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和糖尿病十分類似,它們倆真正可怕的地方,都不是原發症狀本身,而是因原發症狀導緻的各種并發症。
高血壓在發病的初期,身體症狀不容易被發現,比如全身小動脈痙攣多沒有症狀,絕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是偶然一次體檢時,才發現了自己患病的事實。

而如果一直都沒有發現患病、沒有積極針對血壓進行治療,随着患者病情不斷發展和嚴重,細小動脈就會逐漸發生硬化、中等以及大動脈的内膜有明顯脂質沉積,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這種變化,多出現在冠脈、腦動脈、眼動脈以及腎動脈之上。
也就是說,高血壓沒有症狀,并不代表它沒有危害,它會慢慢破壞患者的心髒、大腦以及腎髒等多個器官,其在臨床被稱為健康的隐形殺手。
随着病情發展,患者可合并視網膜動脈粥樣硬化、眼底改變,視網膜逐漸出現病變。臨床上,有近70%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合并了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
那麼問題來了,視網膜病變如此可怕,到底該如何預防才是正确做法呢?
1、控制血壓
為什麼會出現視網膜病變,歸根結底就是血壓控制不當導緻的。是以,對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調整生活和飲食狀态,看血壓是否有所下降。
一旦血壓持續升高,就應當按照醫生建議服用相關的降血壓藥物,每日對血壓進行測量,看血壓是否逐漸恢複穩定,隻有血壓下降之後,并發症出現的幾率才會降到最低;
2、飲食調節
高血壓的控制是全面進行的,就算是患者已經開始用藥控制,在飲食上也需多加注意,由于高血壓可能會合并血脂紊亂、血糖升高等多個問題。
是以,在确診為高血壓之後,患者不僅要減少鈉鹽的攝入,同時還要減少碳水、高脂肪類食物的攝入。盡量選擇清淡、營養均衡的飲食類型,在主食中搭配适當的粗糧,以降低并發症出現的幾率;
3、生活調節
除了要做好以上兩點之外,患者還應當注意生活方面的調整,避免一切導緻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出現,比如需要及時戒煙、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情緒穩定等。
同時,在身體條件允許的範圍之内,患者還可進行适當的體育鍛煉,運動不僅能控制體重增長,還能促進血液流通、改善視網膜血液循環,降低并發症出現的幾率。在臨床看來,慢跑、快步走、遊泳和太極等,都是适合高血壓患者的有氧鍛煉;
4、定期檢查
高血壓患者除了日常要關注血壓變化之外,還需定期就醫進行相關的複查工作,特别是必要時進行眼底檢查,這樣既能夠了解血壓控制情況,還能及時發現視網膜病變,在早期針對其作出積極的控制和治療,将嚴重後果降到最低。
寫在最後:高血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徹底治愈的方式,即便是不斷有新的藥物問世,但基本都是針對了血壓的控制,而不是根治高血壓。是以,在臨床看來,隻要被診斷為高血壓疾病,就需要患者長期、甚至是終身治療,以降低并發症出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