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家河鎮創新開展“一宅變四園”行動

董家河鎮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大力推進“一宅變四園”行動,鼓勵村民盤活院内閑置土地,充分利用庭前院後廢棄空地,把村裡農家院變為菜園、果園、花園、遊園,不斷改善人居環境,讓更多農民享受到自然和諧、美麗幸福的鄉村生活。

一是明确片區,細化管理。董家河鎮全面開展村莊綜合整治,細化工作分工,責任明确到人,成立以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司小組,立足25個村村情實際,劃分出若幹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明确一名鎮、村幹部、若幹名公益崗和保潔人員,具體負責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構“鎮政府+行政村+責任區+公益崗+保潔員”的五級網格化管理格局,為“一宅變四園”行動高效、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二是定期考核,細化督導。董家河鎮堅持“宅權不變、群衆自願、樹木留存、百姓受益”的原則,建立“台賬推進制、督導考核制、獎懲激勵制”三項制度,将此項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内容,建立“工作落後的責任幹部表态發言、限期整改”的長效工作機制,確定行動持續有力地推進,通過采取專人監督、區域互查、考核督導、有獎有罰等措施,充分調動鎮村幹部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形成“人人有任務、個個有壓力”的工作局面,開創“院中有果、池中有魚”的共同模式,有力推動“一宅變四園”行動的開展。

三是因地制宜,靈活施策。董家河鎮按照“三無兩規範一眼淨”标準,對院落較大的農戶,拆除院牆和大門,騰出部分歸村集體所有,用于發展二三産業。圍繞庭院美,鼓勵建低矮圍牆和木栅門,全面推廣“一宅變四園”,實作“庭前栽花,院後種菜,林中有院”。有效利用農村荒廢宅基地,改善人民群衆居住環境,利用“變廢為寶”理念切實打造“生态宜居”田園,發動群衆先後整治睡仙橋、樓畈、樓房等村,提升農戶庭院面貌,将花園、菜園與沿路綠化相結合,充分利用農村荒廢宅基地,修建遊園、種植果樹和苗圃,為群衆提供綠色生态、鄰裡和諧、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

截至目前,共拆除環湖路門樓圍牆29戶,空心院7戶,累計拆除院牆330米,一期打造16戶已基本完工,二期10戶已準備開工建設。(董家河鎮楊國豪)

(來源:浉河區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