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開戰在即,宋時輪急電彭老總:請求推遲兩天!事後才知高明

在近代時期很多國家都經曆過戰火的洗禮。而在戰争中骁勇善戰的戰士和聰明才智的将領是擷取勝利缺一不可的,好的将領往往能決定一場戰争的勝敗,他們需要對地形、天氣和士兵的狀況來決定作戰的形式。

在近代我國的一場著名戰役——長津湖戰役中,宋時輪就曾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在即将開戰時向彭德懷緻電,内容是戰事需要推遲兩天。在戰争結束後才發現他這個決定是十分高明的,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一下這段曆史。

長津湖開戰在即,宋時輪急電彭老總:請求推遲兩天!事後才知高明

一、宋時輪臨危受命

1950年金日成發起了統一北韓半島的戰争,但美國在此時卻宣布介入。美國一插手北韓的局勢就瞬間被逆轉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斷的向鴨綠江逼近,威脅着我國邊境安全。為了保護我國領土不受侵害,毛主席毅然決定派遣我國志願軍入朝參戰。

10月23日,毛主席親自向宋時輪發電報讓他立即來京,在見到宋時輪時毛主席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要宋時輪去北韓作戰,毛主席說他對兵團有絕對的指揮權,但是沒有增援。而讓這支兵團去參戰也是有原因的。在淮海戰役中宋時輪殲滅了美軍的一支王牌部隊,是以他對付美制裝備的部隊有着十足的經驗。

宋時輪的部隊在戰場上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他們需要阻擋美國的王牌部隊。如果讓他們失手,那麼美國軍隊就會是直逼鴨綠江,從後包抄我國西線部隊,金日成的政府也在距我軍部隊不遠處,一旦失守将造成嚴重的後果。

長津湖開戰在即,宋時輪急電彭老總:請求推遲兩天!事後才知高明

收到指令後宋時輪帶領部隊急忙入朝參戰,但他們當時并未配備高寒地區的厚實棉服,即使宋時輪不斷地催促,物資确實有限,再加上敵軍飛機的不斷轟炸,能夠安全運到前線的物資已經所剩無幾,對當時的軍隊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戰争就是如此殘酷,也正是由于物資的稀少在後來還出現了大面積的凍死凍傷事件。

二、宋時輪大膽決定戰鬥推遲兩天

在宋世輪所帶領的部隊快速入朝時,聯合國軍已經盲目的進入了北韓的茫茫雪原,美國的麥克阿瑟一直都以為自己可以在聖誕節之前結束這場戰争。他們對中國的軍隊十分輕蔑,認為不過是一支志願軍隊,掀不起多大的風浪,更不相信這隻志願軍可以打敗自己的聯合國軍!就是由于這樣的輕蔑讓他們犯下了大錯。

聯合國軍的各個隊伍孤軍深入,互相不聯系,沒有絲毫的配合,再加上美國的戰争已經持續了多年,想要迅速結束北韓的戰局,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宋時輪剛入北韓就找了一支溫度計檢視溫度,但很快夜晚的溫度就已經到了零下20多度,嚴寒讓這支隊伍更加艱苦。

長津湖開戰在即,宋時輪急電彭老總:請求推遲兩天!事後才知高明

不僅如此,我軍每位戰士在零下幾十度的寒冷天氣中還要随身攜帶40斤的負荷,因為害怕白天趕路時被美軍發現從頭上扔炸彈我軍都是晚上趕路,一個通宵要走30公裡。有些戰士甚至都沒有成功的走到終點就倒下了,永遠留在了那裡。他們沒有新的地圖,舊的地圖上甚至連長津湖這個水庫都沒有。在這個節骨眼上,宋時輪做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

他當機立斷給彭德懷發了一封電報,請求推遲進攻。他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此時他的士兵們過于疲憊,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此時上戰場,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而彭德懷也同意了這個提議,宋時輪的這個臨時改變還成為了一個出奇制勝的妙招。

三、窮追猛打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戰役全面打響。我軍士兵骁勇善戰,直接發起了進攻,我軍的迅猛讓西線的聯合國軍措手不及,第8集團軍的沃克中将指令聯合國軍立即撤退。美國西線已經全面崩潰,這個消息也傳到了東線。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我軍就要開始打攻堅戰,但這并不是我軍的強項。現在這樣的狀況我軍剛好可以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發揮運動遊擊戰的長項。

長津湖開戰在即,宋時輪急電彭老總:請求推遲兩天!事後才知高明

美軍的陸戰隊陷入困境的消息立馬就傳遍了全世界。一位軍官沖到美國司令官的辦公室說道中國已經包圍了陸戰一師,但辦公室裡的這位中将似乎并沒有放在心上,因為他認為我軍隊仍然會失敗。然而最後的結果卻讓這位中将大吃一驚。

雖然剛開始遭到了打擊,但陸戰一師畢竟是王牌軍隊,很快就發起了反攻,他們的攻擊讓我軍十分被動。就在此時毛主席發了一封關鍵的電報,毛主席說到這次是我軍大舉殲敵和從根本上解決北韓問題的最好時機。這給了宋時輪靈感,他采取淮海戰役中的做法将美國的31團殲滅。在此時美國調動了所有的空中力量,無時無刻都在對我軍和我軍的運輸線進行狂轟濫炸。

此時我軍從開始打仗到現在已經連續作戰多天,由于物資的缺乏,甚至還出現了冰雕連的悲慘畫面。再加上天氣的限制,陸戰一師還是逃出了我軍的包圍。雖然我軍長津湖勝的并不完美,但這依然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勝利,美國在後來一直吹噓自己在長津湖的勝利,但人們都知道沒有一路敗逃的勝利。這次勝利也為抗美援朝戰争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長津湖開戰在即,宋時輪急電彭老總:請求推遲兩天!事後才知高明

在這場戰役中宋時輪可謂是立下了大功,但他自己并不願意過多提及。在他老年時他自己說“我将這些年輕人帶出國去參加戰争,他們一個個都是20左右的孩子,但卻永遠留在了那裡,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結語

戰争是十分殘酷的,在戰争中湧現過許多出名的将軍,也有一些沒有擁有姓名的烈士,他們将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國家,為戰争的勝利抛頭顱灑熱血,最終卻沒有在世人的心中留下一個名字,他們都是最偉大的。烈士的犧牲已經成為了永久的豐碑,而他們的精神也指引着我們偉大的祖國不斷前進不斷強盛。

參考文獻:《“一代儒将”宋時輪》《宋時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