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離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禦貓展昭去哪裡了?結局如何?

包公,也叫包青天、包龍圖,曾任北宋開封府尹,敢于為老百姓主持公道,在審理民事、刑事案件的過程中,平反很多冤假錯案,為被害人争取了公平和正義,獲得老百姓的歡迎和愛戴,是以被人們稱為包青天。

包拯離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禦貓展昭去哪裡了?結局如何?

後來的評書藝人,就把包公斷案的事迹進行加工創造,寫出了一系列有關包公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是包公斷案如神、除暴安良、敢于碰硬的故事,故事都是以包公秉公斷案,為普通百姓平反昭雪,而将官僚貴族繩之以法為主要結構的。

這些故事使老百姓看到了在生活中看不到的公平正義,于是乎就迅速流傳,不但有評書,還有各種戲劇改編這些故事,到處上演,其中著名的有《鍘美案》、《打龍袍》等等,幾乎是家喻戶曉。

甚至連《鍘美案》的主人公陳世美,都成了負心漢的代名詞,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可見這些評書和戲劇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有多深。

在這些故事中,除了包公這個光彩照人的偉大藝術形象之外,他身邊還有一群富有個性、身負絕世武功的江湖奇俠的保護和輔助,其中就包括南俠展昭,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四個捕頭,還有一個神機妙算的師爺——公孫策。

包拯離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禦貓展昭去哪裡了?結局如何?

其實,這些人物都是後世的人們,在創作包公傳奇故事的過程中虛構出來的,這些人本不是曆史上的真實存在,因為包公一再打擊權貴,主持正義,是以難免會遭到這些受到打擊的亡命之徒的暗算,是以人們就想象出了這些身負絕世武功的俠客來保護包公。

同時為包公審案抓人提供幫助,這些人都是豁出命跟着包公幹的,他們之是以要跟着包公幹,主要是被包公的清廉和公正所折服,這樣的官員在封建社會極為罕見,是以這些江湖俠客一旦見到就會立即被折服,然後誠心歸附,成為包公的左膀右臂。

公孫策這個人物形象是對包公的襯托,包公不但公正廉明,而且知識淵博,使公孫策為之傾倒甘心給他做幕僚,同時也說明包公有着虛懷若谷的胸懷,能從谏如流的聽取别人意見和建議,使破案和捉拿犯罪嫌疑人的工作,進行得更為順利。

包公及其傳奇故事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會政治原因的,古代的官員對待普通百姓是很惡毒的,從清朝末年的冤案——楊乃武與白菜一案就可以看出來。

楊乃武是一個秀才,後來還考上了舉人,依仗着自己的功名和學識,經常為老百姓打抱不平,結果得罪了當地的縣太爺。于是縣太爺就敢借着一樁和楊乃武沒有什麼瓜葛的案件陷害楊乃武,結果就敢給楊乃武判死刑,給白菜判36刀魚鱗刮。

要不是楊乃武的姐姐和妻子不斷上告,要不是浙江官場的派系鬥争,要不是慈禧太後想借此整肅湘軍,這個案子也就定了,冤殺也就冤殺了。

從縣令到浙江巡撫的很多人都知道或者看出了案件的疑點,但是沒有人主動站出來為被害人申冤,隻是草草定案,維護官場秩序。

在這樣的一種社會政治環境下,包公的出現簡直就是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照亮了黑暗的封建社會的一角,所有人都對包公奉若神明,當然除了貪贓枉法之徒。是以包公的故事越講越多——從陽世降到了陰間,包公身邊的人物越來越多——從落魄書生到江湖奇俠到山賊草寇。

包拯離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禦貓展昭去哪裡了?結局如何?

古代封建專制制度對百姓的殘酷迫害是包公産生的根本原因,包公身邊的謀士和奇俠都是虛構的,在包公去世後自然沒有了下文,隻不過這些人都是民間正義力量的化身,他們會尋找新的官方正義力量相結合,如果找不到很可能就重回江湖,再當草寇,自發的反抗封建專制的邪惡統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