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得離譜的要把錢拿出來分享?這一次,曹德旺真錯了

富得離譜的要把錢拿出來分享?這一次,曹德旺真錯了

作者:張是之

在剛剛過去的 2021 年 12 月 31 日,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在全球産業發展論壇上表示: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國家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富得離譜的,現在他們應該把賺的錢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這樣社會就會更加和諧,企業家生意就會更好做。

曹德旺作為成功的民營企業家,令人尊敬,其憨厚的面向和神态,也很難讓人懷疑他的初衷。

初衷是好的,但結果卻未必。

坦白講,曹德旺這段發言錯得離譜,甚至會帶來很大的負面作用。

富得離譜的要把錢拿出來分享?這一次,曹德旺真錯了

1

離譜是一個相對概念

首先,他做了一個限定,說改革開放過程中,富得離譜的,應該把賺錢的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那麼什麼叫「離譜」?怎麼來定義這個「離譜」?

直覺地了解,曹德旺說的「離譜」,大概就是貧富差距過大,賺的遠遠高于一個社會的平均水準。

但這樣的「離譜」在今天是一個相對概念,縱向曆史的看曆史同樣也是一個相對概念。

以曹德旺的财富水準,一個年入百萬的小老闆,覺得曹德旺離譜。

而一個月入幾千的公司白領,可能會覺得年入百萬的小老闆就是離譜。

而對于那些貧困落後山區的人來說,一個城市白領的收入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遙不可及的。

即便是曹德旺本人,年輕時為了謀生,種過白木耳,當過水庫工地炊事員、修理員、知青連農技員,還倒過果樹苗。

1975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積累了5萬餘元的「巨資」。注意是 1975 年的 5 萬元,他自己稱那時感覺在經濟上解放了自己。

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他那時已經财務自由了。1946 年出生的曹德旺,29 歲。

這在今天看,那時候的曹德旺也是「富得離譜」的。

如果那個時候有人跟他說,你曹德旺富得太離譜,你應該把賺的錢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曹德旺的内心會怎麼想?

富得離譜的要把錢拿出來分享?這一次,曹德旺真錯了

如果那個時候的曹德旺,迫于壓力把賺的錢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他還有動力繼續創業嗎?還會有後來的福耀玻璃嗎?

不用多想,年輕時的曹德旺肯定不會答應的。

值得慶幸的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也沒有要求當時「富得離譜」的曹德旺把錢拿出來分享。

如果當時的中國這麼做了,既不會有今天的曹德旺,也不會有後來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奇迹。

2

分享不如投資

事實上,在後來曹德旺的發展過程中,正是因為他沒有簡單的把錢分享出去,而是把錢用于再投資、再創造,才快速占據了市場優勢。

1976年,曹德旺開始在福清高山鎮異形玻璃廠當采購員,他的工作是為這家鄉鎮企業推銷人稱「大陸貨」的水表玻璃。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這家年年虧損的鄉鎮小廠。

1985年,曹德旺轉戰汽車維修玻璃。

為了突破技術壁壘,曹德旺勒緊褲腰帶,從芬蘭引進了最先進的生産裝置,全國各地搜羅技術人才攻關。

經曆了無數次失敗考驗,終于研制出汽車專用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售價2000元,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暴利了,但還是比市場上的日本貨便宜了很多。剛剛投産,市場便已供不應求。

1987年,曹德旺聯合11個股東集資627萬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爾後,福耀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裝置。

到90年代初,中國市場上的日本玻璃已銷聲匿迹。曹德旺以閃電般的速度,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簡單回看福耀玻璃的起家過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幾個關鍵詞:勒緊褲腰帶、引進先進裝置、搜羅技術人才,集資成立公司,繼續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裝置。

很明顯,在福耀玻璃成長的每一階段都是需要投錢、投人。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些錢沒有其他來源,每一分都來自于自己前期的盈利和積累。

福耀玻璃1989年利潤就已高達2000萬元,以至有人認為當時曹德旺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印鈔票。

按照曹德旺今天的标準來看,是不是離譜?絕對是離譜的。

如果當時有人出來要求福耀玻璃把錢分享出來,還會有福耀玻璃的高速發展嗎?很明顯不會。

這些年來,福耀堅持每年投入巨額研發費用,福耀玻璃的部分高新技術産品代表當今世界上最高的制造水準。

正是因為福耀玻璃沒有簡單地把錢分享出來,而是用于再投資、再研發,才有了今天聞名世界的福耀玻璃。

3

穩定的預期才會更和諧

曹德旺的發言說,他們把賺的錢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這樣社會就會更加和諧,企業家生意就會更好做。

曹德旺信佛,拿錢行善這對他自己來說,既沒有什麼經濟上的壓力,也完全滿足于他内心的追求,他認為這樣社會才會更和諧。

對于曹德旺自己來說的确如此,但對于很多其他的企業家則未必。

有的企業家看上去身價很高,但也許企業現金流異常緊張。

有的企業家現金流倒是沒問題,但需要随時應對可能的突發情況。

比如俞敏洪,新東方不缺現金流,但說不讓你幹就不讓你幹,原有的儲備現金這個時候就是用來救命的。

每個企業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創業初期非常明确和穩定的預期是各種稅費。

富得離譜的要把錢拿出來分享?這一次,曹德旺真錯了

如果在創業之初沒有說賺錢不能太離譜,等到真的賺錢了,卻說你太離譜,并以此為由要求分享出來,這樣的環境變化本身恐怕就是太離譜。

這在曹德旺看來是對社會更和諧的好事,但對于情況不同的企業家來說卻未必,對于那些正準備創業的潛在企業家來說更不是什麼好事。

穩定的預期才會更和諧,這種對于「離譜」沒有準确定義,稅收之外對于怎麼「分享」也沒有明文規定的不穩定預期,明顯會削弱企業家創業的積極性,其實更不利于社會和諧,畢竟大家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賺更多的錢,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

曹德旺自己的慈善需求,值得鼓勵和肯定,但不能随意推廣适用到其他企業家身上。

以曹德旺今天的影響力,說這樣的話,恐怕是弊大于利,給未來中國經濟大環境帶來更大不穩定因素。

曹德旺在過去沒有被認為「富得離譜」,沒有是以被「分享」,那麼我們真誠建議他也不要這樣去認定别人是否「富得離譜」,更不要輕易建議讓别人「分享」财富。

這樣的社會才是更和諧的,才會産生更多的曹德旺和更多的福耀玻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