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董家河镇创新开展“一宅变四园”行动

董家河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进“一宅变四园”行动,鼓励村民盘活院内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庭前院后废弃空地,把村里农家院变为菜园、果园、花园、游园,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更多农民享受到自然和谐、美丽幸福的乡村生活。

一是明确片区,细化管理。董家河镇全面开展村庄综合整治,细化工作分工,责任明确到人,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立足25个村村情实际,划分出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明确一名镇、村干部、若干名公益岗和保洁人员,具体负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构建“镇政府+行政村+责任区+公益岗+保洁员”的五级网格化管理格局,为“一宅变四园”行动高效、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是定期考核,细化督导。董家河镇坚持“宅权不变、群众自愿、树木留存、百姓受益”的原则,建立“台账推进制、督导考核制、奖惩激励制”三项制度,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工作落后的责任干部表态发言、限期整改”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行动持续有力地推进,通过采取专人监督、区域互查、考核督导、有奖有罚等措施,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局面,开创“院中有果、池中有鱼”的共同模式,有力推动“一宅变四园”行动的开展。

三是因地制宜,灵活施策。董家河镇按照“三无两规范一眼净”标准,对院落较大的农户,拆除院墙和大门,腾出部分归村集体所有,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围绕庭院美,鼓励建低矮围墙和木栅门,全面推广“一宅变四园”,实现“庭前栽花,院后种菜,林中有院”。有效利用农村荒废宅基地,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利用“变废为宝”理念切实打造“生态宜居”田园,发动群众先后整治睡仙桥、楼畈、楼房等村,提升农户庭院面貌,将花园、菜园与沿路绿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荒废宅基地,修建游园、种植果树和苗圃,为群众提供绿色生态、邻里和谐、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截至目前,共拆除环湖路门楼围墙29户,空心院7户,累计拆除院墙330米,一期打造16户已基本完工,二期10户已准备开工建设。(董家河镇杨国豪)

(来源:浉河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