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是彈藥,投向哪裡,哪裡就會成為戰場。
作者 | 肖瑩
2021年已經走過,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賽道上,哪些細分領域今年吸金最多?2022年競争最激烈的戰場會在哪?
據《賽博汽車》不完全統計,在汽車智能化方向上,2021年一二級市場累計投融資總額達1591.9億元,投資熱點主要在整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晶片、雷射雷達等領域。
01
頭部三強鞏固競争優勢,二線陣營緊緊追趕
整車領域融資總額超過831.2億元,占全年總額的一半以上(其中上市、增發超過553億元),涉及恒大、零跑、極星、哪吒、小鵬、極氪、理想、威馬、蔚來、阿維塔10個汽車品牌。
這些企業的投融資動作,正可以窺見整個造車新勢力市場競争環境。
蔚來、小鵬、理想三家一線造車新勢力早已在美股成功上岸,2021年,小鵬和理想先後在港交所再次上市,分别募集資金140億港元(約合人民币114.8億元)、116億港元(約合人民币95.1億元)。
蔚來汽車雖然因信托基金問題回歸港股受阻,但募資能力不減,依然在美股增發2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27.4億元)。
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走過新車銷量市占率10%拐點,進入快速增長新階段。三家造車新勢力也陸續突破10萬輛量産大關。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蔚來、小鵬、理想現金儲備分别達約470億元、453.6億元、488.3億元。
彈藥充足,乘着市場高速增長的東風,造車新勢力三強有望進一步鞏固先發優勢。
第二陣營的造車新勢力也在窮追不舍,哪吒、威馬、零跑三家企業分别完成了70億元、4.52美元(約合人民币28.9億元)、88億元的融資。三家都在沖擊港股上市,誰能率先上岸或許在2022年就能見分曉。
另一波值得關注的造車新勢力是傳統車企孵化的高端電動車品牌,例如北汽的極狐、東風的岚圖、吉利的極氪、長城的沙龍、長安的阿維塔等。
對于傳統車企來講,龐大的組織慣性,讓他們很難根據風向快速轉舵,成立一個獨立的新品牌正是他們自我革新的方式。
在這些企業中,一部分車企選擇用自有資金來搞新品牌,一部分則選擇接入投資人共擔風險。
可以看到,極星、極氪、阿維塔都引入了外部資本,2021年分别獲得5.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35億元)、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32億元),以及24.2億元的融資。
恒大汽車獲得了2021年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總額達到260億港元(約合人民币215.8億元)。完成如此大規模的融資,反映出資本市場一度對恒大汽車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的非常看好。
然而讓投資人沒有料到的是,随着房地産宏觀調控,恒大集團成為年内最大灰犀牛,其汽車業務闆塊也嚴重受阻。恒大汽車總裁劉永灼此前在戰略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恒大汽車正在打攻堅戰,確定恒馳首車明年初在天津工廠下線。
另外,在整車闆塊還想提及的兩家企業分别是特斯拉和Rivian。雖然這兩家企業并非國内車企,但其2021年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非常值得說一說。
2021年,特斯拉市值突破萬億美元,成為繼蘋果、微軟、Alphabet Inc.和亞馬遜後的全球第五家萬億美元市值企業。
當然,特斯拉的價值不僅僅展現在股市,而是其對于整個電動車産業具有标杆性意義,及對整個産業鍊發展的拉動。
另一家不得不提的電動車企是Rivian。
Rivian是一匹黑馬,被稱為特斯拉殺手,這家企業在2021年11月登陸納斯達克,募資總額達119.34億美元。Rivian的IPO是2021年規模最大IPO,也是美股曆史上規模第六大的IPO。
目前,在全球市值最高前十的車企中,有四家都是電動汽車制造商,分别為特斯拉、比亞迪、Rivian和Lucid。
可以看出,汽車産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已經毫無懸念,這一賽道還将是未來幾年的投資風口。
02
Robotaxi投資熱度減退,幹線物流成競速焦點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成為繼整車之後的又一個投資熱點,2021年投融資達到65起,總額達424.1億元。
Robotaxi一度是自動駕駛領域最活躍的細分賽道,但從2021年投融資額度來看,已經遠不如幹線物流賽道。
2021年,Robotaxi融資主要有6起,涉及4家企業,融資總額為71.2億元。相比之下,幹線物流融資共計9起,融資總額度為134.4億元。
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于幹線物流場景的熱情已經超過Robotaxi。
造成這一現象有正向、負向兩方面原因,正面的因素是自動駕駛幹線物流企業圖森未來的上市,讓資本市場看到技術更快落地的可能性。
負面的因素則與Waymo自動駕駛業務遲遲不能實作完全無人的商業化營運有一定關系。業内都了解,Waymo是自動駕駛的排頭兵,是技術大哥,如果它都面臨落地難的困境,其他企業也會很難突破。
這一判斷随着Waymo 前任CEO John Krafcik的離職變得更為确認,這一消息一度讓自動駕駛行業陷入悲觀情緒。
除了圖森未來成功上市,幹線物流賽道另外兩家頭部企業智加科技和赢徹科技也獲得不錯的融資成績,前者融資4.2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6.8億元),後者融資2.7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7億元)。
與此同時,Robotaxi企業也開始着手布局幹線物流賽道,如百度系的DeepWay、小馬智行。此外,還有上汽旗下的友道智途,阿裡達摩院等玩家。
另一個在2021年關注度較高的細分場景是末端無人配送,全年融資10起,達到27.5億元規模。
這個融資規模和動辄融資上百億的車企相比,可能不算多,但相比港口、園區、礦山等封閉場景已經算比較性感了,尤其是末端無人配送還占據了低速營運、更容易落地、市場前景廣闊的優勢。
除了Robotaxi、幹線物流、末端配送三個關鍵場景外,其他場景共計融資35.3億元。
高階智能駕駛上車是今年的一個主要趨勢,以造車新勢力為主要驅動力,正在掀起一場汽車智能化能力比拼。
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向量産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受到了更多的資本關注。
統計來看,面向量産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全年共計20餘起,累計融資總額達到164.8億元。同時,也造就了一些明星企業,如Momenta、毫末智行、縱目科技等,三家企業全年融資總額均超過10億元。其中,Momenta創造了這一領域的融資記錄,兩輪融資加一起超過1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63.7億元)。
從這些投融資案例也可以看出來,整車企業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度綁定合作正成為趨勢,上汽在C輪融資中領投了Momenta,比亞迪則與Momenta成立了合資公司;毫末智行原本就是長城汽車孵化企業;縱目科技則與長安汽車達成戰略合作。
這也進一步說明了,自動駕駛“圈錢”已經不能光靠PPT講概念,技術能否落地,已經成為投資人評判重點。
03
計算晶片獨角獸顯現,雷射雷達上車待驗證
以晶片和雷射雷達為代表的自動駕駛硬體也是2021年投資重點,全年累計投融資總額達到218.9億元。
其中,晶片達到163.5億元,雷射雷達則獲得37.9億元融資。
受“缺芯”影響,整個行業對汽車晶片有着極高的關注度。全球晶片供應動蕩,國産晶片産業鍊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尤其是面向自動駕駛的高算力晶片。
地平線是2021年資本市場的寵兒,全年融資達到1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95.6億元),創下除了幾個整車企業以外的最高融資額度,也成為國内主機廠争搶合作的對象。
高算力晶片之于汽車智能化,有些類似于動力電池之于電動汽車,地平線的發展勢頭也有些類似甯德時代當年的崛起。市場上有消息稱,地平線或将計劃于明年赴港上市。
除了計算晶片外,控制晶片、存儲晶片、傳感器晶片、通信晶片、能源供給晶片等方向的國産玩家也在快速補短闆,晶片領域全年累計投融資達到20筆。
在雷射雷達市場,禾賽科技依然炙手可熱,全年獲得3.7億美元融資,但也湧現出一些黑馬企業如速騰聚創,且有些後來者居上的意思。
不同于禾賽科技主要面向L4市場,生産性能要求更高、價格更高的雷達産品,速騰聚創更關注量産車市場,已經先後獲得廣汽埃安、威馬汽車、極氪等車企前裝定點,并獲得比亞迪戰略投資。
全球知名市場研究與戰略咨詢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釋出了《2021年汽車與工業領域雷射雷達應用報告》。《報告》統計了包括全球十餘家頭部企業在内的雷射雷達研發制造商在汽車和工業市場應用的份額占比情況。
其中,法雷奧市場占比28%,排名第一;速騰聚創市場占比10%,排名第二;Luminar、覽沃、電裝、大陸、Ception五家市場占比7%;Ibeo、Innoviz兩家市場占比4%,Velodyne、華為、禾賽、圖達通四家市場占比3%。
從這個排名也可以基本看出雷射雷達整個市場格局,國内創新企業速騰聚創和大疆旗下的覽沃發展勢頭比較好。
除了晶片和雷射雷達外,我們也把毫米波雷達、視覺傳感器、線控底盤等硬體放在這一闆塊。目前來看,這幾個領域有一定的資本關注度,但熱度不高,融資額度普遍在1億元額度左右。
拿森科技作為線控底盤領域國内創新企業的代表,在2021年12月迎來一筆算是比較大額度的融資,達到5億元。
在智能汽車方向上,還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智能座艙和智慧交通。而這兩個領域并不如預想的活躍,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智能座艙還被傳統供應商牢牢把持,尚未出現颠覆性的技術或産品,智慧交通的價值則剛剛開始被關注,市場機會還需要繼續醞釀。
04
寫在最後
複盤2021年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賽道投融資可以看到,整車闆塊依然在瘋狂吸金,與此同時,與之配套的産業鍊上下遊也開始受益于汽車智能化轉型。
軟體定義汽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資本關注度非常高,是整個産業鍊創新最活躍的部分,同時,這一領域也正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各個細分領域的頭部玩家初步顯現,需要進一步的洗牌。
汽車晶片的産業支撐度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資源投入進來,把國産化能力做強,預計這一方向會成為2022年投資重點。
雷射雷達會在2022年得以小規模上車,市場對于技術的回報,将決定這一賽道的資本關注度。
除此之外,智能座艙和智慧交通方向上,可能會有新的亮點顯現,也是2022年值得關注的投資賽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