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的美男子,大家腦海裡冒出來的肯定是潘安之流。甚至還有一個成語叫“貌似潘安”,專門用來形容長相英俊的男子,可見潘安的俊俏,已得到了古人世代的認可。

不過,筆者認為古代最帥的美男子,還得是魏晉時期的衛玠。他因太帥,曾一次走在街上,被無數人圍觀瞻仰,最後竟驚厥而死。縱然潘安很帥,但曆史上因帥而死的,隻有衛玠一個人。那麼,衛玠究竟帥到什麼程度?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首先,衛玠不但是個美男子,還是一個官二代。他的父親是西晉時期的尚書郎衛恒,也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書法家。出生在一個高官家庭,還是書香門第,衛玠的氣質可謂超凡脫俗。而且,衛玠自己在書法和仕途上都很有造詣,還曾當過太子的洗馬,即太子的侍從官。
在衛玠還是小孩的時候,其長相就已經異于常人,他爺爺衛瓘更是直言“此兒有異于衆,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說的便是衛玠與衆不同,可惜自己垂垂老矣,無法看其長大成人。
而衛玠的舅舅,時任骠騎将軍的王濟,看到衛玠的面容後,也自歎道“珠玉在側,覺我形穢”,意思是衛玠長得宛如珠玉一般清澈,隻要在他邊上,我便自慚形穢。
雖然衛玠長相出衆,但身體狀況卻不是很好。關于他身體孱弱的原因,也是相當離奇。《世說新語》裡是這麼闡述的,說是衛玠一直搞不明白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做夢”。而衛玠是個有強迫症的人,這個懸而未解的問題便一直在他心裡留下了芥蒂,由于長時間這麼憋着沒處宣洩,是以衛玠的身子骨才越來越虛弱。
後來到了永嘉4年,即公元310年。中原地區戰亂四起,為了逃避戰亂,衛玠一家隻好舉家南遷。本來身子就弱的衛玠,哪能經得起這般長途跋涉。這一路走走停停,反而讓衛玠的身子越來越弱了,随行的家仆還經常在夜裡聽到衛玠少爺整宿的咳嗽。
而這孱弱的身體,正是衛玠英年早逝的關鍵原因。幾經輾轉最後衛玠一家來到了南京,當地人早就聽說衛玠相貌動人,他還沒進城時,圍觀的人群早已成千上萬,依次排開,宛若一堵城牆。
等到衛玠進城時,長途跋涉還沒來得及休整,就被南京城的人圍了個水洩不通,衆人紛紛擠破了頭想看下這名絕世美男的芳容。結果看着看着,衛玠突然突出一口血,最後竟倒地而死。
曆史學家推測衛玠應該是旅途過度勞累,再加上被衆人圍觀後,心理壓力太大,驚悸背不過氣而死。而當時圍觀的百姓以訛傳訛,以為是人們看死了衛玠。于是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叫“看殺衛玠”,用來形容因長相出衆被人仰慕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潘安和衛玠是同時代的人。兩人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男裡的半壁江山,可見“魏晉風流”說的并不隻是當時的名人雅士的性格和行事風格,還應該包含那個時代名士的俊俏樣貌。各位讀者,要是你們生活在當時,有信心和衛玠的樣貌一較高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