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在納粹德國眼中,蘇聯始終是一塊終極蛋糕,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它的觊觎。是以,自“互不侵犯”簽約開始,“巴巴羅薩”就始終處于醞釀狀态,這一點德國知道,蘇聯也了解,對德國來說互不侵犯是因為攤子鋪得太大,而對蘇聯而言,他可不願意兩線作戰,互相都是虛以為蛇,都是老謀深算。1941年6月,德國自認準備充分,于22日首先開釁發動戰争,和日本一個德行,都是不宣而戰,開戰2個小時後才向蘇聯遞交戰書,《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正式變成廢紙一張。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三大集團軍200個師,550萬人,4000輛坦克,5000架飛機投入戰鬥,戰力最為彪悍的中央集團軍目标莫斯科,南北方集團軍的目标分别是基輔、列甯格勒。貌似還是一個德行,日本吹噓自己三個月占領中國,而德國的目标則是三個月拿下蘇聯,雖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但德國最大的失誤不在于戰線推進緩慢,而是其根本沒有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你可以推算失誤,畢竟誰也不是神仙,但是缺乏可靠的運輸補給線,那就是極大的失誤了。莫斯科危在旦夕,希特勒卻“突施援手”,财迷轉向的他調動優勢軍力投入基輔和列甯格勒的大戰中,其餘部隊隻能凄涼的等待,直至等來無盡的凄涼,零下幾十度那種,真是緻命的等待。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算算時間,從希特勒下令到基輔陷落,足足兩個月零一天,而希特勒還在憧憬着列甯格勒的淪陷,他相信,在拿下列甯格勒以後,三軍集結之下,莫斯科不過是土雞瓦狗般的存在。10月6日,雨夾雪,道路濕滑泥濘,無論是機械化部隊還是普通士兵的推進行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凜冽的寒風下德軍士兵瑟瑟發抖。蘇聯雖然在開戰之初陷于被動,但是他“健壯”的情報網迅速發生作用,“諜王”佐爾格不斷發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先是在八月份獲得重要情報---日本不會在今年對遠東發起進攻。随後又在十月份發出了以生命為代價發出的最後一份諜報,日本将會對美國開戰。兩份諜報重疊在一起,讓蘇聯終于确認遠東無壓力,當時的蘇聯被揍得凄凄慘慘戚戚,基本上就是一副七零八落的樣子,而從遠東調來的25個步兵師和9個裝甲旅都是裝備精良的滿編部隊,長期的遠東駐紮,讓他們習慣于在嚴寒中作戰。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11月3日,氣溫急劇下降,泥濘的道路終于被凍硬,他們的臉上還沒來及綻放出笑容,就發現同時被凍硬的不止道路,還有他們自己。

德國軍隊面對的是什麼?

戰線過長無法有效推送補給物資,大量坦克被凍在雪中無法啟動,燃料已經結冰,武器失靈,士兵沒有棉衣抵禦嚴寒。他們的物資從不匮乏,但卻無法送到一線官兵手中,這一切都造成士氣嚴重低迷。反觀蘇聯,占據主場優勢,他們有着專業的防護裝備,坦克可以發動自由馳騁,專業的保暖護套本就是槍炮的标配裝備,槍支使用的潤滑油不會被嚴寒凍冰,至于士兵所需的保暖裝備也在不斷送往戰場。(其實蘇軍被凍死的士兵人數更多,直到幾乎越過嚴冬才算備齊。)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軍心方面,斯大林決定舉行紅場大閱兵鼓舞士氣,在充斥着“烏拉”的狂熱叫喊聲的紅場,蘇聯的部隊凝聚了鐵一般的軍心和戰鬥力,而此時的德軍,站起來都費勁,食物減半更是讓軍心低迷到了極限,坦克、裝甲車、火炮都成為觀賞性極強的冰雕,在靠近莫斯科的最後50公裡,他們最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嚴寒中,蘇軍很快掌握了地面攻擊主動權,制空權也會火速奪回。對于部隊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基本生存的物資,而此時的德軍可說衣食無着,天寒地凍無處取暖,飯食無着挨凍受餓。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物資德國統統不缺,他們有着絕對充足的戰備儲存,他們也不停地在向前線運輸,但可惜就是無法完全運送到位。當時的德軍衣着極不統一,有的是單衣,有的裹着棉被,有的套上好幾層單衣,還有就是正常的冬裝。并不是所有德國士兵都無法裝備棉衣,但是否穿上棉衣和是否會凍死這是兩碼事,有沒有棉衣都會凍死,差別隻是耗時不同而已。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幾十萬,為何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德軍凍死11萬人,蘇軍凍死33萬人,誰搶誰呀……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有個詞叫“堅壁清野”,在中國古代戰争中曾經無數次被使用,老蔣也曾用過這招,隻不過用得比較失敗而已,火燒長沙造成3萬人死亡,90%的房屋被燒毀。焦土政策與此相似,你套着10層棉衣也得有房子可住是吧,全部炸掉燒掉。你得吃飯是吧,一粒糧食都不會給你留,所有人口遷離,連小樹林都炸成焦土一片,德國兵取暖隻能靠坦克裡的燃油。從曆史照片上來看,德軍面臨最大的困難并不是取暖問題,而是全部物資的停運,比如說在糧食方面遇到的問題,顯然要比取暖問題更大。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十幾萬,為什麼不搶蘇軍的衣服穿?

希特勒至少浪費了兩個月的時間,而這關鍵的兩個月後,道路一片泥濘更是給推進的部隊和補給部隊帶來了天大的麻煩,王牌機動部隊無論是在“泥濘期”還是“結凍期”都遭受了緻命的“打擊”,完全喪失了優勢。不是前方官兵無能,而是希特勒無能和脆弱的補給線造成了最終的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