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一堵封死的磚牆,約有三米半高”。這是1851年的時候,廣州駐英代表寫下的刑場觀刑經曆。對于在刑場觀看刑罰的人而言,生死不過是劊子手刀起刀落瞬間決定的事情。但是對于已經見慣了生死的劊子手們來說,他們會不會在行刑的時候也會有一絲猶豫和不安呢?在封建社會,很多人都講究要積陰德,劊子手一直殺人也被人們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對這個看上去并不祥瑞的職業趨之若鹜呢?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死刑是所有刑罰中最為殘忍的一種,可是有一種職業卻是見證了死刑的發生,甚至是親自參與了死刑的執行。那就是劊子手。1895年11月四日的時候,報刊上曾經刊登了一則政府招聘劊子手的消息。按照常理而言是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招聘的。因為劊子手是一種相對特殊的行業,是以它具有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封閉性與傳承性。

如果一個家庭有人從事了劊子手的工作,那麼家族裡的子孫後代一般來說也會從事相同的工作。但是盡管如此,并不代表着這項工作十分容易。因為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殺人砍頭都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氣的事情。是以如果要從事這一行,最先克服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問題。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不僅如此,劊子手們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理知識,隻有他們能夠準确的判斷人體骨骼的位置,才能夠做到刀斬頭落。一個合格的劊子手是能夠保證盡量減少犯人在行刑時期的痛苦的。相反,一個經驗相對匮乏或者是生疏的劊子手,可能就無法合格地完成這樣的任務。除了技術上的要求之外,由于劊子手工作的特殊性,政府在挑選劊子手的時候,也會考量他們的身高體重。

因為刑場上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情況,是以如果劊子手的體格不夠高大強健,那麼就無法在危急情況發生的時候處理險情。太過瘦弱的劊子手,不用說處理這些突發情況了,甚至連砍人所用的大刀都舉不起來。是以在某些特殊的時候,政府甚至會在軍隊中挑選合适的劊子手。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清朝光緒年間就發生過這樣一則趣聞。當時上海的縣衙内長期當差的劊子手在1894年的時候因病去世,但是他的同僚們都不願意來接替他的職位。因為在大家傳統的認知裡,認為劊子手這樣的職業還是有損陰德的。是以這也就導緻縣衙内已經沒有行刑的劊子手了。

但是當時縣衙内要急需對一位死刑犯行刑,萬般無奈之下,他們決定去向軍隊借一名身高體壯的士兵。士兵們雖然平日裡會進行各種苛刻的訓練,可這樣的經曆對他們而言還是第一次。到了行刑那天,那名臨時的劊子手竟然沒能做到手起刀落。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死刑犯蹬着眼睛大口喘着粗氣,經過了好久一會兒才完全死亡。當時有很多人都圍在法場外面,他們也都看到了這樣血腥而又尴尬的一幕,于是大家都議論紛紛。軍營的領兵看到這樣的情景,感覺面上無光,是以日後就再也不肯将士兵借給縣衙了。

劊子手最早起源于秦漢時期。但是當時它隻是一個兼職而已,任何國家體制内的從業人員都可以申請去充當劊子手。而且加上秦國的律法規定相當嚴苛,是以這樣的兼職幾乎沒有任何油水。但是到了漢朝的時候,情況就有所轉變。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公元前202年的時候,劉邦在楚漢争霸戰争中奪得了勝利,建立了大漢王朝。對于他本人而言,劉邦本來就是一個從底層逐漸摸爬滾打一步步走上權力巅峰的人物。是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邦能夠體察民情。是以他就對當時較為嚴苛的法律體系進行了一定的改革。

盡管如此,每年也還是會有一定數量的死刑犯會被執行死刑,算下來,他們每年也僅工作三個月而已,但在這個時候,有死刑犯的家屬們為了能夠讓他們一路走好,就不免會塞一些黑錢給劊子手們。而且從那個時候開始,劊子手這樣的職業已經從官僚體系中獨立出來了,并不屬于兼職。是以相對于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階級而言,劊子手每個月可以拿到的固定工資就相當于普通人家的好幾倍了。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再加上罪犯的家人會為他們塞上一定數量的黑錢,是以劊子手這三個月所拿到的收入,完全可以抵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了。有些家屬是希望劊子手們能夠在行刑的時候盡量給死刑犯帶去更少的痛苦。但是有些家屬卻希望劊子手們不要将人頭完全斬落。因為這樣他們也可以保全屍體了。而且這樣的現象到了清朝的時候表現的更加突出和明顯。

因為大家都覺得殺生是有傷應得的事情,是以除了世襲的劊子手之外,幾乎沒有人願意從事這樣的職業。既然如此,政府就有義務對那些從業的劊子手們進行一些資金上的關懷和補貼。既然揮一刀就能夠得到普通人大半年的收入,那麼這樣又何樂而不為呢?是以盡管劊子手這個職業不是特别吉利,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想要加入的。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有多少?每年隻工作三個月,卻抵普通人半年

其實曆史上不僅僅是中國時期的中國才有劊子手和死刑。17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法國甚至有一個桑松家族就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劊子手家族。家族中甚至有前後七代人一直充當專門的國家刮胡刀。法國作家貝納爾還專門為這個劊子手桑松家族寫了一本書。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随着時代的發展,死刑尤其是斬首死刑已經逐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從1914年開始,特意頒布了條令規定死刑需要用槍斃來執行。這也就意味着刑場上可能也就不需要劊子手這樣的行刑人員了。雖然法律出台了新的規定,但是砍頭刑罰還是沒有完全消失。1932年《六法全書》正式出台。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斬首的刑罰才完全退出曆史的舞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