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力培養科學帥才,發揮戰略科學家“關鍵少數”作用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把科技政策作為下一年度穩定宏觀經濟的七大政策之一,提出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離不開戰略人才力量這一主體。 是科學家更是科技戰略家

心懷“國之大者”,擔綱“國之重器”,是戰略科學家最突出的特質。戰略科學家無一不把為國分憂,服務國家和人民作為自身追求。他們既能提出科技發展戰略目标,也關注實作戰略目标的戰術問題,具有一流的戰略實施能力,善于組織上司“大兵團”作戰。他們具有崇高道德風尚和人格魅力,能夠團結大批創新人才共同奮鬥。他們具備全球視野,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了解國際科技治理規則和形勢。他們不僅懂專業,也參與科技管理,了解科技政策制定過程。他們是科學家,更是科技戰略家。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争空前激烈,凸顯了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科技發展戰略的制定與落實直接關系到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程序,尤其需要我國戰略科學家結合國情,站在全局高度為國家科技戰略、科技發展前景提供科學思維的判斷,聯合其他戰略人才力量,共同為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奮鬥。

完善戰略科學家的發現培養使用機制

戰略科學家不是靠選拔和扶持出來的,是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并逐漸得到承認的結果。要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充分發揮戰略科學家“關鍵少數”的作用,必須不斷完善戰略科學家發現、培養、激勵和使用機制。

第一,多管道建立戰略科學家的發現識别機制。放眼全球,開拓選才視野,統籌國内國際兩種資源。要堅持實踐檢驗标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有意識地發現能夠組織多學科、大兵團協作攻關,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加以持續關注培養。要堅持擴大科技開放合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擴充戰略科學家的發現、識别管道,在國際重大科技獎項獲得者、國際科技組織關鍵崗位任職的科學家中發現有潛力的戰略科學家後備人才,在國際人才競争中吸引和凝聚人才,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吸引那些愛國愛黨、有志于服務人民、投身強國建設的科學家人才。有關部門要盡快開展調研,掌握我國戰略科學家資源現狀。

第二,多方式培養推動戰略科學家在人才梯隊中成長與脫穎而出。戰略科學家必定是“鳳毛麟角”的稀缺人才,隻有做大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基數,以培養造就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隊伍以及卓越工程師為基礎,讓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才能使戰略科學家在戰略人才梯隊中嶄露頭角“冒出來”。要把善于解決具體問題的科技戰術家逐漸培養成為運籌帷幄的戰略科學家,支援其擴大國際視野,創造條件引導其參與國際科技合作交往,有意識地向一流國際科技組織推送我國科學家任職,助其提升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要在國家高水準智庫建設中發揮戰略科學家作用,鼓勵戰略科學家參與科技決策咨詢服務,了解科技政策制定過程。針對目前戰略科學家嚴重不足的現狀,現階段還應重視創新人才團隊的打造與支援,形成戰略科學家支撐團隊。

第三,突破現有條框,完善戰略科學家的使用機制。既要鼓勵目前科技領軍人才挂帥出征,也要放手讓勇于“揭榜挂帥”、在“賽馬制”等機制下湧現的“新人”承擔科研攻關項目,不斷提高其上司能力群組織管理水準,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新型舉國體制實踐應用中發揮其效能。要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戰略科學家使用機制,給予其更多信任、更好幫助和更有力支援。在戰略科學家參與科技戰略咨詢工作時,要有更靈活的機制,使其有管道快速、直接向決策層彙報。要鼓勵其從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出發提出咨詢建議,允許基于專業判斷的多元意見,保護建議的獨立性。

第四,建立有利戰略科學家作用發揮的激勵保障機制。建立黨政主要上司聯系戰略科學家的聯絡溝通機制,賦予其使命責任。不斷完善有關部門與戰略科學家聯系服務、科技咨詢、決策參考、資源協調等制度。在配套政策和管理機制方面,為戰略科學家組織重大科技攻關,參與科技咨詢、國際科技合作及國際科技組織任職等提供便利和條件保障。通過制度安排或授權保障其必要時可調動專業智庫團隊等資源,開展其關注的戰略問題調研。在生活待遇、健康醫療等方面解決戰略科學家的實際需求,提供更貼心有溫度的服務。

(徐 婕 作者系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調查統計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來源: 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