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還在路上 三萬億創造之路背後是泡沫嗎?

文:李曉露

蘋果還在路上 三萬億創造之路背後是泡沫嗎?

中原標準時間1月4日,蘋果股價再創新高達到182.88美元,蘋果成為了首家市值達3萬億美元的公司。蘋果現市值已超越英國2020年GDP,名正言順地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美國時間1月3日收盤,蘋果股價上漲2.5%,收報于182.01元。蘋果創下的三萬億市值相當于7.3個茅台或者24個中國移動的市值,約合人民币19.06萬億元。

讓我們一起回瞻蘋果的3萬億創造之路和蘋果走過的近40年的風雨曆程

蘋果還在路上 三萬億創造之路背後是泡沫嗎?

1980年蘋果公司首次上市,創下了當時的IPO之最達17.9億美元。

1985年創始人喬布斯遭到蘋果公司的趕走之後成立了NeXT并釋出了第一款電腦的正式版本。

1996年蘋果公司股價大跌至14美元,蘋果斥資4.92億美元收購NeXT。喬布斯回歸後的第四年成為了蘋果公司正式的CEO,期間釋出了iMac、Mac OS X作業系統。

2000年由于震動西方的網際網路泡沫,蘋果股價下跌71%。2000-2007年間經曆了iPad項目啟動和喬布斯胰腺癌的确診。

2007年喬布斯釋出了iPhone,總銷量達3000萬部。自2007年1月推出第一款iPhone以來,蘋果股價已累計上漲5800%,遠超标準普爾500指數同期230%的漲幅。

2011年8月,庫克擔任CEO,市值達3000億美元。

2012年,蘋果以5200億美元市值位列全球第一。

2013年庫克來到中國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2014年,蘋果市值超7000億美元。

2017年年底,蘋果市值達8600億美元。

2018年8月,蘋果市值首次突破萬億。

2020年,蘋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公司,2021年8月底,蘋果市值突破2.5萬億美元。期間蘋果一直在不斷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新産品和新項目,蘋果進入中國市場并且改變了科技行業。從蘋果突破萬億到三萬億僅僅隻用了2年時間,其增速讓人吃驚,蘋果市值似乎有着上不封頂的趨勢。

蘋果市值超3萬億美元意味着什麼?

蘋果能夠獨樹一幟成為科技汪洋大海中的标杆,三萬億美元的市值讓全球科技垂涎三尺。對此有人認為這隻是繁榮一時的泡沫,但縱觀蘋果發展史以及它的種種表現後,蘋果的盛世景象的背後并不是虛空高漲,能讓資本市場如此看好、能夠維持龐大穩定的經濟表現、能夠被廣大國内外人民喜愛都是因為它獨特的本質。

蘋果還在路上 三萬億創造之路背後是泡沫嗎?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就将蘋果的一生表達地淋漓盡緻,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産品帶給人們的體驗是極佳的。蘋果自誕生以來就将營銷作為次要位置,生産力始終成為它不可替代的原因。蘋果的任何産品的配置都非市場化的通解,蘋果采用高度定制化的軟硬體底層技術,過硬的底氣來自自研晶片、自研算法以及專用零部件和作業系統。當然像蘋果一樣自食其力無疑不是其他科技公司的向往和追求,但這确實是存在一定無法能及的差距。無論是“缺芯潮”還是疫情,蘋果都沒有受到較大的影響。其強大的供應鍊和資金鍊是它在經曆大風大浪時也能站穩腳跟,迎難而上。

首先,回顧近15年的蘋果現金流資料可以看到,蘋果公司從2006年開始一直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到2014年開始現金流都穩定在500億以上。與此同時,國内科技圈表現也都不錯,如騰訊2020年現金流規模達到234億美元,小米約為166億美元,但它們的股價卻是波動不斷。可見,蘋果巨大而又穩定的現金流成就了它在資本市場的高位,其中“穩定”是關鍵,這使蘋果即使面臨巨大的外部環境的威脅也不會破産。

蘋果還在路上 三萬億創造之路背後是泡沫嗎?

▲2005-2021年9月30日,蘋果現金流統計,機關:百萬美元,來源:macrotrends

除此之外,蘋果擁有巨大現金流同時也會使用現金流使業務能力表現極好,這也是不斷推高其股價和市值的關鍵。

從2012年來的十年裡,蘋果以股票回購作為主要經營方式。通過回購來減少市場上的股票流通數進而提高股價和股票收益,待股價上漲後再返還給股東形成正回饋。由此良性循環,截止2022年,蘋果已斥資4670億美元用于回購,成為當之無愧的“回購大戶”。

資産管理公司Bernstein分析師Toni Sacconaghi預計,蘋果會在未來五年内将持續回購股票,每年回購3-4% 的股份,直到2026年底。其次,内在供應是基石。不知是蘋果獨特商業理念的吸引還是其非常可觀的利潤,蘋果的供應商們如德州儀器、藍思科技、Qorvo、康甯等等公司的市值大部分都是呈高速增長的态勢,由此蘋果的供應團隊為蘋果可謂也是盡心盡力,為其提供專業化的專門定制服務,紮實的供應團隊也成就了蘋果科技的堅實力量。

蘋果還在路上,它還能走多遠?

科技是一國實力的象征,蘋果在現代科技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科技分國界,如今蘋果也面臨着越來越多政策因素的影響,蘋果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應該抱有虛心的态度去學習它的過人之處并不斷發展我國科技。同時,很多國人也抱有“支援國貨”的态度,這是來自國人愛國的一份底氣和驕傲,應當得到支援和保護。蘋果的三萬億之路或許隻是一個節點,面對未來科技,蘋果仍然具備科技巨頭的實力和展望,你認為蘋果還能有多遠的未來可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