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國人應該深有體會。由于乾隆時期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帶來了嚴重惡果,自近代以來,我國從一個封建時代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大國,一下淪落成了紙老虎。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西方列強用洋槍洋炮轟開我國國門後,不但在我國肆意攫奪财富,還逼迫軟弱無能的清政府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這,就是“弱國無外交”的最好展現。

随着近代動亂的結束,新中國的成立。我國的國力也終于得到了飛速發展和穩定提升,尤其在軍事方面,當年的清朝被西方列強進攻時,還處在冷兵器時代,落後程度不言而喻。由于吸取了前人的教訓,當代以來,我軍大力發展軍事技術與科技,如今已經躍居成全球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尤其是核武器的擁有,讓我國在外交舞台上也有了足夠分量的話語權。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其實,不止是現在,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我國國力也是相當鼎盛,甚至可以說是當時全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而在外交這一塊,自然也是底氣十足。今天筆者要介紹一位當時的外交官,号稱古往今來中國最鐵血的外交官,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玄策。

史書上關于他的記載并不多,甚至是生卒年月都沒有。隻知道他是洛陽人,還是唐朝時期的外交官員。古代并不像現在一樣,并沒有什麼外國大使館和辦事處。當時國家外交靠的就是互相走動,互派使者到訪。而王玄策當時曾代表唐朝出訪過好幾次印度。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常看《西遊記》的讀者肯定知道,那會的印度在國内被叫做天竺。由于唐朝空前強大,公元641年,天竺也派出使節,前往大唐來給天子獻禮請安。作為回應,唐朝也在兩年後派出使者回訪天竺,當時是李義帶隊,王玄策是他的副使。

後來李義退休,王玄策就晉升成了正使了。公元647年,他帶着30人又出使了一趟印度,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出了事故。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王玄策抵達天竺時,正好趕上印度國王屍羅逸去世,一時間,印度全國大亂,有個叫阿羅那順的大臣對王位觊觎已久,便很快簒取了皇位。他可不管之前屍羅逸國王建立的外交關系,隻要是各國外交使臣送來的禮物,他都要搶到自己手裡。

而當時的王玄策也遭到了他的打劫,情急之下,王玄策隻能丢下财報和30名手下先行撤退。一直逃到了吐蕃境内時,他才長舒一口氣。當時的吐蕃屬于唐朝的藩屬國,理論上,王玄策是可以讓其出兵反攻天竺的。看着自己30個兄弟白白受死,王玄策決定從吐蕃借兵,攻打天竺。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還真讓他借到了,很快,王玄策便募集到了1200名吐蕃軍和7000多名尼泊爾軍。随即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反攻聯軍,前往天竺複仇。

沒想到,天竺的軍隊簡直不堪一擊,隻用了3天時間,王玄策的部隊就一路攻城略地,攻破了天竺的都城羅城,篡位的阿羅那順被王玄策的副将蔣師仁生擒,還俘獲了其王妃和兒子。可以說,天竺被王玄策打到了滅國。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不過,最終王玄策并沒有接管整個天竺,而是網開一面留了阿羅那順一條生路。之後的天竺再也不敢小觑唐朝使者,還年年給唐朝進貢,生怕王玄策再度打過來。

之後的王玄策順利傳回了大唐,并将這事一五一十告訴了當時的唐太宗。不過唐太宗并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當時的唐朝國力實在是太強盛了,他覺得消滅天竺這樣一個區區小國根本不是什麼值得大肆炫耀的事情。不過,明面上還是得獎勵一下王玄策,畢竟也算是為大唐争了一口氣。于是,就封其做了個散朝大夫,但王玄策的外交事迹,唐朝的百姓是一點都不知道。

史上最鐵血外交官,殺同胞一人,就滅一城,殺十人,直接滅掉一國

某種意義上,王玄策這種“殺我同胞一人,就打一城,殺我十人,滅你一國”的外交态度,無疑讓他成了我國古往今來鐵血外交官第一人。而近代德國首相稗斯麥有句話說得好“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内”,所謂外交,本來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根本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公平。

王玄策的故事告訴我們,隻有國力強盛,才不會重蹈近代的覆轍。而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離不開我們每一個國人共同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