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宦官擁立了皇帝,享盡榮華富貴,二十年後:還要擁戴一個

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公元976年夜,雪下得很大,茫茫之間,不見天際。大宋帝國的心髒京師汴京也全部被染白,皇宮一片銀裝素裹。這本來是一場好雪,預兆了來年的豐收,可是後人回想起來,卻仿佛是給大宋天子趙匡胤戴孝,就在這一天,生龍活虎的宋太祖突然駕崩,棄臣民棄天下棄妻兒老小殡天了。

宦官擁立了皇帝,享盡榮華富貴,二十年後:還要擁戴一個

趙匡胤死得太過蹊跷,雖然正史中沒有過多言語,但留給後世“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不過,當時的人沒有心思管這些,國不可一日無君,宋皇後立即讓王繼恩去把秦王趙德芳找過來。

這個用意很明顯,趙匡胤去世之前,并沒有明确指定繼承人。按照中國的傳統,誰能搶先繼位,讓大家磕頭,誰就是天子。即使得位未必那麼正統,也将占有道德上的制高點。這時候誰要反叛,就要冒着極大的風險。

王繼恩走出偌大的皇宮,踏着茫茫的白雪,卻沒有去秦王府,而是直接徑直走到晉王府,找到了太祖的親弟弟趙光義。趙光義當時還挺猶豫,要和家人商議一下,王繼恩卻告訴他:這等大事,應該當機立斷。

宦官擁立了皇帝,享盡榮華富貴,二十年後:還要擁戴一個

當宋皇後等來的是這位小叔子的時候,立刻認慫:“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趙光義當下流淚說:“不要緊,大家一起共享富貴”于是,宋太宗在太祖靈柩之前将名位定下來,成為北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王繼恩在太祖朝就很受榮寵,因為擁立有功,更受太宗的信任。北宋時期,太監還可以領軍打仗,他在趙匡胤身邊,就經曆過無數大小戰事,甚至随軍南下,參與了統一南方的戰争。到了太宗時期,他先擔任過宮苑使,後領河北刺史,掌管天下軍械庫存,可謂實權在握。

盡管他參與過滅北漢的戰争,那主要還是負責後勤工作,直到蜀地叛亂,他真正領軍打仗,狠狠過了一把主帥的瘾。

宦官擁立了皇帝,享盡榮華富貴,二十年後:還要擁戴一個

這是發生在993年的事,由于宋廷多次征戰,國庫空虛,必須抓緊搜刮民脂民膏。江南在那時候還沒有開發,天府之國成為首選,四川群眾被盤剝得非常厲害。王小波率先起義,戰死後他的部将李順自稱蜀王,建立了“大蜀”政權,從者幾萬人,聲勢浩大。

趙光義任命王繼恩奉命為劍南兩川招安使,作為總統帥,向起義軍發起潮水一般的進攻。王繼恩雖然讀書不多,也沒有當主帥的經曆,但他跟随過能征善戰的兩任帝王。他采用當年宋太祖滅後蜀的老套路,分兵兩賂。一路奔巫峽,沿長江水陸并進,一路搶占秦嶺山脈的劍門棧道。

更為關鍵的是,他帶領了當年入川的老臣為顧問,行軍線路輕車熟路。李順自認為蜀道難,易守難攻,這也導緻了農民軍麻痹大意。不到一年,王繼恩就攻破了成都,李順敗逃,此後下落不明。王繼恩的膽子很大,他回禀太宗,說李順已經被擒獲,不日送回京師。結果他弄了一個冒牌貨,押送回京的路上,在鳳翔處死。

宦官擁立了皇帝,享盡榮華富貴,二十年後:還要擁戴一個

王繼恩在四川屠殺了三萬人,平叛之後得意忘形,天天飲酒作樂。他是個宦官,那種壞事幹不了,但放縱官兵士兵剽掠錢财,奸淫婦女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四川的府庫被他們搶掠一空。沒有辦法,王繼恩深受趙光義的信賴,雖然受到言官彈劾,但這點小事算不得什麼,仍然加官進爵。

時光如梭,到了公元997年,大宋帝國再次走到了曆史關頭,宋太宗也要完成他的曆史使命了。與太祖不同,趙光義兩年前已經立皇三子趙元侃為太子。但是王繼恩和太宗的李皇後都不喜歡太子,他們更希望長子趙元佐承繼大統。

王繼恩這輩子雖然隻是個宦官,不登大雅之堂。但他擅自作主,幫助過太宗即位,又曾為李順的事蒙蔽過太宗,這次還有李皇後作為盟友,看起來他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不過,有一個人,打亂他的全部安排。

宦官擁立了皇帝,享盡榮華富貴,二十年後:還要擁戴一個

此人就是當朝宰相呂端,當太宗臨終之時,他見床前沒有太子,怕事情有變,便回家找人去太子府通知趙元侃。太宗駕崩後,王繼恩親自上門通知他入朝讨論後事。呂端知道此人詭計多端,就在出門的一刹那,反手将王繼恩鎖在自己家中,并派人看管他。

當呂端和太子一同來到宋太祖的靈柩之前,這一刻仿佛穿越到了21年前,隻不過李皇後不是宋皇後,王繼恩也換成了呂端。皇後心中再不願意讓趙元侃,在呂端拿出太宗遺願、太子身份之後,也隻好承認既成事實。就這樣,主角雖然更換,情節依舊精彩,大宋完成了第二次皇位交接,真宗皇帝登上曆史舞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