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他雖然隻是個少校,但創下的記錄無人超越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軍隊裡也是一樣。
新中國1955年授銜時,開國元帥和将軍裡有四位已經是花甲之年,其中又以69歲的朱老總年紀最大。但其實還有一位少校,當時已經是77歲的高齡了,堪稱是革命的活化石。
這位少校是誰呢?就是蔣維平。

蔣維平生于光緒四年,也就是1878年,比朱老總還早8年。開始時,蔣維平在軍閥手下當兵,從李鴻章到袁世凱再到段祺瑞,最高的時候還當過團長。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他當兵打仗的時候,咱們的十大元帥裡有六位都還沒有出生呢。
不過,蔣維平實在是不喜歡打打殺殺的事兒,是以最後扔下團長不做,回老家當起了郎中。直到後來日本人全面侵華,蔣維平才決定投筆從戎再上戰場。那時候,他已經是60歲高齡了。
60歲的老頭兒再去扛槍打仗,自然不現實,那蔣維平幹什麼去了呢?他利用自己行醫多年的經驗,到處挖草藥,為八路軍傷員治病,這對于當時藥物奇缺的八路軍來說,真可謂是雪中送炭啊。
後來在解放戰争期間,蔣維平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分院長,曾率領全體醫務人員不眠不休投入到緊急的傷亡搶救工作中,幾度被評為模範連隊、勞動模範和戰鬥英雄。用他自己的話說,“病床就是我的戰場,人在,陣地在!”
1955年授勳時,時年77歲的蔣維平被授予少校軍銜,5年之後,又晉升為中校。以88歲高齡再次晉升,怕是在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吧!
退休後,蔣維平依然是經常幫别人免費看病,甚至還不辭辛勞跑去病者家裡救治,一直到1964年去世。這才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