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參與太平天國起義的悍将們,結果大多都被淩遲(割千刀)處死,如大名鼎鼎的英王陳玉成、翼王石達開、遵王賴文光、幹王洪仁玕,等等。當然,也有許多幸運之星,雖說他們擊殺了不少清兵,可還是能得到善終。例如,韋俊,兩次鎮守武昌期間擊敗湘軍二号人物羅澤南,差點俘虜中興名臣湖北巡撫胡林翼;韋俊麾下頭号戰将古隆賢,兩次投降清朝,還提前回家養老,生了7個孩子,算是一位“幸運之星”了。但是,若說太平天國中誰是“運氣之王”,古隆賢估計還排不上号,畢竟他是帶着7萬兵馬,三座城池投降清朝,資本比較雄厚。那麼,誰才能算是“運氣之王”,應該是李秀成養子,忠二殿下李容發了。此人被俘虜後,清朝官員看他器宇不凡,于是偷偷将其釋放,還送一位婢女給他當夫人,絕對算是人生赢家了。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李容發,湖北武漢人,1852年12月參加太平軍,時年10歲,被編入童子軍序列,還被李秀成當做養子,一手提拔與栽培。李容發參加太平軍,不是崇拜太平天國,而是被逼無奈,孤苦伶仃的他,在亂世中難以生存,隻好投軍了。加入太平天國,10歲的李容發基本沒作戰機會,而是充當童子軍,在天京城内糾察混入革命陣營的清朝奸細。太平軍童子軍,有兩大特點,其一、年輕氣盛,十分狂熱,适合充當敢死隊。其二、革命信念堅定,不容易叛變,陳玉成、譚紹光、範汝增等就是代表。縱觀太平運動14年,童子軍雖說不是第一線戰鬥力量,可總是在關鍵時刻出場,一戰定乾坤。例如,第一次武昌之戰,陳玉成率50敢死隊冒着被地雷炸飛之危險,沖入缺口,擊殺守城清軍,而後林鳳祥率主力跟上,武昌就此被拿下。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童子軍,算是一支比較狂熱之武裝,李容發自然不例外,他憑借自己過人之膽識與謀略,很快就充當童子軍指揮,在天京城裡緝拿叛徒。1854年初,原清朝知縣張繼庚混入革命陣營,充當奸細,策動“三江兩湖”籍士兵暴動,挑起太平軍内部“地域沖突”,兩湖、兩廣籍士兵互相仇殺。此外,張繼庚還暗地裡聯絡“江南大營”統帥向榮,試圖裡應外合,一舉拿下天京,滅亡太平天國。然而,這逃不過李容發這童子軍之火眼金睛,他搜集到張繼庚之情報後,上奏東王,并協助抓捕行動。張繼庚事先得到消息,躲藏在深山裡,絲毫無音信。此時,李容發率十餘名童子軍進山搜查,恰巧遇到張繼庚及其同僚,一頓厮殺過後,李容發成功将張繼庚抓獲。如此,李容發名聲大噪,成為童子軍新一任首領,也日益受到太平天國上司層重視。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1857年5月,翼王石達開率部外出單幹,拉走10餘萬兵馬,太平天國一時間元氣大傷,陷入“國中無人,朝中無将”之危險局面。此時,陳玉成、李秀成等名将走上了前台,承擔起了中興天國之重任。李容發,作為忠王李秀成兒子,也開始了軍旅生涯,走上第一線,擊殺清軍。1863年初,李容發率2萬兵馬先行北上,渡過長江,執行“進北攻南”戰略,連克天長、滁州、來安,為李秀成開了個好局面。接着,李容發率軍攻打六安,擊殺清軍1500餘人,因後勤補給跟不上而未能攻克。7月,忠王李秀成大軍從江北回京,遭到湘軍水師、陸師聯合阻擊,被困在北岸,局勢萬分危險。關鍵時刻,李容發率親兵充當開路先鋒,為忠王殺出一條血路,雖說太平軍損失七八萬,可畢竟一萬多人還是能渡過長江回到天京,進而避免了全軍覆沒之局面。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渡江回京後,蘇南大學營告急,蘇州、常州遭到淮軍、“洋槍隊”聯合攻擊,譚紹光、陳坤書等拼力抵擋,太平軍死傷慘重。1864年初,李容發率2萬精兵救援常州,與劉銘傳、潘定新、張樹聲、黃翼升、郭松林等悍将交手,并截擊前來增援的戈登洋槍隊。直接攻打淮軍大營,李容發沒有取得太大戰果,于是率主力奔襲常熟、嘉興等地,吸引清軍分兵,在野戰中将其消滅。李容發奔襲常熟,戈登則率4000“洋槍隊”火速前往救援。聞知戈登來犯,李容發事先在山谷裡設下埋伏,派出精兵引誘“洋槍隊”追擊。當戈登來到山谷時,預先埋伏在山谷兩側的騎兵突然殺出,兩面夾擊“洋槍隊”。此時,天降大雨,“洋槍隊”火器威力無法施展,而太平軍又殺到跟前,雙方于是進行激烈的肉搏戰。李容發親自指揮戰鬥,太平軍愈戰愈勇,擊斃“洋槍隊”800餘人,戈登本人拇指被打斷。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李容發擊敗了戈登,可依然無法挽回大局,常州還是被劉銘傳拿下,天京也危在旦夕。7月,湘軍“吉字營”攻破天京,忠王李秀成被俘虜,李容發則率親兵血戰湘軍,掩護幼天王洪天貴福突圍,前往湖州找堵王黃文金。到湖州後,李容發又護送幼天王去湖北找扶王陳得才,希望能前往關中建立根據地,儲存太平天國精華,而後東山再起。但是,李世賢、汪海洋等率20餘萬大軍離開了江西,黃文金、李容發一行沒了接應,而黃文金又逞個人英雄主義,身為主帥卻每次沖殺在第一線,結果被一炮打死。黃文金一死,李容發很快就支撐不住,結果被清朝候補知縣陳寶箴活捉,成了俘虜。按照常理,對于叛軍首領,尤其是被俘虜的首領,一般都是處以淩遲,割千刀,以儆效尤。李容發,童子軍,信念堅定,不願投降清朝,骨氣十足。

忠王養子李容發:被俘後清朝送婢女給他當夫人,是“運氣之王”

很幸運,俘虜李容發的是陳寶箴,而不是曾國藩,他不但不被淩遲,還能順利脫身,并迎娶陳寶箴婢女為妻。這是為何呢?陳寶箴,江西開明人士,後任湖南巡撫時支援“維新變法”,是唯一支援變法的封疆大吏。陳寶箴看到李容發相貌堂堂,器宇不凡,且年紀輕輕,不忍将其處死。為此,陳寶箴偷偷釋放了李容發,還将自己的婢女送給他當老婆,讓他倆趕緊歸隐田園,從此隐姓埋名。作為清軍之俘虜,忠二殿下李容發不但不被淩遲,還娶了清朝官員婢女,應該算是太平軍裡的“運氣之王”了,堪稱人生赢家。順帶說下,陳寶箴也非常厲害,他教育有方,培養一個好孫子——清華國學四大名師,教授中的教授,陳寅恪先生。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争全史》、《太平天國通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