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後主劉禅要:“親君子,遠小人”,因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是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是以傾頹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你會無形中變好;接近壞人,你也會受其影響而變壞。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辨識君子與小人呢?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名臣之首,在官場摸爬滾打了30多年,閱人無數,對于識人和用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研讀曾國藩識人術,我們會發現: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可以了。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參照曾國藩這2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1、看志趣;
曾國藩在寫給好友歐陽功甫的書信中說:“凡人材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賢否智愚,所由區矣。”
意思就是說:要想差別人才的高與低,看他的志向趣味就可以了。志趣低的人,安于世俗鄙陋的規矩,則日趨卑下;志趣高的人,追慕先哲轟轟烈烈的道路,而一天天走向高明。一個人賢良不賢良,智慧還是愚蠢,是君子還是小人,就在這裡區分開了。
曾國藩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志趣高低,來辨識其為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比如說,喜歡讀書學習,不斷進步、充滿正能量的人,往往志趣高雅,則更傾向是正人君子;而喜歡吃喝玩樂,貪圖物質享受,安于世俗鄙陋,身上有許多不良習慣的人,自甘堕落,往往志趣卑下,則更傾向是卑鄙小人。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志以淡泊明,節從肥甘喪”,甘于粗茶淡飯的人,淡泊以明志,甯靜以緻遠,他們的操守大多像冰一般清,玉一般白;而追求華服美食的人,滿腹物欲,他們多數都甘願做卑躬屈膝的奴才或小人。
一個人的志趣還可以從眉宇間看出來,因為精氣神的好壞,便是志趣的外在展現。正如曾國藩所說“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将來或終有成就”。
李鴻章曾經向老師曾國藩推薦三人,曾國藩飯後散步三千步,沒有和這三人說一句話,隻通過觀察這三人眼神和形态,就辨識出誰可以委以重任,這個故事也被人稱作“曾國藩三千步識人”。
曾國藩對李鴻章說:“第一人與我對視時,一直低着頭,不敢和我對視,估計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可以給他一份保守的工作;第二人在我面前很恭敬,我一轉身,他便左顧右盼,将來必定陽奉陰違,是以不能任用;第三人和我對視時,始終和我雙目對視,不卑不亢,眉宇間有股正氣,是以此人日後必定是個帥才,可委以重任。”
果不其然,第三人劉銘傳後來成為台灣首任巡撫、晚清名臣、洋務派骨幹之一,而曾國藩的觀人預言也應驗了!
是以說,參照曾國藩識人口訣,看人時,我們要看一個人的精氣神,以及志趣高與低,便可一目了然地辨識出此人是君子還是小人。
2、看獨處時的念頭;
曾國藩在《挺經-内聖篇》中說道:“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間離合幾微之端,可得而論矣。”
意思就是說:我曾說過''獨''這個東西,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感受到的。小人認為自己獨自一人時,無人限制,便産生一個非分的念頭。非分之想積聚多了,就會任意妄為,由此欺人的壞事會發生。君子憂懼自己是單獨一人時,自我限制,會生出真誠的意念。真誠念頭積聚多了,就會處事更加謹慎,然後對自己不滿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君子和小人都是獨自處事,兩者的差距卻可由此可得到評論。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即: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人前人後一個樣。
是以,《禮記·大學》中說:“君子必慎其獨也”,而曾國藩在臨終遺言中也談到“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一個人能夠做到在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就可以問心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質問。長此以往,内心便會安穩而平靜,身心也更加富足與快樂;在追尋真理的道理上,一點點向正人君子靠攏。
反觀小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待人虛情假意,獨處的時候便是一下子露出真面目,放縱欲望,言行舉止肆無忌憚,心中隐藏着許多見不得人的小秘密。
一個人的内心世界,是正還是邪,決定着他是君子還是小人。正如古人所說“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惡,厲鬼随之”,心正的人,一心向善,表裡如一,胸懷坦蕩;心術不正的人,内心奸惡,陰險狡詐,小人長戚戚。
萬般皆由心,禍福由心造!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居心或念頭,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是君子是小人。
是以說,參照曾國藩識人口訣,對照他人,或自我對照,看看獨處時候的念頭是肆意妄為,還是謹慎真誠,便可判别出是君子還是小人。
結語:君子和小人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因為兩者的心不同:君子心善;小人心惡;君子重義,小人重利;君子表裡如一,小人虛情假意等等。
而這些也就導緻他們在人前人後的表現各不相同:君子志趣高雅,小人志趣卑下;君子獨處時能“慎獨”;小人獨處時放縱歹念。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參照曾國藩的以上2句識人術口訣,可以讓你一看一個準。朋友們,您覺得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号,并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