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金山打造灣區城市青年工作新品牌

人員少、資金少,協調其他部門難度大——這一度是上海市金山區團組織面臨的現實難題。

自入選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全國試點以來,金山區在工作力量、政策資源、服務項目上做加法,依托“上海灣區”城市品牌、長三角橋頭堡區位優勢和鄉村振興先行區産業優勢,推進試點工作蹄疾步穩。

工作機制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

在推進試點工作中,金山區努力把“獨角戲”變為“大合唱”,依托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形成上下關聯、左右協同、内外互動的工作機制。

“聯席會議各成員機關要強化擔當,細化工作,聯席關聯,持續完善各部門齊抓共管青年發展的工作格局,逐漸優化青年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外部條件。”金山區委副書記信亞東說。

2021年金山區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全體會議暨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實施試點區工作推進會召開後,46家聯席會議成員機關召開了多次專題會議,将青年就業創業、青少年體育等9個青年發展項目納入《上海市金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标綱要》,将青年發展有關内容納入教育改革與發展、民政事業改革和發展等15項專項規劃,推動出台青年發展政策檔案11個,還完善了一系列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青年工作數字化轉型是青年聯席會議賦能青年工作的一個縮影。随着青年在思想觀念、職業分化、城鄉流動等方面的變化,金山區依托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探索“兩網融合”青年工作場景,将青少年工作接入“一網統管”。在金山區城運中心的展示大螢幕上,除了展示青年之家、重點青少年管理、愛心暑托班等團區委牽頭的工作項目,還将青少年人口資訊、校園周邊安全監控等其他部門青年發展資料實時接入,打通相關部門青年發展相關聯資料擷取路徑,通過“一網觀全域”掌握青少年成長動态,為發揮風險監測預警、趨勢智能研判、資源統籌排程等奠定資料基礎。

除了與區内各部門合作之外,團金山區委還注重與外省市毗鄰地區的工作關聯,在全國率先建立長三角青年工作毗鄰關聯運作機制,在基層組織共建、團員隊伍共管、資源資訊共享、服務青年共聯、鄉村振興共通、創新創業共推、青年幹部共育7個方向,加強毗鄰地區日常共建工作統籌。

“青鄰之家”由上海金山和浙江平湖聯合打造,是具有毗鄰團建特色的新型青年品牌項目。上海金山的返鄉創業青年華淋颉是毗鄰團建的受益者。

“農二代”華淋颉畢業後就接過父母的接力棒,投身食用菌種植産業。她發現市場上很受歡迎的食用菇類“大球蓋菇”在上海還沒有規範化種植方式,為此,她通過所在地團委聯系到浙江一家專業種植該食用菌種植基地學習種植技術,成立上海市第一家規範種植“大球蓋菇”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像華淋颉這樣的年輕人在金平兩地還有很多。為推動兩地青年人才的交流培養,金山、平湖兩地從農創、文創、青少年維權、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等不同領域挑選了8名優秀青年人才,到雙方的團青組織中挂職。

人才培養從“碎片化”變為“全鍊條”

“上海灣區·青曆青為”金山區青年發展政策包含“青曆·試航”“青曆·啟航”“青曆·引航”“青曆·巡航”“青曆·護航”5個方面,涵蓋從學生培育階段到畢業後求職幫扶、職業發展的青年人才全鍊條培養體系。

在學生培育階段,團金山區委聯合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等機關在區、鎮兩級開展大學生暑期挂職實踐“金種子”計劃,2021年收到107所高校的633名金山籍學子報名,最終316名學生參與挂職實踐。

“我大二暑假就報名參加了‘金種子’計劃,當時是想鍛煉自己,增加對家鄉的了解,并且希望團區委的這個實習計劃可以拓寬我的就業方向。”沈彥菲現任職于金山區融媒體中心。大學期間,她一共參加了兩屆“金種子”計劃。“參加這個活動,讓我在對家鄉有了更深了解的同時,也更确定了留在家鄉工作的意願。”

在青年就業創業扶持方面,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區農委、團區委等機關通過開展“儲備人才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活動周、“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等項目為青年搭建就業創業平台。

“如何使鄉村真正美起來、亮起來?需要有更多新鮮血液的輸入。”從2019年到2021年,“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舉辦了3年,面向長三角地區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相關專業在校學生以及青年設計師開始招募,以金山區鄉村空間和本土物産為設計内容,有來自全國500多個團隊報名參加比賽,40件作品獲評優秀作品。團金山區委為高校學生提供了融入鄉村的機遇,一件件“叫好又叫座”的設計作品在金山農村悄然“種”下,“我為鄉村種風景”已逐漸“果熟飄香”。

在青年人才項目引進方面,上海灣區科創中心、上海灣區健康醫學城等科創資源平台加大引才扶持力度,如引進的傑出人才團隊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資助等。此外,還将推出青年大學生來金創業“創青春”品牌等政策。

青年服務從“精英化”走向“普惠化”

在上海金山,有一批“青少年事務社工”,幫迷途少年重新找到人生方向。

團金山區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各街鎮配備1-2名青少年事務社工,以專業力量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金山區3個社群(村)獲評團中央“雙零”試點社群,金山區山陽鎮綜治中心獲評全國青少年維權崗。一方面推進場域工作,服務不良行為青少年,本區中職院校實作一校一社工全覆寫,服務行為偏差學生和學業後進學生;出台《關于進一步規範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驗證及保護工作的實施細則》等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政策;團區委會同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公安分局等進一步完善社工參與涉罪未成年人幫教、維權的工作流程和服務标準,社工為涉罪未成年人開展觀護幫教、社會調查、長期跟蹤服務等工作。另一方面維護傳統項目,服務困境青少年,連續9年舉辦“共享陽光”項目,以金山區孤兒與準孤兒等弱勢群體為服務對象,根據國家精準扶貧和對困境兒童的優待新政策,定期更新項目實施方案,累計提供包括生活費資助、心理疏導、課業輔導、家庭關愛行動、素質拓展等服務360餘次;實施“點亮心願,放飛青春”圓夢行動,幫助貧困家庭的青少年實作藝術夢想,自2018年至今,該項目已連續兩年對受助學員進行評估考核,通過率為100%,得到學員及家長的一緻好評。

金山區還在青年身心健康、婚戀交友、社會融入等方面不斷擴大服務範圍,延伸服務半徑。連續舉辦4年的“金山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是目前國内規格最高的青少年國際足球賽事,金山區依托自身資源和優勢,繼續紮實青訓,建成了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教育訓練基地(金山基地)、水上運動項目、射擊、攀岩等訓練基地。金山區今年開設了29個國小生愛心暑托班辦班點,解決暑期雙職工青年家長子女看護難問題,形成具有區級特色的“五色課程”,共計服務1686人次;此外,搭建“金山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學校心理輔導室”、社群“知心驿站”等平台,累計接待咨詢1145人次。

金山區通過項目化開展青年服務,從碎片化地開展活動轉為建構全鍊條、全周期的青年成長發展服務系列政策和項目體系。青年工作不再圍着“精英”轉,而是讓更廣大的青年群體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烨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