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建國後打抱不平,說如果我還是皇帝,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1959年,新中國第一批戰犯得到特赦,包括溥儀、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被安排進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作為顧問參與一些重大曆史的研究工作。

不過,到了1966年,他們的這項工作被迫停止,又被安排參加新的“勞動改造”。其實,說是改造,也是一種特殊的“保護”,不會受到外界的非難。

溥儀建國後打抱不平,說如果我還是皇帝,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在勞動隊裡,除了溥儀、杜聿明、沈醉這些人,還有許多社會各界名流,比如“評劇皇後”新鳳霞,在這暫避風浪的小天地裡,大家每天勞動之餘,聊聊天,吹吹牛,倒也其樂融融。

有一次,溥儀跟杜聿明、沈醉、新鳳霞逛街,突然聽到有老人的哭喊聲,隻見一個老人抱着個小包裹在前面跑,身後一個年輕人拿着皮帶在追打他。大街上人們紛紛指責這個年輕人,但是誰也不敢管。

溥儀很生氣,脫口而出:“太不像話了!怎麼能光天化日之下打老人呢!”

溥儀建國後打抱不平,說如果我還是皇帝,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那個老人見有人幫他說話,連忙躲在溥儀身後,那個年輕人指着溥儀惡狠狠地說:“别管閑事啊,快讓開!不然連你一塊兒打!”

溥儀剛才隻是一時氣憤,但終究是個膽小的人,聽說要打他,吓得不敢多嘴了,連忙讓到一邊。

杜聿明、沈醉畢竟是軍人出身,身手好,膽子大,就上去阻止年輕人,說:“有話好說嘛,怎麼能打人呢?”

年輕人一看兩人氣宇軒昂,口音也不是當地人,以為是什麼大幹部,就沒敢再動手打人。

新鳳霞問那個老人:“你們是什麼關系?他為什麼打你?”

溥儀建國後打抱不平,說如果我還是皇帝,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老人哭道:“我上輩子做孽了,養了這個逆子。”

年輕人揮着皮帶,叫道:“老混蛋,還敢亂說,現在就興兒子造老子的反!我媽留下的東西,憑什麼你獨吞?快給我拿出來!”

新鳳霞又問:“原來你們是爺倆兒,親父子有什麼冤仇啊?還在大街上打老爹?”

老人一聽,哭了,說:“我老伴兒剛被他鬧死,隻留下幾個錢和一點布料首飾,他又來搶,你們說,這和土匪什麼差別?”

大家聽了,紛紛指責這個兒子不孝,年輕人不敢犯衆怒,就扭頭回家了,老人也沒地方去,隻好也抽抽嗒嗒地跟着回家了。

溥儀看着他們的背影,不停地歎息:“唉,真不知道他們回去會怎樣?”

溥儀建國後打抱不平,說如果我還是皇帝,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新鳳霞說:“我唱的戲裡有一出《不孝子》,說的就是在舊社會,兒子不孝,老人去官府告狀,舊社會官府一聽不孝,直接就會重罰逆子,怎麼現在反而這樣?”

沈醉笑道:“官府那是作戲,平時壞事做多了,遇到老理兒的事,他們正好遮遮門面。”

這時,杜聿明問還在呆呆地看着父子背影的溥儀:“老溥,你當過皇帝,你說說,這要是擱你那會兒,怎麼處置這事兒?”

溥儀還在氣憤的情緒中,脫口而出:“老理兒說百善孝為先,如果我還是皇帝,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話剛說完,溥儀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吓得不敢再說下去了,連忙說:“現在是新社會了,我們都是改造的新人,我不能說下去了,再說我又要犯錯了!”

大家一聽,都哈哈大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