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 王昌齡
說起軍人,大家對軍人的第一印象各有千秋,但軍人是一個國家的脊梁是大家共同承認的事實。軍人保家衛國,為人民服務,用自己的堅持與信仰去保護着國家的群眾。而現在這支隊伍,訓練有素,就像他們自己說的,無論生死,決不退縮,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對于軍人,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語去形容他們,因為他們對國家的真摯和情懷是我們遠不及的,不是能用詞語去形容和修飾的。軍隊的成長是來源于一開始有好的軍紀。

而軍人的成長來自于老一輩軍人的傳承,老一輩的軍人經曆過抗日戰争、抗美援朝等許多戰争。從紅軍到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們走過了風風雨雨。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國家。在大家的印象裡,軍人都是青年者,就算在以前的抗日戰争裡,也是即将成年的少年。但也有特例,有一位軍人,他七歲就參軍,經曆了戰争的動蕩年代。七歲的年紀原本是應該無憂無慮的,但在戰争年代,誰知道他經曆了什麼磨難,成為了年紀最小就參軍的軍人,在九歲跟着大部隊參與了長征,跟着軍隊一起面對困難,但他卻依舊能向陽而生不被困難打倒。他是向軒,是紅軍最小的戰士。
坎坷童年
向軒,湖南人,他的家人都是老一輩的革命者,在舅舅賀龍元帥的影響下,一大家族的人都參加了革命,母親賀滿姑在懷着他的時候就是一名戰士,還經常參加遊擊戰。在他兩歲時,他的母親為掩護轉移的傷員被叛徒出賣導緻被捕。向軒和哥哥向楚才,幾個月大的妹妹跟母親一起被關進了監獄。賀龍元帥得知自己的妹妹被捕後,對其進行多方營救,但還是在1928年的農曆八月十四被淩遲處死,頭顱被割下在城門進行示衆。他大姨賀英設法買通了監獄看守,将他們兄妹三人救出,向軒跟着大姨一起習武,三四歲就能打手槍。
在1933年賀英遊擊隊部分成員回家農忙插秧時,被叛徒出賣,敵人趁他們人數不多偷襲他們,導緻大姨英勇犧牲。在犧牲前大姨對向軒說:找大舅賀龍,找紅軍為他們報仇!之後給了向軒一個布袋。向軒一邊跑一邊還擊。右腿腳脖子處中彈,他憑借自己對地形熟悉,躲過了追擊,遇見了前來接應的人,才躲過一劫。之後他帶着傷一直走,在湖北鶴峰縣麻水找到賀龍,跟紅軍會合。賀龍元帥将他放到醫療隊治療,養了半年才将傷養好。後面紅軍為賀英遊擊隊報了仇,在幾天後将叛徒處決了。
向軒是以也留在了紅軍,舅舅賀龍看他過于年幼,但是自己又研究戰事沒有精力照顧他,便将他留在了部隊,交給部隊的女戰士對他進行照顧,他也在為部隊裡的戰士做些自己力所能及零碎的瑣事。七歲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年紀,但出身于革命世家的向軒卻承擔起了保家衛國的重擔,在一路前行中,逐漸成長變得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如何成為一個好的革命黨員。
年齡最小的紅軍發揮自己的價值
七歲的他,在紅軍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跟着自己的舅舅參加革命,但因為年紀過于小,在參加革命的途中不友善,是以,賀龍元帥向黨内申請希望向軒可以破格入黨,跟随紅軍曆練自己。
黨中央考慮到向軒年齡很小,但是對革命的一腔熱情和熱枕完全不比其他的老黨員少。最終黨中央在考慮下決定讓七歲的他入黨,縱觀黨的曆史,向軒不僅是最年輕的紅軍,也是最年輕的黨員。加入紅軍不久後,戰事急轉直下,紅軍也面臨存亡之際,他選擇跟随紅軍一起長征。長征路途遙遠加上條件艱苦,許多戰士因為吃不上飯倒在了長征的路上。向軒在長征的路途中從不叫苦,别人吃草根吃皮帶他也跟着一起吃,沒有因為年紀小而要求特殊對待。部隊裡的人看他瘦得皮包骨頭,把好東西偷偷留給他,他堅決推辭把東西留給更需要的人。
在此期間,他還為紅軍主動傳遞情報,在敵人的眼皮下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情報傳送,每一次都能完成組織布置的任務。心思靈敏的他在十歲的時候就成為了通訊班的副班長,大家對他的能力都十分肯定。參加紅軍的路途中,他跟着身邊的人學習了解了關于黨的故事,在黨濃厚的氛圍中,他也了解了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紅軍。在途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不僅讓向軒有了新的領悟,黨和紅軍也在磨難中成長。
在戰火的曆練中成為一名革命家
在長征的曆練中,向軒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紅軍戰士,在後面的戰争中也不斷曆練自己。1936年,在賀龍元帥擔任紅二方面軍的總指揮兼團長時,向軒是通訊班的副班長,到後面時,他擔任了八路軍120師司令部通訊員。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已經由原來瘦弱的男孩子變成了一個處事老辣、做事果決的年輕人。賀龍元帥派他去前線打仗,讓他帶領部隊沖鋒陷陣,跟敵人在戰場厮殺,為祖國的解放立下汗馬功勞。雖然戰場上他是一個勇猛的戰士,在生活中他還是個風趣幽默的人,在艱苦緊繃的戰事中也帶來了許多幽默的惡作劇,為大家放松原本因戰事緊繃的心,舒緩一下心情。
在戰火中的戰士即使生存,也是極為不易的,更何況是在前線戰鬥的勇士。向軒多次英勇作戰,屢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48年攻擊敵軍的軍事防禦,向軒帶領兵工挖土坑用抛射法發射炸藥包,打垮了敵人的軍事防禦,但敵人用槍榴彈對他進行攻擊。雖然最後勝利了,但向軒身上共26處受傷,眼睛(右眼)被炸瞎,脖子、背等多處部位受傷,彈片在體内一直沒有取出來。之後的許多戰役裡,也有大大小小的傷痛,但在炮火的洗禮下他已經從一個合格的軍人成為一名革命家。
解放戰争勝利後,總政和成都軍區商定,向軒的軍齡從1933年4月12日開始算起,因為那天七歲的向軒拿起了槍跟敵人發生了戰鬥,并受傷流血,是以他的軍齡也就從那天開始算起。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向軒也在為黨和國家做着貢獻,1955年國家授予他中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上校,同年擔任成都軍區分區後勤部軍械科副科長,1978年擔任了成都分軍區西城區人武部副部長。在之後的時間裡,他也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對于我們來說,他無疑是一個真正的革命家,他将自己的一生無條件地奉獻給國家和群眾。
小結:
向軒在這一生中為保家衛國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也曾獲得許多榮譽。在1957年獲得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三級紅星功勳榮譽獎章,勳章的存在除了能彰顯出一個軍人對國家的貢獻,更能看出他的一生有多少苦楚和功勞。
如今向軒已經是94歲的老人,退休後因為沒有自己的房産,他就住在成都石馬巷幹休所,雖然已經高齡,但身體依舊十分健康。他還經常向後輩講述曾經革命的艱苦,希望自己的後輩們也可以忠于國家,忠于人民,能更好的保衛家國。晚年的他還十分關心國家的發展和軍隊的建設,還經常說要注重基層連隊的發展。軍人為了國家的安全保駕護航,他們為祖國奉獻了一生,我們對他們也應該保持尊敬和帶有一顆敬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