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文 |李浩賢

在周一的新年開篇裡,我們《大家車觀察》的主編和玲,從政策、趨勢、供給等多個方面,對2022年汽車行業的前景進行了一番梳理和展望(傳送門),可以說2022年注定是變革之年。

而所有的變革、願景最終都會展現在産品上,難道大家就不好奇今年會有什麼新技術、新産品能讓你動容的嗎?

今天就輪到我來為大家解讀2022年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和值得期待的産品。

續航突破1000公裡

随着“價格屠夫”特斯拉不斷重新整理價格下限,以及其對行業内産生的蝴蝶效應,價格已經不是制約大家消費電動車的核心原因。而相對于下探的價格,仍然無法被消除的“裡程焦慮”,顯然成為了消費者眼中的最大痛點。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然而進入2022年,這個痛點很快将不複存在,因為大家心念念的1000公裡續航已經近在咫尺。有多近呢?我們内部已經率先實作了某國産純電動車1000公裡的真實續航測試,毫無疑問這将會是電動車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而這主要歸功于電池技術的進步,像蔚來的150KWh半固态電池,能量密度達360wh/kg,按計劃将在2022年内上市,屆時換裝該電池的ET5、ET7将實作超過1000Km續航裡程。另外比亞迪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有望從140Wh/kg提升到170Wh/kg,續航能力更上一層樓。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從各家電池供應商的規劃來看,2022~2025年将會有動力電池技術上的革新應用,包括我們測試的新車以及蔚來都隻是其中獲益的一員。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保持競争力,新技術會迅速普及到其他車企,哪怕不是款款車型都能達到1000公裡,起碼推出的新車會在續航上有不小的進步,比如400Km到600Km,600Km到800Km,續航焦慮将逐漸遞減。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比國家預計提早了3年達成20%的目标,可以想象的是,當續航裡程短闆陸續補齊,新能源汽車或迎來新一波“漲潮”。

高階自動駕駛:神仙打架

自動駕駛始終是智能汽車時代離不開的話題。随着車規級雷射雷達陸續上車,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将會是高階自動駕駛(輔助)神仙打架的一年。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遠的不說,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小鵬P5已經率先傳遞,而我也在廣州鬧市區優先體驗了小鵬城市自動駕駛輔助NGP(測試版)的實力,雖然熟練程度還稱不上為老司機,但我相信離“放手”那天真的不遠了。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除了小鵬以外,今年搭載雷射雷達的新車,如蔚來ET5、ET7、非凡R7、極狐αS Hi版、阿維塔11、沙龍機甲龍理論上都能達到L3甚至L4級别的自動駕駛輔助級别,毫無疑問,今年汽車行業的熱點将主要集中在這幾款車身上,我們大家車當然也會遵從買買買的原則,為大家做好測試。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相對于局外人的迫不及待,車企對于高階自動駕駛的下放卻十分謹慎,例如小鵬P5雖然傳遞了雷射雷達車型,但高階輔助駕駛功能仍沒有開通,而極狐αS Hi版推遲傳遞的原因則指向了供應商華為,兩者理由都是要充分做好測試再“發車”。畢竟從封閉的高速到車水馬龍的市區,難度不僅提升了好幾個次元,而且對安全性的考驗也是一次躍進,謹慎可以了解。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我們不妨回想到3年前,哪怕隻是最基礎的碰撞預警都稱得上高科技,更别說什麼ACC、車道保持了,誰又曾想到3年後,L2.5自動駕駛輔助已經覆寫到10萬元級别車型,不得不承認汽車行業發展真是日新月異,我們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跟上時代的步伐。

徹底轉型

2035年,是大多數品牌确認全面實作全電動化的一年,雖然距離那天還有13年之久,但這并不妨礙某些品牌率先轉型為純電動品牌,比如說寶馬旗下的MINI,奔馳旗下的Smart早已經确認純電動化,而這樣的品牌将會越來越多,車企的研發重心也會随之轉移。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2022年到來的第三天,作為汽車發明者的奔馳便迫不及待地秀出了它們最新的技術成果——EQXX,這麼一款接近量産的科幻作品。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首先,為了極緻的風阻系數,造就了EQXX見所未見的車身形态,風阻系數降低至 0.17cd(目前量産車中的最低風阻系數是奔馳 EQS 的 0.2cd)。要知道,風阻系數每降低0.01續航增加5-8km,風阻系數對續航裡程貢獻是巨大的。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得益于優秀的風阻系數,EQXX僅需100 kWh電池就能實作1000公裡+的續航裡程,據介紹這塊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是目前三元锂電池的兩倍,體積是EQS的一半。此外,得益于AMG High Performance Powertrains 部門的幫助,EQXX的傳動系統效率能夠達到 95%,而目前主流民用級電動車的傳動效率在 75%左右。

更“精緻”的電池加上EQXX 上采用的 F1 級别的輕量化副車架以及3D 列印材料,進一步降低了整車重量。讓EQXX整體車重僅為 1.75 噸左右,作為對比保時捷 Taycan 的重量為 2.2 噸。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極低風阻+極緻輕量化+超高效率,造就了眼前這台奔馳EQXX。在我看來,這或許是未來電動車的全新形态,畢竟目前大家所看到的電動車大都以燃油車的輪廓為基礎,并非最理想的形态。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如果說EQS展示的是奔馳向電動化轉型的決心,那麼EQXX仿佛就想告訴大家,梅賽德斯-奔馳要第二次發明汽車。徹底轉型的決心已經不可逆轉。毫無疑問,奔馳這次是把全部家底毫無保留地拿出來了。

試想一下,連一個本來高枕無憂的大佬都躬身入局,其他品牌看到了能不加把勁轉型嗎?

混合動力爆發

上面說到純電動車實作1000公裡續航已經指日可待,但肯定還會有不少人說“我沒充電條件”、“我不喜歡電車”、“電池不安全”之類的Excuse,可見新能源車不可能一下子成為絕對的主流,這時候混合動力便成為了車企平衡咖啡法規和消費者需求的最佳方案。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不然咱們自主品牌也不會大費周章,在這個時間節點紮堆推出混合動力系統了。截至目前長城(檸檬DHT)、吉利(雷神動力)、奇瑞(鲲鵬動力)、廣汽(矩浪混動)、長安(iDD)、比亞迪(DM-i)等大廠均推出了自家特色的混合動力系統,其中吉利、長城、廣汽為油電混動(HEV)無需額外充電。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以搭載雷神動力的星越L 混動為例,在室溫17度,不暴力駕駛的前提下,我個人做到了城市百公裡油耗4~4.5 L/100Km的水準。若以同樣的方式駕駛,我那台第八代凱美瑞混動估計最多隻能實作5.x L/100Km左右,而且前者還能實作7.9秒百公裡加速,這意味着豐田的混合動力系統無論從油耗還是動力都不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這是作為豐田混動車主的我,試過星越L混動後的切身感受)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2022年,上述提到的品牌都會在旗下大部分車型推出混合動力版本,長城和比亞迪已經率先走在前面,後者更是長期賣斷貨,可見市場需求之大。從大趨勢來看,未來10年内,内燃機最佳的生存方式就是“寄生”于混合動力了。

最後的平民性能車

還記得上個月阿卓和YYP在賽車場試駕現代N車型,成績把我那台A35L AMG按在地上摩擦的視訊嗎?

現代汽車一直沒有否認N Car進入中國的可能,加上這次大規模試駕、造勢獲得了不錯的反響,更加堅定了我對現代N引入中國的看法。一來可以提升中國消費者對現代品牌的認知,促進北京現代的銷量;二來可以豐富國内平價性能車玩家的選擇。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如果再展開來看,2022年甚至可以稱為平民性能車最後的瘋狂,新一代豐田GR 86、斯巴魯BRZ的引進隻能說是序幕,接下來隻會一款比一款重磅,比如說,新一代Type-R“思域王” 的引入也得到了許多民間知情人士的确認,另有消息稱,搭載3.0T V6發動機的日産Fairlady 400Z也有望引進,豐田另一款小鋼炮GR Yaris引進也隻是時間問題,2022年甚至可以說是讓中國JDM車迷為之興奮的一年。

除了1000公裡續航,今年業内還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要知道距離上一次國内平價性能車爆發,已經要追溯到10年前,這次極有可能就是最後一波了。祝福各位PetrolHead能夠抓住平價燃油性能車最後的小尾巴,别到了停産再來後悔,這些車未來可值錢了。

正在處于百年變革之中的我們無疑是最幸福的,新老交彙使我們既能追求新技術帶來的便捷,又懂得珍惜舊世代玩物的彌足珍貴。2022年注定是夢幻的一年,你做好準備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