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康普頓散射公式如何推導?為什麼說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确定?1 月 2 日 19 時,《張朝陽的實體課》第十七期開播。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張朝陽坐鎮搜狐視訊直播間,先溫故,再知新,用能量守恒和動量守恒定律,推導康普頓散射公式,進一步證明了光量子假說。同時,還介紹了德布羅意物質波理論,不隻光有波粒二象性,物質也有波粒二象性,并列舉實驗現象證明電子的波動性;計算了電子單縫衍射條紋寬度,其動量與位置不确定度關系符合海森堡測不确定性原理。另外也指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阻止了氫原子的塌縮,并估算出氫原子的半徑。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連續兩講,我們都在量子力學的大門外徘徊。”在直播間内,張朝陽将上堂課和今天要講的内容,用一句話做了總結。“先研究 1900 年到 1930 年之間,那些偉大的實體學家的工作,他們碰到的所有問題。”他強調,“量子力學很難了解,要反複講這些例子。”

先溫故,再知新。《張朝陽的實體課》已形成個人特色。張朝陽在直播中複習雙原子的比熱問題,黑體輻射普朗克修正,再講愛因斯坦為解釋光電效應,革命性地引入光子的概念,并再度解釋了極其神奇的光的波粒二象性。複習結束,他說,“我們今天繼續沿着當年那些實體學家的工作軌迹,進一步證明光的光子特性。”随後,他在白闆上寫下“康普頓散射”五個字。

推導康普頓散射實驗 證明光量子假說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張朝陽在直播中利用“小白闆”推導康普頓散射)

接着,他帶着網友仔細推導,通過聯立能量守恒、動量x 方向守恒、動量 y 方向守恒,共計三個守恒方程, 解出散射光子的波長與散射角度的關系。張朝陽說,對于動量守恒的兩個方程,利用三角函數關系

可以将電子的散射角度φ消掉得到:

而對于能量守恒的方程,可以通過移項使得光子部分與電子部分分别在等号的兩邊,得到光子散射前後的頻率之差與電子散射前後的動品質之差的關系: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聯立上述兩方程消去之後,最終可以得到描述散射光子的波長與散射角度之間關系的公式: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張朝陽告訴網友,康普頓做完這個光子與電子散射的實驗,發現實驗結果中光子的波長變化與散射角度的關系符合上述公式,以此證明了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說的正确性。

介紹德布羅意波 物質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不過,是不是隻有光這種特殊的物質才具有波粒二象性呢?”張朝陽用一個提問,引出另一位為量子力學作出巨大貢獻的實體學家——德布羅意。德布羅意指出,所有的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并類比與光相關的公式,得出了物質波公式,給出了物質波的頻率與物質粒子的能量,以及波長與粒子的動量之間的關系。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德布羅意公式)

張朝陽進一步說明,電子束可以像光或水波一樣發生衍射。但是,多數情況下,由于像網球或人這樣的常見物體的波長太小,物質波無法對日常活動産生實際影響。他指出,“而接下來要介紹的電子衍射實驗,能很好地證明德布羅意波公式。”

電子單縫衍射實驗 符合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凡是幹涉、衍射,都具有波動性”,張朝陽說,“實際上,電子除了粒子性,也如同光一樣具有波動性,那麼電子經過單縫的時候就會因其波動性發生衍射,我們可以像光的衍射一樣計算出電子的衍射條紋。”他繼續介紹,“電子的衍射,可以示範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

在量子力學裡,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指不可能同時确定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其位置的不确定度與動量的不确定度滿足關系式:

電子經過單縫時,可以由縫寬知道電子位置的不确定度,其動量的不确定度可由衍射條紋的寬度得出,将電子位置的不确定度與動量的不确定度相乘,可以驗證其滿足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張朝陽的實體課》讨論康普頓散射,進一步證明光量子假說

(張朝陽在直播中利用“小白闆”說明電子滿足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課程結尾,他再次強調,“我們在量子力學殿堂的大門外徘徊,逐漸意識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又意識到電子的波粒二象性,發現它也可以發生衍射;我們也知道了不确定性原理,知道了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嚴格确定。基于所有這些已獲得的知識,面對量子力學這座大山,海森堡用矩陣力學、薛定谔用波動方程,以各種方式去研究,最終殊途同歸。”

“我們之前用這麼多曆史上的實驗現象,來描述微觀粒子到底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呢,會更多地沿着薛定谔的道路繼續深入。下一講,我們将正式開始研究量子力學,研究波函數和薛定谔方程。”他向網友預告說。

搜狐視訊發力知識直播 傳播知識玩轉科學

自 11 月 5 日至今,《張朝陽的實體課》已直播十七期。在第一、二課中,張朝陽科普了“力”和“速度”,算出馬斯克的飛船和中國空間站每日繞地飛行圈數;第三、四課和“振動”相關,科普可見光的基本知識。第五、六課引發了關于音速和溫度的大讨論。在第七、八、九課重溫經典力學的兩朵烏雲;第十、十一課

重點回顧黑體輻射曲線及其應用;第十二、十三、十四課嘗試進入愛因斯坦的思想世界,推導出著名的公式“E=mc ”,并論證鐘慢尺縮效應。第十五課講解了原子的結構和原子核的衰變。第十六課意在讨論光的波粒二象性,初探量子力學。第十七課則着重探讨了康普頓散射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觀察生活現象+解釋背後原理+推導演算公式,結合十七期實體課可以看出,《張朝陽的實體課》是從日常現象引入,幫助網友了解現象,提升興趣,再“透過現象看本質”,解釋知識點,推演過程,反過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在後續課程中,張朝陽還将進一步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實體現象。通過網友最熟悉的話題,深入淺出,解釋現象,探尋物質世界的原理。達到專業人士認可,普通人能聽懂的效果,并借此激發科學學習的熱潮。該課程于每周周五、周日 12 時在搜狐視訊直播。

除《張朝陽的實體課》外,搜狐視訊也邀請多位通識教育播主,科普知識,傳遞價值。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教師陳征博士玩起了“奇趣的科學實驗”,走進“光的波粒二象性”;康奈爾大學實體化學博士包坤,化身“包大人玩科學”,教普通人看懂 2021 年諾貝爾獎;還有天體實體博士劉博洋科普“日全食是怎麼産生的”等。未來,還将有更多知識播主入駐,一起玩轉科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