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壁畫
劉仁軌,字正則,祖籍汴州尉氏(今屬河南尉氏張市鎮),生于隋朝開皇元年(公元601年)。
唐朝著名将領、宰相,出身西漢皇族貴胄的“尉氏劉氏”,漢章帝劉炟第六子河間王劉開的直系後裔。
劉仁軌為人恭謹謙遜,博學多識,雖然出身高貴,幼年時卻家境貧寒,憑着刻苦努力踏入仕途。
唐太宗時期任職給事中;
唐高宗時期曆任青州刺史、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官職,受封樂城郡公。
劉仁軌鎮守百濟的時候,為救援新羅,在白江口大敗入侵的倭寇,從此名震四海。
劉仁軌性格耿直,看不慣阿谀奉承的馬屁精,為了使皇帝遠離奸佞小人,劉仁軌沒有犯顔直谏,而是以巧妙的方式勸谏,以理說服皇帝。
少府監裴匪舒是個善于鑽營,投機取巧的人。
少府監是個什麼官兒呢?就是掌管皇家私田收入,同時負責皇室工藝制造的官職。
裴匪舒剛上任,想着出政績,整天瞎琢磨。
有一天忽然腦洞大開,想出一個奇葩的生财之道。
當時,皇宮裡面養馬産生的糞便都被丢棄了。
裴匪舒覺得很可惜,認為把這些馬糞賣給種田的百姓,應該會有一筆價值不菲的收入,于是将這種想法彙報給皇帝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畫像
當時,裴匪舒粗略算了一下,每年可收入二十萬貫錢。
唐高宗覺得主意不錯,于是征詢宰相劉仁軌的意見。
劉仁軌回答說:“利則厚矣,恐後代稱唐家賣馬糞,非嘉名也。”——利潤确實可觀,但是後代會說唐朝皇家賣馬糞,這不是啥好名聲吧?
唐高宗想了想,确實很丢人,顯得皇家唯利是圖,挺猥瑣,送給種田的百姓不就完了。
于是,賣馬糞的計劃就此泡湯了。
裴匪舒暗恨劉仁軌壞了自己的好事兒,卻又無可奈何。
不久,這貨又琢磨出一個讨好皇帝的主意。
裴匪舒這一次來個先斬後奏,他在建立造的一座宮殿牆壁上布滿銅鏡,然後請皇帝去體驗一下。
唐高宗覺得很有趣,于是領着宰相劉仁軌一起去參觀。
“仁軌驚趨下殿......”
劉仁軌觀賞之後,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趕緊快步離開大殿。
唐高宗問他,為何害怕?
劉仁軌回答:“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适視四壁有數天子,不祥孰甚焉!”
——天上無第二個太陽,地上沒有兩個人主,方才我看到四面牆壁好多個陛下,這是不祥之兆啊!
唐高宗覺得此話有理,于是下诏,撤除了宮殿内的銅鏡。
劉仁軌柔中有剛的巧妙勸谏,使得皇帝從此禁絕奢靡,裴匪舒巴結皇帝再次以失敗告終。
武則天誇他:
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喻劉仁軌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