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自帶meme屬性(meme:模因,可以了解為“梗”)的動物。

如果要評選本年度的人類網絡迷惑行為,那麼數百萬使用者熱衷在視訊網站上圍觀各種各樣的“土撥鼠勸架”,大概能榜上有名。

這個風潮或許起源于上個月底B站一段名為“動物的迷惑性行為之—土撥鼠勸架”的視訊,内容大緻如下:動物園裡兩隻土撥鼠正在用小短手互相扒拉,看上去似乎在打架,激動時甚至會發生親小嘴的行為。

而更多亮點在于另一隻試圖分開他們的土撥鼠,似乎在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三方雖些許焦灼,但數次停下發呆,乃至中間交換角色。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題圖及視訊内容來自B站UP主“獣伊黑貓君”

一段頗有人間煙火氣息的橋段發生在土撥鼠之間,的确催生了一出大自然編排下獨有的情景喜劇。不過估計包括作者在内的很多人怎麼也想不通,這段時長一分多鐘的視訊,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内如此受人類世界的歡迎。在它上傳後的頭幾天裡,每天都保持着數千人線上觀看的狀态,如果用一位網友的話來形容這種現象就是: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1

衆所周知,人類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網際網路上圍觀土撥鼠了,例如下面這個經久不衰的meme: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别搞錯了,它真的不是熊

這個土撥鼠尖叫的鬼畜畫面,源頭來自Instagram賬号@lonegoatsoap 于2015年在加拿大一座山上拍攝的視訊。盡管這種生物從來都發不出“啊——”的聲音,但它卻統一了全球各種語言的網友崩潰時的情緒表達。

後來,這種身材肥碩、長着大闆牙的動物就再也不缺人類的矚目了。

2019年中國攝影師鮑永清曾用相機抓拍下了青藏高原上藏狐和它的食物——土撥鼠相遇的瞬間,這張照片獲得了第55屆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19)。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作品名為《The Moment》,集齊了之後網際網路兩大網紅生物

拿了大獎的同時,這隻生死一線,指尖都透露着驚慌的土撥鼠很快又成為了新的表情包,鞏固了它網際網路頂流的位置。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而這一次,土撥鼠又又又引發了兩腳獸的圍觀,還是因為它近似人類的行為。

開頭那段三隻土撥鼠吵架的畫面,出自B站UP主“獣伊黑貓君”,視訊是他自己在動物園拍攝的。獣伊黑貓君平日上傳了多個有關動物的錄像,但唯獨這一個莫名其妙地引發了網友的一場狂歡。

在土撥鼠的焦灼争執中,一度和“啊——”深度綁定的它們實際上并沒有發出太多聲音,僅憑借三雙小短手就讓觀衆們為之瘋狂。不過這也給予了網友們發揮的空間,猜測它們吵架原因的同時,擅長配音的人幹脆自己動手二創,來賦予這段劇情不同的意義。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裡,土撥鼠徹底化身語言大師,從東北話到客家話,河南話到閩南語,乃至外語,任何語言吵架都能與這段視訊完美契合。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而在主題方面,從JOJO、GTA,再到平劇昆曲版本,各種形式主題的吵架,三隻土撥鼠都完美駕馭,和最近同樣火的“水母迷因”系列相比,土撥鼠們似乎在創作題材的廣度上還略勝一籌。

其實早在這個視訊走紅之前,土撥鼠勸架行為就已經被不少人觀察到了。翻開過往的視訊,你還會發現有人曾給這種網紅生物總結了一句話:“衆所周知,土撥鼠打架必有一隻來勸架”。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不難發現,土撥鼠所謂的“勸架行為”并非偶然發生的,但能在網際網路上引起這麼大的反響,那大概隻能解釋為意外了。

在圍觀和調侃之餘,人們對這種标準的“土肥圓”外形,配合典型的“看起來不怎麼聰明”氣質的動物産生了質疑:土撥鼠之間,真的能産生勸架的情節嗎?

2

這還要從辨認土撥鼠開始說起。

雖然土撥鼠成為網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在大部分人認知中,土撥鼠的具體形象其實是模糊的——原因很簡單,時至今日人們對土撥鼠的定義也比較模糊。

拿通常大衆認知中被稱為“土撥鼠”的生物來作為答案來舉例:我們口頭上稱呼的“土撥鼠”,涵蓋了長得頗為相似的草原犬鼠和旱獺,他們都是松鼠科,但分屬兩個不同的屬。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草原犬鼠(Prairie dogs)

而大家最常見的土撥鼠一般指的都是旱獺,另有多個種類。例如勸架視訊中的土撥鼠,從頭頂的三角形黑色皮毛可以判斷為喜馬拉雅旱獺。而那個尖叫meme中的土撥鼠,則是廣泛分布在北美林地和田野的美洲旱獺。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美洲旱獺(Groundhog)

土撥鼠中大部分種類喜歡在洞穴裡群居,熱衷于社交,通常喜歡以互相喂食、玩耍、整理毛發、親吻等方式來互動。

不過某些種類的土撥鼠社交和打架時的行為表現差異并不大,像是勸架視訊中的喜馬拉雅旱獺,作為生性溫順的齧齒動物,它們打起架來的樣子就和視訊裡一樣喜感。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至于看起來像“勸架”的行為,大機率隻是勸架的那隻土撥鼠也想打架罷了。

“尖叫大師”美洲旱獺則不太一樣了,它的尖叫聲也不是因為崩潰,而是用來示警的。如果直接動手,好鬥的美洲旱獺則不怎麼斯文。對于這件事,和它長期共處的美國人很有發言權。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北美地區有一個傳統節日——人們認為,每年2月2日美洲旱獺如果從洞中出來,就意味着春天将很快降臨,如果沒有,則意味着冬天還有六周才結束。他們将這個日子稱為“土撥鼠之日”,每逢佳節,北美一些地區會由市長請來“預言家”土撥鼠舉行迎春儀式。而2015年開春,威斯康辛州一位市長就在“聽”土撥鼠報春的過程中被其結結實實咬了一口。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經典喜劇電影《土撥鼠之日》也是得名自這個地方風俗

而和旱獺不同,草原犬鼠在土撥鼠中以智商高,語言系統強大而聞名。實際上它所點亮的語言天賦,甚至高于鹦鹉、大猩猩這些普遍被認為語言能力強的動物。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草原犬鼠相比旱獺往往顯得眉清目秀

北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研究者曾花30年時間來研究草原犬鼠的叫聲,他們先後收集比對過多個不同種群的土撥鼠成長過程中的叫聲,大量比對它們的聲譜圖後,從它們的叫聲中找出了表達顔色、大小、形狀的“詞彙”。

負責該項目的動物行為學家Con Slobodchikoff對這種鼠類的表達能力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他們能夠描述人類的大小、衣服的顔色這樣的資訊,甚至是否帶着槍。在十幾秒之内,他們能傳達‘穿着藍色襯衫瘦高個子的人慢慢穿過領地’這樣精确的資訊”。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正是因為頭腦好使、對語言有一定了解能力,顔值又高,草原犬鼠也被馴化成了頗通人性的寵物,又名黑尾土撥鼠,它的形象基本成為了土撥鼠在寵物領域的代表,幾年前一度受到人們瘋狂追捧。

有趣的事是,由于價格較為昂貴,國内商家常會用人工飼養的喜馬拉雅旱獺作為其“平替”,一來二去,那些認不清土撥鼠的人就對兩種寵物更加迷糊了。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網友。最近幾年,因為廣大網民對土撥鼠就是“身材肥碩、長大闆牙”的刻闆印象,連竹鼠、貓鼬等動物都常常在網上被誤加入土撥鼠的行列,就更别說原版土撥鼠了。

3

雖然土撥鼠已經成了社交網絡上的頂流網紅,且自己也确實渾身是寶、性情适合與人接觸,但它還有一個尴尬的身份——鼠疫的自然宿主。

上世紀初,我國東北曾爆發過一起嚴重的流行性鼠疫,造成6萬人死亡,著名公共衛生專家伍連德在探尋這場瘟疫的起源時,就發現了其中有野生旱獺的身影。2014年甘肅發生人食用旱獺感染鼠疫死亡的事件,也曾在再度喚醒人們對“鼠疫”的認知。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伍連德與1910-1911年東北鼠疫

但近年來土撥鼠在網絡上的走紅,讓國内部分旅遊景點給本地土撥鼠打上了“來高原最值得打卡的玩法”招牌,招引來大批遊客逗弄、喂食這些逐漸不怕人的動物。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與野生土撥鼠近距離接觸随的内容在社交平台上傳播開,在短時間裡被打造成了去西藏旅行的新潮流,一些遊客不僅與其親密接觸,甚至用親吻和用嘴喂食的方式來拍照打卡。

土撥鼠: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經過一些專家的多次呼籲,網友科普鼠疫危害,部分景區在也輿論壓力下撤下“可喂食土撥鼠”的牌子,但時至今日,這些行為依然阻止不了景點圍欄之外人們與野生土撥鼠的接觸。

在社交媒體上那些遊客與土撥鼠互動的熱門照片或視訊評論區,網友們的“啊——”和“鼠疫警告”互相交織,算是完美诠釋了人們對“頂流網紅”土撥鼠的認知狀态——當然,在我們對土撥鼠的刻闆印象被改變之前,還是和野生網紅保持一定的距離吧。

轉載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實體所立場

原标題:“土撥鼠,一種自帶網際網路屬性的動物”

來源:遊戲研究社

編輯:樂子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