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 80 年代東路華夏餐廳,集國家八大美華,合資外資紛紛來到這裡吃飯

作者:天津往事
在 80 年代東路華夏餐廳,集國家八大美華,合資外資紛紛來到這裡吃飯

天津東路

20世紀80年代,天津市有40多家甲級、B級餐廳,規模不小,比較有名的是川麓飯店、美式餐廳、花園酒莊、紅旗餐廳、紅橋飯店、嘉樂餐廳、天津烤鴨店、狗愛寶子店、四海樓、宴會華樓、雨花台、彙芳樓、延春樓等。其中,東路有一家中餐館,在當時的店鋪中名列前茅,客觀地說,天津現在沒有這麼好的餐廳。

1985年,南開區餐飲服務公司決定在東馬路興建大型甲級涉外餐廳,命名為華夏餐廳。其實,當時南開食品公司主要是做早餐,如何經營大型餐廳,大家都感到困惑。

但南開食品公司有一個有能力的人,叫馬金城。他從天大酒樓開始,水上樂園在樓上做了一個風水,收入大幅增加,還發展發展了南門酒家,幹了一個火族,他去了哪家火,華夏酒樓的重擔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華夏餐廳很快開業,門口有一個大霓虹燈招牌,上面有一條金龍,吸引着食客。餐廳為三層,設有兩個大廳和八個單間座位,最多可容納500名顧客同時入住。一樓為市民,經營普通菜品,接待婚宴桌100元以下營業;

馬金成認為,中餐廳要避免傳統的"做對事"的老路,經營特色應該是"海餡餅",把八大菜的精髓定在"華夏"裡。他帶領廚師走出金門,東北三人,江南五人,參觀名家,誠取,創造了特色。

中餐廳的年輕廚師是南開區餐飲業的頂級廚師,其中一位名叫王世發的年輕特廚是天津名廚趙可琴的學徒。他帶這些人去挖掘傳統菜品,大膽改革新菜品,如錘雞片、蒸鴨肝、蝦等傳統菜品,番茄橙蝦、菊花、清湯鮑魚蟹、蓮花牡丹蝦等創新菜品,不斷更新,令人眼花缭亂。

在 80 年代東路華夏餐廳,集國家八大美華,合資外資紛紛來到這裡吃飯

王世發還開發了宮廷菜,有一隻"月亮雞",盤子裡有一輪月亮,兩排柳樹,配上雞肉、蘑菇、火腿,由公雞的形狀栩栩如生,讓人驚歎不已。此外,還有兩條龍玩珠、宮門魚、公主雞、瑪瑙鳳尾魚等菜肴,都非常精緻。

餐廳的管理也很正式,服務員從走路、上菜、上菜到名,都有嚴格的規範。當時,華夏餐廳可謂裝置一流、菜品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市上司接待外賓、外商洽談,多次在華夏餐廳被選中。

華夏餐廳也向公衆開放,供應傳統風味砂鍋菜,有多年破碎的砂鍋香腸、砂鍋白肉、砂鍋菜、加砂鍋羊肉和砂鍋四種鮮鮮——鱿魚花、魚片、雞片、蝦片。但比路鍋還貴很多,畢竟環境和衛生條件都好多了。

華夏餐廳生意做得好,賺了錢,在鞍山西路蛇形大廈後面開了一個分号——中國粵酒館,經營的食材種類繁多,新鮮順滑的菜肴,粵菜種類繁多。精選當地優質原料,烹饪全部采用廣東主料和配料,勺子廚師已認證廣東中山市烹饪教育訓練中心評定認證後上崗操作。

華粵酒屋是B類餐廳,但其餐飲服務和程式完全符合A類餐廳标準和廣東當地習俗,當店鋪的甯波皮、洋蔥油白雞,展現了粵菜的清淡口味,不求火的特點,鐵闆黑胡椒牛柳、炸蝦球, 蒸蒜蝦、鐵闆西式海鮮汁、定時熟肉、西甯軟炸雞、麒麟肉桂,清淡、順滑。

毗鄰華夏餐廳,百彙大酒店是1986年建成的天津服務公司體系中的八大酒店之一,主樓為八層,當地九層,友誼大酒店大小大緻相同。1997年,華夏餐廳與百彙酒店進行了資産重組,改建為華夏酒店,但未遂,随後東路改造,華夏餐廳也消失了。(文字:何玉新)

在 80 年代東路華夏餐廳,集國家八大美華,合資外資紛紛來到這裡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