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承辦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outh Music Culture Guangdong, 簡稱YMCG)自2017年1月誕生,便被業界稱贊“翻開中國交響樂嶄新的一頁”。2022年1月16日到23日,廣州将再次出現這座聯通世界、建立文化互信的“橋梁”——第六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将全面推進線上線下全方位融合、實作全球多地實時關聯的創新傳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新時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精神面貌,展示人文灣區建設成果。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世界著名音樂家、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餘隆,著名指揮家邁克爾·斯特恩,以及享譽世界數十載的上海四重奏等當今古典樂壇的大師級人物将“現身”YMCG與音樂周年輕學員、普羅大衆分享經典,坐而論道,探索音樂家的現狀與未來,探讨文藝工作者如何從生活中煥發激情,創作出能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

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是粵港澳大灣區在新年伊始首場具有重大國際意義的文化盛會。與此同時,這屆音樂周在傳播理念和技術上将有更大的突破,以科技賦能文化,用創新驅動融合,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做好“人文灣區”的時代闡釋。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援下,作為音樂周主要創辦者和藝術委員會主席,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餘隆提前策劃,推動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在廣州如期舉行。本次音樂周能順利落實各項活動安排,也獲得了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聯盟和餘隆工作室的大力支援。

開閉幕音樂會:漫溯山川,探索星辰

受疫情的影響,2021年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曾以“特别項目”的形式,緊急改為線上上舉行。在當時,這一項全新的、成功的嘗試,是疫情之下為數不多的能夠舉行的國際音樂盛事,國内外163萬的網絡播放量在YMCG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實況

2022年,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将以線上、線下全方位、全媒體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從1月16日—23日,連續七天8場音樂會活動将在星海音樂廳三個不同空間舉行,以交響樂、室内樂、公開招募觀衆的大師課等不同形式展現YMCG的生命力、創新力和傳承力。其中,馬友友将以視訊連線、“雲合奏”的方式參與演出。本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的票價以普及惠民為宗旨,五場音樂會全部采用均一票價200元,星海音樂廳學生卡享受限量半價優惠。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廣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景煥

1月16日的開幕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交響樂演奏大廳上演,由廣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廣州青年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景煥指揮廣交與廣青交演出英國作曲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第四樂章“歡樂之神——木星”、意大利作曲家奧拓裡諾·雷斯皮基的交響詩《羅馬松樹》以及法國作曲家卡米爾·聖-桑的《動物狂歡節》。

對于開幕音樂會的選曲,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如此解讀:“《行星》組曲中的‘木星’寓意歡樂,音樂是如此飽含熱情與生命力,以至于你一下就會想起參加音樂周的年輕人們,這是對他們的誠摯問候與歡迎;《羅馬松樹》曾在2017年首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奏響,時隔數年,世界變遷,我們以經典留住記憶,擦亮初心;《動物狂歡節》是一部有趣的作品,是對作曲家卡米爾·聖-桑逝世百年的紀念,同時作品中暗含對自然和生态的關注,頗有深意,和閉幕式音樂會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是首尾呼應。”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2017音樂周音樂會盛況

閉幕音樂會将于1月23日晚上舉行,YMCG藝術總監馬友友将通過視訊連線緻辭。音樂會也邀請目前身處國内的曾參與過往屆YMCG的青年音樂家與來自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的三組青年弦樂四重奏共同組成本屆YMCG交響樂團,并在景煥的指揮下演繹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帶出人與自然的主題;身處波士頓的馬友友除了視訊緻辭外,還将以螢幕上隔空合奏的方式,與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舞台上的交響樂團一同演奏安東甯·德沃夏克的《月亮頌》,以“明月千裡寄相思”的意境憑曲寄意,用音樂聯結被疫情分隔的彼此。可以說,這場閉幕音樂會在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曆史上沒有先例,它因疫情阻隔而催生,但卻昭示出在音樂賦予的勇氣和創意中,我們總能到達彼此的内心。

室内樂:重奏天團領奏“樂聖”遺音

室内樂學習和演奏是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三大傳統之一,2017年到2020年四屆音樂周都有世界級的室内樂演奏家在音樂周向學員們授課。本屆音樂周室内樂項目的導師是享譽全球的上海四重奏。上海四重奏1983年在上海音樂學院成立,足迹遍及全球,在35個國家和地區舉行了近3000場音樂會,錄制過35張專輯。2020年,上海四重奏開始在天津茱莉亞學院教學。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上海四重奏

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期間,上海四重奏将以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為媒,以來自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這三個中國頂級樂團中由年輕音樂家組成的三組四重奏為介,于1月16、18、19日下午在星海音樂廳舉行三場大師班,面向公衆及公益社群招募旁聽觀衆。在1月18、19、20日晚上,上海四重奏還将與上述三組來自北上廣樂團的年輕四重奏組,在星海音樂廳室内樂廳舉行三場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專場音樂會。大師班都将同步進行網絡直播,共計六場演出活動将以二沙島為中心輻射到更多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和公益社群,線上上線下激發更多靈感和新想法。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中國愛樂樂團青年弦樂四重奏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廣州交響樂團青年弦樂四重奏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上海交響樂團青年弦樂四重奏

本次大師班和音樂會選取的作品是貝多芬的第一、四、六、八、十、十一、十三号弦樂四重奏,七首作品貫穿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早、中、晚創作時期,是他從狂飙青年到内省晚年心路曆程的觀照。以上海四重奏這支曆史悠久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團體引領初出茅廬的年輕音樂家,也展現音樂周貫徹始終的音樂與人文精神的傳承,真實展現音樂周對推動中國室内樂事業發展的貢獻。

走進城市:融入真實、現實、樸實的人民的生活

在曆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作為藝術總監的馬友友曾經提醒學員,“演奏音樂,不要忘記來時的路”。同一切文藝作品的創作一樣,音樂來自人民大衆的生活。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将一如既往,走進城市,從廣州城市文化根脈汲取靈感,以人文情懷反哺城市。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2020年音樂周走進永慶坊

在2020年的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領銜的音樂外展活動曾走進廣東粵劇博物館、沙面社群、永慶坊、廣州塔、執信中學及二沙島鑽石公園等地,緻敬廣州深厚的曆史文化。1月17日,上海四重奏與廣交的重奏組将深入社群,走入大衆的視野,并加入星海音樂廳公益項目“音樂陪伴計劃”,用創新的形式诠釋青年音樂家們對公益的支援,對愛與和諧的了解。

以二沙島星海音樂廳為首站,YMCG外展小分隊将與參加公益藝術課堂的“音樂陪伴計劃”扶助青少年一起,參觀阿璞畫展,在畫展現場為孩子們演奏;在廣州市少年宮,音樂家會為視障少兒演奏,并邀請“雨後彩虹融合藝術團”的孩子們同台表演;在磨碟沙公園,他們将走進和大衆息息相關但又充滿神秘感的有軌電車磨碟沙車輛段,為觀衆們演奏,并登上有着“最美7.7公裡”之稱的有軌電車,“穿越”至廣州塔站……

廣州-香港-紐約-波士頓:四城關聯,“友聚”談未來

繼2021年音樂周線上特别項目成功舉辦之後,馬友友在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将繼續通過視訊連線和音樂周學員、樂迷實作“面對面”的線上交流。

全球多地關聯,“友聚”2022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馬友友和餘隆

除了在音樂周開閉幕音樂會視訊連線緻辭之外,1月21日晚上9時到11時,屆時身在波士頓的馬友友、身在紐約的邁克爾·斯特恩、身在香港的餘隆,将與廣州主會場的上海四重奏、YMCG樂團全體成員、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指揮家景煥等實時連線,舉行一場跨越東西半球、主題為“音樂無界:當下及面向未來的音樂家與音樂生活”的“樂聚·暢談”活動,探索在前所未見的全球大變局之下,作為文藝工作者的音樂家,尤其是青年音樂家如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當下與未來,守正創新,從時代的變化,國家的進步,群眾的呼喚中淬煉出恒久且鼓舞人心的作品,書寫出時代的精神,展現出新一代音樂家的道義與擔當。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劉麗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