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求辭職簽,得官非宜解四字,添2标點意義大不同,後真被言中

此人求辭職簽,得官非宜解四字,添2标點意義大不同,後真被言中

1931年6月間,國民黨召開三屆五中全會,改組中央黨部、中央政治會議和國民政府機構。蔣介石率先垂範,在當了半年的教育部長後,主動辭去教育部長職。教育部随之進行大改組,常務次長陳布雷坐三望二,被推為政務次長,陳布雷同時還被推為中央黨部宣傳部副部長。

此人求辭職簽,得官非宜解四字,添2标點意義大不同,後真被言中

為應付急劇變化的國内外形勢,國民黨南京政府設立了特種外交委員會,由戴季陶、宋子文負責召集并主持開會,陳布雷亦被蔣指定為委員之一。該委員會規定每七天開會一次,外交部正副部長均列席。會議開始,先由委員互相報告消息及聽取領事館情報,然後決定應付辦法,交外交部執行。

在國民黨南京政府裡,陳布雷一下子成為腳跨黨務、教育、外交等各界的要人了。 同月,陳屺懷出任國民政府參事。在京城與大哥相會,自此公餘不但可以常相聚會,而且還可以就近請教,這使陳布雷近來憂傷哀痛的心情,多少有所補償。

此人求辭職簽,得官非宜解四字,添2标點意義大不同,後真被言中

一日,陳布雷約大哥到雞鳴寺飲茶,席間談到國民黨内的派系鬥争,對政治與仕途均頗多厭倦之色。想起昔日滬上優哉遊哉的報人生活,想起甬城清靜無為的教書歲月,又想到五弟于不久前長逝法京,陳布雷頓感心灰意冷,對一年多以前作出的從政選擇,不免在心底湧上幾多悔意。 陳布雷與大哥談得興起,觸景生情之下,當即離席求得一簽,問何日可辭官歸裡?

簽語為:“一朝丹篆下階除,珠玉豐餘滿載歸”,簽解作“官非宜解”。

若單從字面上解,自然是一支上上之簽。

可是,陳布雷頗有些悶悶不樂了,菩薩都講:“官不宜解”,辭職自然是沒有指望了。

陳屺懷搖搖頭說:“不然,何不作三句讀,即‘官,非,宜解’,豈不是遂你所願麼?”陳布雷想想也是,連連點頭說,還是大哥解得對,所謂“滿載歸”,大概就是滿一年可以允許我回家吧!于此,兄弟倆相視而笑。

雞鳴寺一席戲語,竟被兩兄弟言中。

此人求辭職簽,得官非宜解四字,添2标點意義大不同,後真被言中

九一八事變後,陳布雷參與處理各地來京請願的愛國學潮,也為蔣撰拟一些文告與函件。與五卅時期相比,此時的陳布雷一變而成為愛國鬥争的對立面。到了12月間,蔣介石抵擋不住黨内反蔣派系的“聯軍”與學生愛國運動兩大力量的夾擊,開始故伎重演,一日之内,辭去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陸海空軍總司令等三大要職,離京作壁上觀了。

陳布雷也故伎重演,與“蔣公共同進退”,于12月20日即夕束裝,次日随蔣離京返滬。從1930年12月22日赴京就任,到1931年12月21日離京卸任,其間正好一年,繼任者為朱家骅,恰應了“珠玉豐餘滿載歸”一句,可謂巧上加巧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