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由億歐汽車主辦的“預見·科技出行——GIIS 2018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創新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舉行。

來自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汽車供應商、科技公司、自動駕駛企業、動力電池企業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近30位嘉賓,圍繞産業政策、産品變革趨勢、車企戰略、品牌塑造、供應鍊創新、投融資新風向等話題,共同探索了汽車産業的發展方向。
作為首個以“科技出行”為主題的行業活動,本次峰會由新特汽車、PonyCar、翼卡車聯網、眼擎科技、利特天極等品牌支援。國務院發展研發中心産業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曉明、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車和家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新特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先越,以及來自景馳科技、地平線
機器人、蔚來資本、明勢資本、多氟多集團、360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實驗室等行業重量級嘉賓共同出席了活動。
此外,現場還将首次釋出《2018科技出行研究報告》。報告聚焦于智能網聯與新能源變革汽車出行,對“科技出行”一詞進行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同時從供需兩端詳細論述了“科技改變汽車出行”這一觀點。
自2016年以來,“向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恐怕是整個業界聽到次數最多的語彙,而這一方向也幾乎成為眼下所有主機廠對于未來藍圖的全部定義。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比對其出行需求等技術的重要性已遠超汽車制造本身。
以“使用者體驗”一詞為演講核心,蔚來軟體開發(中國)副總裁莊莉對電動汽車的使用者體驗進行了剖析。以蔚來首款量産車型ES8為例,她提出了“網際網路産品的黃金三角”這一全新概念,從産品、營運、智能驅動三個次元強調:使用者隻為優質的體驗買單。
在諸多打着“智能網聯”旗号入局的新造車企業中,預計于今年上半年傳遞的蔚來ES8僅僅是代表産品之一。針對“智能網聯”這一新興概念,國務院發展研發中心産業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曉明、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以及北京理工新源資訊科技常務副總兼新能源汽車國家檢測與管理中心負責人龍超華以現有政策為基點,展開讨論了産業鍊重組所帶來的挑戰,并對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監管政策以及未來車輛資料走向進行了簡單預判。
随着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普及,由自動駕駛技術和電驅動等新技術打造的新車型,将對以往的出行業态産生重大影響。以自動駕駛“15大核心技術”為軸心,景馳科技副總裁張力認為中美兩國正據該領域第一梯隊,率先實作全球化産業融合者将最終勝出。
而相比較由智能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所推動的共享出行與移動出行,由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技術驅動的科技出行,顯然更适用于描述當下出行市場的變革趨勢。在下午的圓桌讨論環節中, 智電互動集團董事長龐義成、360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實驗室主任劉建皓、偉世通亞太(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克堅、PonyCar創始人兼CEO劉逸洵、億咖通(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智能移動事業部總經理重點圍繞“軟硬體産業協同”等問題進行探讨,基于目前出行行業的市場體量和發展前景,多元度地就未來新型業态和盈利模式提出了各自看法。
同時,面對來勢洶洶的出行服務轉型熱潮,擁有百年曆史的汽車供應鍊也正面臨着重塑與擴張。無論是原本處于核心地位的Tier 1供應商,還是跨界而來的新玩家們,紛紛發覺整個汽車産業遠沒有此前自己想象中簡單。近兩年持續推出自動駕駛相關産品的圖形晶片供應商英偉達,誓要成為驅動自動駕駛未來處理器超級巨頭,以此賦能汽車産業。張建中現場闡釋了關于自動駕駛技術核心的了解,講述了深度學習在智能汽車中的運用。
伴随着無人駕駛全球化機遇和發展,中美20餘家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攜巨資入場,出行行業俨然正處于大變革前夜。在汽車出行産業巨頭環伺之下,創業公司未來在哪裡?什麼時候還會有新機會到來?蔚來資本合夥人張君毅、華興新經濟基金董事牛曉毅、Neuron電動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紫輝創投創始人鄭剛以行業觀察者的角度,對整個産業的投融資新風尚提出了新的思考。
随着新能源、
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擁有百年曆史的汽車産業正迎來新的挑戰。除了車企的核心——車型産品,科技出行也日益成為行業關注的新焦點。站在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的潮頭,共享出行與移動出行将迅速成為明日黃花,而科技出行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原文釋出時間:2018-04-20 17:43
本文作者:億歐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