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檔很火的節目,它的名字叫《變形記》,主要針對一些不聽話的城市孩子的“改造計劃”,具體一點就是讓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交換生活,感受不一樣的生存環境,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要知道這檔節目裡,還真不乏富二代,其中一位16歲的少女,名字叫劉思琦,她每天花銷上萬,吃飯還要人喂,居然在參加完節目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她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一、溺愛者不明

很多父母都對孩子存在溺愛行為,隻是程度深淺的差別。尤其是媽媽們,畢竟是自己懷胎十月的結果,她們似乎還把孩子當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看不得孩子受到一絲委屈。真是“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摔”,即便知道自己的行為對教育好孩子并無好處,他們還是樂此不疲,美其名曰是愛孩子,怕隻是這份愛對孩子而言過于沉重,甚至還有可能把孩子的一生葬送了。

而那些被溺愛的孩子,統稱為“媽寶”。他們一直被父母保護着,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甚至都不知道社會的險惡,出門必須要跟父母一起,完全喪失思考能力。而這些被重度溺愛的孩子的人生可以說是千篇一律,要麼提前結束生命,要麼走上犯罪之路。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來就是惡人,後天的教育很重要。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具有啟蒙的重要作用。如果這個時候還要溺愛孩子,那麼會給孩子的一生留下印記。孩子的一輩子就被父母耽誤了,愛孩子需要适度,學會讓孩子去應對問題,而不是父母去給想辦法,父母不能保證一輩子都陪着孩子不是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規矩和教育。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做和不該做,這一點很重要。

父母們也需要學習,沒有誰天生就可以教育孩子。父母和孩子一樣都需要學習和成長,孩子不喜歡被比較,而有些父母卻不自知。想必大家成長過程中,總會被“鄰居家的小孩”影響着,就算已經進步很大了,還要遭受父母的質疑。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而《變形記》這個節目的存在,或許會成為很多家庭的福音。城市孩子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一旦失去了,那麼就會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劉思琦變化就是最好的說明。

二、超級巨嬰

從小家境優渥,一出生就倍受寵愛,劉思琦的人生可謂是順風順水。因為是家族裡少有的女孩,長輩們都很喜歡,時不時給個紅包。父母眼中,劉思琦是最可愛的孩子,也一直堅持女孩子要富養的傳統。劉思琦要什麼都可以得到滿足,以至于成為了一個“超級巨嬰”。

就這樣,劉思琦成為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懶得出奇,還特别能花錢。在劉思琦眼中,隻有喜歡與不喜歡之分,沒有錢多與錢少之分。她很擅長向父母撒嬌要錢,不管父母願不願意,甚至還會通過撒潑打滾要錢,連自己的親弟弟都看不下去了,經常吐槽姐姐。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在父母眼中,劉思琦似乎真的被慣壞了,一點也沒有姐姐樣子,還經常為了要東西,去打親弟弟。為了教育劉思琦,劉思琦的父母想到了無意間看過的《變形記》,認為隻要把孩子送到了那裡體驗生活,孩子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要不再這樣下去,劉思琦就徹底毀了。

于是,劉思琦就被送去參與《變形記》,一開始劉思琦對這趟節目錄制不當回事,以為是去旅遊。沒想到這次改變之旅讓她的人生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改造計劃

就這樣,劉思琦應節目要求來到了偏遠的鄉村,開始了自己的變形之旅。劉思琦被安排和一個鄉下孩子互換家庭體驗生活,到了新環境的劉思琦可謂是各種不适應。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飯菜也不滿意,交通不便利,還需要去幹活,這可讓嬌滴滴的大小姐犯了難。劉思琦也變得不配合,還拒絕吃飯,後來在餓的不行的時候,還是選擇了向父母屈服。沒有父母喂飯,劉思琦也吃得很香,事情已經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在農村裡,劉思琦學會了關心他人,還知道幹活。估計連劉思琦的父母都不敢相信,畢竟劉思琦一直都被保護得很好,哪裡幹過重活呢?為了盡快适應新環境,劉思琦和同來變形的小夥伴一起努力,還是很有收獲的。

最後,變形成功後的劉思琦,再也不需要父母的幫助,自己就可以搞定衣食住行。劉思琦甚至還向父母提出自己想要出國留學,也有了人生目标,這讓父母又驚又喜。

畢竟一想到劉思琦要外出求學,難免會有點不舍,不過既然劉思琦已經變化了,那麼久應該全力支援孩子的夢想。而劉思琦喜歡服裝設計,那麼很有可能以後會從事服裝設計師行業,期待她來來一個更華麗的轉變吧!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四、總結

所謂“變形”,實際上便是改變人生軌迹,進而達到教育目的。劉思琦成功,讓很多父母看到希望,或許溺愛的孩子還是有變好的可能,隻是需要一個時機。

常言道:“溺愛者不明,貪得者不厭”,凡事都要有個度,父母愛孩子可以了解,畢竟是身上掉下的肉,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何教育一個孩子,父母也需要學習。尤其是那些新手父母,更應該要明白如何才是對孩子好。不要一味的付出,也要讓孩子明白大道理。

希望溺愛孩子的父母,可以早一點醒悟,不要耽誤孩子的一輩子。盡早教育好孩子,更應該明白什麼叫“分寸感”。不要再替孩子去決定,也不要一直打着為孩子好的旗号,應該要學會尊重孩子。

變形記16歲女孩,每天的花銷上萬元、吃飯要人喂,如今變化如何?

那這樣就能避免一些悲劇發生,挽救一些孩子的生命。同時生命誠可貴,且行且珍惜。大家認為應該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呢?如果有經驗的話,不妨提出來,讓我們一起探讨一下,感謝大家的支援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