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住在澳門,父母留下8個姊妹,由于戰亂動蕩,除了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被老張帶回澳門。其他人都留在了境内地區。

探親熱潮開始,老張準備去境内探望其餘姊妹還有各親戚。各姊妹也是很想念老張他們,書信就成了他們之間最大的盼望。 老張反複認真的賞閱他們的來信。最後費了很大的心力算出那邊一共有多少親戚需要拜訪,而後着手準備拜訪禮品。“每人準備一份禮品,隻能多不能少!”老張思索着。慶幸他平時愛收拾孩子們的鞋子,孩子們長的快,基本都是新的。親戚和姊妹們的孩子們也都還小,正好這些東西也都是新的,拿回去送給他們,很實用。 自己收拾的不夠,老張還問身邊的朋友拿,準備了幾個月。算是基本湊夠了。 老張迫不及待的出發了。兩箱行李老張費了很大的勁才帶到南京。 各姊妹都有份,隻少不多。多虧老張問朋友拿了些,都誇老張送的衣服好看,都穿在身上和老張拍照留戀。看見姊妹們都很喜歡,就讓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按他的方法做。 弟弟不樂意的說 “咱們平時有些忙,沒多少時間收拾鞋子,我準備給每個人包個紅包,幹脆又友善!其中一個妹妹說“我想請帶他們去吃頓好的,順便互相叙叙舊!
過了一小段時間,妹妹和弟弟都從南京回來了,聽說妹妹和弟弟更受南京姊妹們的歡迎。 “老張反思這件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自己付出了很大的誠意反而沒受到歡迎。就讓老朋友去打聽。回來才知道,那邊姊妹們都在誇妹妹帶他們吃好的很熱鬧,弟弟包的紅包很大方。就是沒人提起他送的鞋子 。
老朋友眯着眼睛笑道,“送禮送的是面子,面子沒做足,别人也不領你的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