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你們不在北平好好讀書,跑到山溝裡來幹什麼?!”

這是時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在打完平型關戰役後見到一群慕他的大名而來的女學生發出的質問。

楊成武的這番話激起了這群遠道而來的熱血青年的不滿,這群平均年齡隻有十六七歲的女學生頓時七嘴八舌地反駁這位抗日英雄:

“我們要打日本鬼子!”

“國家興旺,匹夫有責!”

“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怎麼能安心讀書呢?”

政勞工員出身,平日裡一向能言善辯的楊成武居然一時被這群姑娘駁得啞口無言,隻能指令部下将這群姑娘帶下去去辦理入伍手續。

楊成武當時還不知道的是,這群姑娘中帶頭反駁自己,而且聲音最大,态度最堅決的一個妹子,未來竟然成為了他的妻子。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楊成武在抗日戰争中

上司這場辯論中大獲全勝的這位姑娘叫做趙志珍,原名趙秀琴,是河北易縣人。

1921年趙秀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

雖然家裡收入微薄,但她的父親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先後咬牙賣掉了家裡的幾畝地,供子女讀書。

是以趙秀琴得以先後在老家和天津讀完了國小,随後她又來到北平,就讀于北平女子第二中學。

在趙秀琴在中學學習期間,正值日本帝國主義企圖發起全面侵華戰争的前夜,面對着步步進逼的日寇,國民黨當局仍步步退讓,以“攘外必先安内”為借口,出賣大片國土,緻使數千萬同胞淪為亡國奴。

在這種情況下,平津地區的愛國學生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發動了“一二九”愛國救亡運動。

趙秀琴也參加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并且在她的老師張蘇的介紹下,加入了于1936年成立的中共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并于同年入黨。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民族抗戰爆發,在日軍進攻的兵鋒面前,國民黨軍隊喪師失地,接連慘敗,華北眼看就要全部淪陷。

在這種情況下,趙秀琴團結了幾個抗日意志最堅定的女同學,決心向南回老家去抗日,臨出發前,張蘇老師将趙秀琴的名字改為趙志珍。此後這個名字就一直陪伴着她的一生。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楊成武和妻子趙志珍在結婚時的合影

趙志珍一行人于1937年7月23日登上了平漢線停運前的最後一趟列車,南下到了保定,并傳回了老家易縣。

而此時剛好八路軍主力部隊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于是趙志珍就拉着幾個要好的同學去部隊駐地,在她們的軟磨硬纏下,終于加入了部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八路軍戰士。

在完成了3個月的新兵訓練後,趙志珍先是被配置設定到政治部工作,主要負責發動群衆,開展民運,後來随着晉察冀根據地的建立,她又兼任了易縣的婦救會主任。

而楊成武不久就被任命為晉察冀第1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分區司令部也剛好設在易縣。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楊成武和妻子趙志珍的合影

雙方最初隻是正常的工作關系,但在接觸中,他們逐漸加深了互相的了解,一方面趙志珍對楊成武很是崇拜和愛慕,楊成武也開始逐漸喜歡上了這個曾經讓他吃癟的姑娘。

雙方開始了交往,楊成武經常抽空找理由去政治部或者婦救會找趙志珍。

愈發喜歡這位純真勇敢的姑娘,尤其是在得知趙志珍也是共産黨員後,楊成武更是心動,以至有時一兩周時間不見面,他便會找個理由去政治部或婦救會看看她。

随着雙方的感情日益加深,楊成武決心挑破雙方之間的那層紙。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抗戰期間,晉察冀一分區指揮部人員在易縣合影

1938年深秋的一個夜裡,楊成武硬着頭皮開始給趙志珍寫情書,一直到深夜,楊成武還在反複構思着情書的内容,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寫情書,要是女孩子不願意,那雙方該多麼地尴尬啊,以後還怎麼相處呢?

楊成武沉思良久,才最終下了決心,提筆寫下了他的第一封也是平生唯一的一封情書:

子珍同志:我在很久的時候就想和你談一段私話,因為環境及其他種種的原因,總未找着一個好機會,結果直到今天仍然未達到我的願望,把這件重要事情拖長到今天,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可惜的事。

現在為達到我那長久的願望,我寫這個簡單的信來與你作第一次的談話吧!

我們都是共産黨的幹部,我們的任務和目的是一樣的,雖然我們有南北方籍貫的差異,但我們是在一條戰線上、一個任務上鬥争的,在以上等的原因下,我今天向你提一個建議———我們親密地拉起手來做一對異性朋友,好吧?同意吧!盼你給我一個答複。

已到半夜了,大家早已睡覺休息了,因為時間的關系,無法一下子把我要對你談的一切一切,今晚在這短紙上說完,隻好留着以後談吧?祝你進步與健康!

楊成武鼓足勇氣寫完這封信後,此時已經快天亮了,他小心地把信裝進了信封,來回地審視了幾遍,才躺下休息。

但楊成武做夢也沒想到的是,自己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情書,第一行就把姑娘的名字給寫錯了。

結果第二天一早,當楊成武的警衛員悄悄地把信交給趙志珍時,還叮囑她千萬别告訴别人時,趙志珍還以為是什麼機密的檔案,當她拆開信封,看到這封信時,頓時被搞得哭笑不得,所幸這個小小的錯誤姑娘沒往心裡去,她估計是楊成武把自己的名字“志珍”聽成了“子珍”。

在收到信的第二天,趙志珍找到了楊成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戰争期間是沒有什麼花前月下的,他們随後就打報告給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同志,請求結婚。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楊成武一家三口合影

于是楊成武與趙志珍就在那封情書發出的第8天,也就是1938年11月28日,經過組織上的準許在涞源縣的北城子村舉行了一個簡短而又熱鬧的結婚儀式,結為了革命伴侶。

在僅一天的婚假結束後,楊成武和趙志珍就又重新分頭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和戰鬥中去了。

由于晉察冀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河北和山西的日軍控制區,而楊成武指揮的一分區又是晉察冀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分區,是以也是日僞軍主要的進攻目标。

楊成武指揮部隊連續給予敵人迎頭痛擊,而敵軍也一次次地對1分區發起大規模的掃蕩。

1939年底,由于我軍在黃土嶺擊斃了日軍獨立第2混成旅團的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将,招緻了日軍再次對我根據地的大掃蕩。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晉察冀一分區部隊準備伏擊日軍

已經懷孕的趙志珍不得不跟着部隊迅速轉移到山裡,在途中她突然覺得劇烈的腹痛,這是快要生産了,部隊急忙到不遠處的一個小村子找了一戶人家,燒水準備為趙志珍接生。

但水還沒燒開,突然接到情報說追擊的敵人馬上就要來了,村子很可能随時被包圍。

大家趕忙扶着趙志珍騎上一匹騾子緊急轉移,走了大約幾公裡後,又傳來新的情報說敵人并沒有來,剛才是虛驚一場。

于是大家趕忙帶着趙志珍又重新回到村子裡繼續待産。

大家一面準備接生,一面又做好了快速轉移的準備,就在擔驚受怕中一直熬到了下半夜,趙志珍才終于生下了一個女孩。

孩子出生才沒2天,敵軍就真的來了。

由于部隊此時已經轉移,村裡的老鄉聽說是楊司令員的妻子和孩子,二話不說就用門闆當作擔架,硬是擡着趙志珍和女兒在崎岖的山路上逃難。

由于山路難行,加上是夜裡,鄉親們把母女二人綁在門闆上,防止滑到地上。在夜裡幾個老鄉輪換着擡,硬是走出去幾十裡,擺脫了敵人的追擊。

天亮後,日機又對附近進行轟炸和掃射,趙志珍讓老鄉們把她放下,趕緊隐蔽起來,但老鄉們堅持要擡着母女二人繼續前進。

就這樣,這幾個老鄉擡着她們母女連續翻越了2座大山,最終将趙志珍送到了距離一分區司令部不遠的一個較為安全的村裡,才總算是結束了這場驚險的旅程。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作為晉察冀根據地戰鬥力最強的一分區,是日僞軍掃蕩的重點對象,戰鬥異常頻繁和激烈

也就是直到這時,戰事纏身的楊成武才顧得上抽空過來看一眼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但随後又匆匆離去,繼續到激烈的戰鬥中去。

由于這次實在太過驚險,楊成武和趙志珍考慮到孩子實在太小,戰鬥又非常頻繁,帶在身邊的話很不友善,他們在經過讨論後,決定忍痛把孩子寄養在老鄉家裡,待形勢好轉後再重新把孩子領回來。

此後由于日軍開始逐漸将正面戰場的主力抽回對我敵後戰場進行大規模的進攻,楊成武的擔子越來越重,戰鬥也愈發的激烈和殘酷,夫妻過着聚少離多的日子。

1943年初冬,楊成武率領部隊在五峰寨和狼牙山之間與進行冬季大掃蕩的日僞軍周旋了兩個多月,因過度勞累加上根據地條件簡陋,結果他得了瘧疾。

部隊裡根本沒有藥,隻能硬挺,他發着高燒,時而清醒,時而又迷迷糊糊地,連續數日病情反反複複,一直沒有好轉。

這時部隊截獲可靠情報,日僞軍主力馬上就要攻打狼牙山。

為了不拖累部隊,楊成武帶着幾個戰士到五峰寨附近找了一個僻靜的小山村,想在那裡養病,等病情好轉再傳回部隊。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

趙志珍聞訊後,牽挂丈夫的她化裝成老百姓,帶着女兒趕到村裡去探望丈夫。

她從老鄉處找了一些草藥,想替楊成武治病。

夫妻見面時,發着高燒的楊成武隻是模模糊糊地看了看趙志珍,就又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趙志珍耐心地陪護着病重的楊成武,她一面低聲地喊着楊成武的名字,一面和丈夫說話以保持他的神智,同時還不停地用涼水浸過的毛巾敷在楊成武的額頭上退燒。

在趙志珍的精心照料下,楊成武病情逐漸好轉,不但燒退了,而且神智也清醒了,但身體仍然很虛弱,沒法下地行走。

但有八路軍進階将領在村裡養病的情報被漢奸通報給了附近的日僞軍。

有天清晨,房東給楊成武送來早飯,楊成武剛剛開始吃,警衛員就沖了進來,一隊日軍正以強行軍速度向村子撲來。

警衛員剛剛報告完畢,東山上就傳來了槍聲,敵人已經控制了附近的制高點,接着日機也出現在村子上空,還對着村子進行俯沖轟炸。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晉察冀一分區部隊開赴前線作戰

尚未痊愈的楊成武立即當機立斷,指令警衛員準備帶着自己和妻子、女兒一起突圍。

趙志珍知道目标越大越容易暴露,婚後一貫聽楊成武的她此時重新顯露出兩人初次見面時的那股燕趙兒女的氣勢,她決心犧牲自己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讓楊成武有機會突圍,她駁回了楊成武的指令:

“不行,來不及了,你們先走,别管我!”

楊成武此時還在猶豫,趙志珍又連續厲聲地催促:

“快走啊!快下指令啊!”

楊成武不肯抛棄妻女獨自突圍,他掙紮着站了起來:

“一起走,留下你們怎麼辦!”

趙志珍見楊成武還在舉棋不定,顧不得許多,她一把抱過女兒,然後沖上去使勁把楊成武頂出了大門,同時以不容置疑的語氣指令正在門外守候的警衛員:

“快!你們不要管我們,馬上帶着司令員轉移!”

随後幾名警衛員立即将還在搖搖晃晃的楊成武擡到一匹騾子上,掩護着他迅速向西山突圍。

楊成武見妻子抱着女兒又傳回了屋子裡,心急如焚,他在騾子上大聲指令警衛員:

“快回去!接他們一起走!”

警衛員們說什麼也不答應:

“司令員,你的安全要緊,那樣都走不掉了!”

同時拼命抽打着騾子飛快地向西跑去。

這時從東山上沖下來的一小隊日軍一邊射擊一邊追擊楊成武一行人,他們追了一陣子,眼看着楊成武他們消失在山後,知道追不上了,隻得掉頭包圍村子。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聶榮臻、楊成武和其他晉察冀軍區上司合影

楊成武在警衛員的掩護下翻過西山後,就再也不肯走了,他掙脫了警衛員,舉起望遠鏡看着那個村子。

這時日軍已經沖進了村子,然後進入他養病的屋子搜查,并且将屋子點着了,在屋子化為灰燼後,敵人才離去。

楊成武沒有見到妻子、女兒和房東的身影,他一度認為他們已經都被敵人殺害了,心痛如絞,差點控制不住自己。

所幸的是趙志珍當時在房東的協助下躲進了附近的一個山洞中,逃脫了日軍的搜捕,并在第二天晚上順利地回到了楊成武的身邊。

一向不輕易流露自己感情的楊成武緊緊地握着妻子的手,喜極而泣。

多年後,趙志珍回憶此事說:

“我敬仰楊成武,為他我願意付出勞動,付出心血,甚至在我們二者必舍其一的時刻,我情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當然楊成武同樣也沒有忘記妻子的深情。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1955年,楊成武被授予上将軍銜

1944年,随着敵後戰場形勢的發展,我晉察冀軍區部隊轉入了反攻。

中央軍委為了加強對敵鬥争,決心恢複冀中根據地,楊成武被任命為冀中軍區司令員。

在他離開晉察冀一分區赴任的時候,楊成武告别了妻子和女兒,趙志珍和孩子把他送到大門口,楊成武一再對她們說:

“你們回去吧,不要再送了,以後會再見的!”

趙志珍隻說了一句話:

“路上要小心些。”

就再也說不下去了,至于年僅5歲的女兒更是嚎啕大哭,舍不得父親的離去。

楊成武不敢回頭看,最終還是硬着心腸離開了妻女,奔赴前線。

楊成武和趙志珍在戰争歲月出生的幾個孩子都是剛滿月,就不得不托付給當地的群衆撫養。

每次要離開孩子的時候,趙志珍總是忍不住傷心落淚,但是戰争年代無法帶着孩子行軍打仗,隻能忍痛離開。

他們的孩子先後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不幸夭折,每次這種生離死别都使楊成武和趙志珍痛苦萬分,但是他們每次都将悲痛化作了力量,繼續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

1949年建國後,楊成武和趙志珍終于有機會把孩子們接回到自己身邊了。

但由于他們當年所在地區幾經敵我拉鋸,已經是物是人非,要找回幾個不懂事的孩子談何容易。

在地方政府和部隊的大力協助下,經多方努力,最終他們找回了3個孩子。

由于常年見不到親生父母,孩子已經完全不認識親生母親了,都死死拉着養父母不願意和趙志珍回家,這使得趙志珍非常愧疚。

楊成武和趙志珍共同生活的數十年裡,趙志珍精心地将丈夫多年來的日記,演講稿和往來信件都妥善地保管下來,無論情況多麼危急,她始終将這些珍貴的資料随身帶着。

在抗戰中最艱苦的歲月,她就帶着人在太行山找了個山洞,把這些資料就地掩埋。

全國勝利後,她又帶着人将這些資料全部找回。

這些資料和趙志珍的日記成為了日後史學家研究楊成武上将革命生涯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解放後,楊成武和趙志珍夫妻在一起

在1992年農曆9月9日,趙志珍的71歲生日的時候,楊成武親自提筆給妻子賦詩一首:

風風雨雨幾十年,海枯石爛意志堅。

居家操勞人人贊,輔佐大事吾内賢。

看着丈夫給自己的題詞,趙志珍十分感動,她對楊成武說:

“我沒有幫你做多少工作,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很慚愧。”

1998年10月27日,是楊成武的84歲生日,而11月28日則是他們結婚60周年,也就是鑽石婚的紀念日,趙志珍在這一天将一份禮物送給了楊成武,這就是那封60年前楊成武寫給自己的,連名字都寫錯的情書,在接到禮物的那一刻,即使是身經百戰的楊成武也極為感動。

開國上将楊成武:寫情書求愛,卻把心上人名字寫錯,換來66年相守

▲楊成武、趙志珍夫婦和身邊從業人員合影

楊成武和趙志珍先後于2004年和2018年離開了人世,他們的愛情故事誕生于抗日戰争的烽火之中,漫長的歲月沒有消磨掉他們的感情,他們相伴走過的一生永遠地被後人所銘記。

參考資料《楊成武傳》,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楊成武将軍自述》,遼甯人民出版社《楊成武年譜》,解放軍出版社

作者/周洪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