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總算過去了,2022年又是滿懷希望的一年。
對于日常歡樂的泰國人來說,過新年意味着“歡樂Plus”,所有的壓抑和蕭條,都會被他們的喜慶沖散,所有的煩悶,都會借着這幾天完全釋放出來。
然而儀式感的慶祝背後,天堂地獄,悲喜交加。
來看看泰國今日的第一條新聞——交通緻死率。
每逢過節,7天内交通緻死率習慣性直線上升。
新年1月2日,全泰12人死于新冠病毒,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高達226人,連翻了18倍。
是以你問泰國人怕不怕新冠,他們估計會回答你——
怕的...
怕個屁!

死亡率遠超新冠!泰國4天發生1906起交通事故,226人死亡
泰國網報道,1月2日,泰國防災減災廳廳長透露了新年“危險7天”第4天(1月1日)的交通事故統計資料。
據悉,“危險7天”第4天共發生574起事故,累計死亡73人,574人受傷。事故多發原因主要是酒駕,占比37.28%,其次是車速過快,占比35.71%。
發生事故最多的車輛類型是機車,占比89.27%;事故多發路段為直道,占比81%,國道占比37.8%。事故多發時段為03:01-06:00,占比25.96%;傷亡最多的為30-39歲群體,占比17%。
據了解,全國共設1890個交通檢查點,配有42189名檢查人員,危險7天第4天共有419239輛車接受檢查,其中依法查處85196起違規,包括未戴安全帽24279起,21815人無駕駛證。
據防災減災廳廳長表示,危險7天第4天事故多發府為北碧(24次),事故死亡人數最多府為曼谷(6人),事故受傷人數最多府為北碧(31人)。
此外,2021年12月29至2022年1月1日期間,全國共發生1906起交通事故,共有226人死亡,1894人受傷;交通事故最頻發府域為清邁,共計74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府為曼谷,共計14人;交通事故受傷人數最多府域為清邁,共計70人。(來源:naewna)
泰國道路小,車很多。
通過限速來控制交通事故,那麼擁堵又是一個問題。
通過交警來指揮?别逗了,這和指揮吸管裡的水珠偏左還是偏右一個道理,路就這麼點兒大,交警再厲害也隻能“微調”而已。
放飛自我的泰國人,安全意識淡薄,腦海裡隻有一個字——沖!
人人都想避開擁堵,人人都想盡快返鄉,一着急,事故就發生了,原本早日團聚的期盼,瞬間陰陽兩隔。
明天3日,假期的最後一天,外出的同胞,返鄉一定注意安全,能錯開高峰期最好,錯不開,開慢點也沒事,無非就是入鄉随俗“齋煙煙”(淡定)。
在泰國過新年,中國人稀奇“泰國風”,泰國人和外國人稀奇“中國風”,最後不用分了,哪裡人多,就往哪裡紮堆,就圖個熱鬧。
照着華人華裔在泰國的覆寫面和影響力,他們能過“三個年”——西方的1月新年,中國的春節,自己的宋幹潑水新年。
加上大大小小的假期和雙休,約等于泰國天天都放假。
今年的唐人街,人山人海,沒人再理會那個無聊的疫情播報了。
反正世衛今天說了,2022年,人類終将戰勝新冠,恢複正常生活。
後來有人告訴世衛,歐洲确診破億了......
奧密克戎飛得到處都是........
新年第一天,曼谷唐人街迎大批泰外遊客
1月1日,泰國新年假期期間各地國内外遊客出遊熱情高漲,新年第一天曼谷唐人街便迎來了大批泰外遊客及本地居民光顧,時隔2年唐人街似乎再次恢複了往日的熱鬧景象。
盡管奧密克戎毒株仍在泰國境内不斷擴散,為防控疫情,部分活動被勒令停止,部分旅遊、娛樂場所也禁止入内,遊客雖比不上疫情前多,但新年期間的唐人街依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來源:thestandard)
久違的熱鬧,說明泰國不願相信這世界會有清零的一天,縱使有,也不等了,有美食就吃,有相聚就樂,副作用的罵名,就是自私的享樂,拖累了整體的抗疫。
戴上口罩,就是平安夜的“贖罪祭”,有人說新冠是地球飽受“人類文化污染”後的憤怒,大自然免疫系統啟動強制調節——
既然不知道在何處惹怒了“老天爺”,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得到它的“諒解”,人便隻能繼續在科學已知的敬畏中“自我安慰,強顔歡笑”。
況且人類文化中的享樂,一直都是慣性,快樂和悲傷,以及快樂和悲傷的标準,皆是人造出品。
甚至為了樂子,人類還發明了毒品,配合着自己規定的“新年節日”,貪婪且瘋狂地自娛自樂。
大過年的,搶着坐牢?!曼谷輝煌區一餐廳40人聚衆嗑藥被捕
泰國網報道,1月1日,當地時間04:00左右,泰國曼谷警方對輝煌區拉查達Ratchada Niwet巷一家餐廳進行搜查,因警方得到線報稱有人違規偷開服務場所并對外出售酒飲。
警方搜查該店時,在店内發現40名顧客,包括23名男子和17名女子,并繳獲1袋搖頭丸(内有8粒)、9袋K粉(5克)以及一些吸食毒品的工具。
警方初步為店内顧客開展了尿檢,結果顯示有27人染毒,包括17名男子和10名女子,後續警方将依法對涉案人員做進一步處罰。(來源:考宋)
吸毒這幫人,他們這是嫌新冠不夠毒,自己嗑藥加點兒?
話說回來,泰國娛樂場所和毒品基本形影不離,黃賭毒也時常“捆綁銷售”,閉着眼睛随便抽查一個,一抓一個準。
這是暹羅微笑之都的老毛病了,一眼望去和藹可親,婉如慈眉善目的老人,溫暖常在,善心永存。
結果每逢“天要下雨,地要掃黃”,老風濕那腿,又要疼了。
數十年如一日,痛苦并快樂着,今日抽着大麻,慶祝自己昨天戒煙成功兩分鐘。
時光如同“高利貸”,在瘋狂收割着諸多心存僥幸的“不自律”。
眼前放縱的一分一秒,都必須要用未來的一朝一夕來償還。
奧密克戎: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呼吸不起.....
暴雷了!普吉芭東孟加拉路ATK主動篩查确診11例奧密克戎病例
泰國網報道,據泰媒Phuketandamannews、The Southern TH消息,普吉疫情資訊中心1月1日疫情相關資料顯示,普吉芭東孟加拉路(Bangla)于2021年12月28日開展的ATK新冠抗原主動篩查工作初步結果已出——
檢測顯示目前至少有11人确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均為泰籍女子,截至1月1日普吉已累計确診125例奧密克戎感染病例(包括國内外人士)。(來源:Phuketandamannews/The Southern TH)
什麼叫做“感染者均為泰籍女子”?
奧密克戎絕非野生,很大可能是歐美遊客傳給她們的。但這能怪誰,遊客自己約的,含淚也要招待完。
一個歐美白皮DJ,足夠普吉High翻全場。
沒人會覺得擁擠的普吉就這11個奧密克戎吧?
如此的狂歡,真難想象1月4日當天的确診資料。
我給指條明路吧,隻要不報,無人确診。
可紙終究保不住火,群衆不糊塗,眼睛是雪亮的,泰國究竟幾人确診,活在民間的群眾,心裡早就有數,奧密克戎長得根本不像感冒,叢集感染一眼便知。
此時的泰總理巴育,慌得一批。
泰總理巴育:我建議公私機構節後居家辦公14天,我們免費為返曼人士做ATK檢測,沒事了再上班!
泰國網報道,1月2日,泰國總理辦公室發言人塔納功透露,巴育總理已命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奧密克戎疫情,做好防控措施,最大程度縮小疫情影響範圍。
據悉,衛生部與交通部為給群眾提供便利,将在Mochit和華南蓬車站免費為返曼人士做ATK新冠抗原檢測至1月3日,以遏制疫情,增強群眾信心。
另外,為做好疫情防控,巴育總理還建議各公私機構公務人員、職工等節後居家辦公14天。巴育總理提醒群眾,一旦出現疑似感染新冠症狀,應立即離開人群、停止聚衆活動、就醫并進行自我隔離,避免疫情擴散,積極擔起個人與社會責任。(來源:考宋)
泰國的新年第二日,大緻是這般模樣。
仍是老樣子,2022年,很多故事還在繼續。
看得多了,讀者們似乎會發現,泰國的新聞簡直是工廠流水線作業,來來回回就那幾款。
歐美遊客接着入境,泰國人境内接着造反。
無非今天這裡又感染了,明天那裡又遊行了,接着衛生部部長出來發言:一切可防可控。
2022,熟悉泰國的人,腦海中已經走完了全年——
4月到時間了潑水,有空閑再征個兵,征兵現場出現幾個性感火辣的“兵哥哥”,抖音幾個自封上帝的網紅,将會搭配新市場的水果西施混點流量。
然後泰國又會進入各類紀念日世代,媒體又開始間歇性預測:今年GDP升降幾個點,進出口貿易又怎樣了,遊客會來多少。
2022年,旅遊局又在研究開國計劃,一會兒這裡普吉沙盒,一會兒這裡免隔離,甚至全網公開表白歐美遊客“泰國歡迎你,你是風兒我是沙....泰國什麼都沒有了,就剩下遊客了”。
後來想一想,又一腳把遊客踢飛,把家門關起來,說不友善接客。
活生生的精神分裂。
2022年,街頭的“三指青年”又在罵泰國憲法,罵巴育...一陣一陣的,罵累了喝口水休息再罵。
緊接着,2022年11月又到了,又放水燈了,12月到了,又跨年了,
啊!2022年又過去了!2023年,又是新的一年....
以上,就是2022年泰國的粗略全程,想想都膩,最多偶爾遇到突發大事件,幾個激動點的媒體會像稱重賣豬肝那樣起标題——《重磅!超級重磅!震驚!震驚重磅!突發!重磅震驚超級突發!》
唉,想想都膩得發嘔~
其實膩的不是泰國,而是反複又反複的疫情世代,真的很枯燥、很乏味。
該死的新冠,别再特麼變種了,差不多就行了,趕緊原地消失吧。
文:泰國網布周十面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