計算機做準備。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23

本文作者:彭承志

本文來源:

九州量子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