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級"pgc-h-right-arrow">銀絲面是江蘇省常州市十大名牌小吃之一,為常州百年老店的風味賽面餐廳建立于1912年,已有百年曆史。1985年,江蘇省食品服務公司編輯出版了《中國小吃(江蘇風味卷)》一書第93頁指出:"常州銀絲面是由面館的味道創造的,并直接加入面粉蛋清,然後用細齒刀卷成面條。因為面條像銀一樣白,像絲綢一樣薄,是以得名。</h1>

常州銀絲表面
在常州,銀絲面是家喻戶曉的名字。早上來碗面是常州的習慣,加上老常州特色的澆頭,口感絕對值得稱道。和蘇州湯面不同,蘇州湯面的味道甜而精,用湯"挂"新鮮的面條,湯面透明如琥珀色,看不到任何雜質,噴出香味香氣,鹹味适中。常州銀絲面可有紅湯白湯精選,具有"白如玉,薄如弦"的細面。湯的制作并不那麼複雜。
蘇州東吳面館
常州銀絲面需要使用5公斤細白面粉,蛋清750克,堿40克,幹米粉500克(約75克),青蒜75克,白胡椒75克,味精50克,雞湯(鹹味)7.5公斤,煮豬油375克。将面粉放入面碗中,中間腌菜巢,将堿用水溶解500克并倒入,然後加入蛋清混合,揉成雪花狀表面,15分鐘後,再反複揉捏均勻,然後頂磨(雙層2次,單層3次),在單層卷面時撒上幹米粉(防粘)。然後用薄嘴刀(33厘米,30顆牙齒)卷成50厘米長的銀絲面。
将味精、煮熟的豬油、青蒜平均放入50碗中,鐵鍋上用大火,鍋裡放水15公斤煮沸,生面條煮兩次,每碗放入沸騰的雞湯(150克),再将面條均勻地撈入碗中,撒上胡椒粉。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餐飲小吃。不知不覺中,這是我們來到常州的第8個年頭。作為同樣喜歡吃面條的丹陽人,靈口故裡那碗肉面一直萦繞在心頭。家鄉的味道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好吃"的。
美食肉類
在業餘時間,尋找舊口味,品嘗不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