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語彙】|阿拉伯數字不在阿拉伯

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道在中國,大部分人或許都以為阿拉伯數字是國際通用的數字,其實在阿拉伯國家,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并不是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數字,當地通行的是“真”阿拉伯數字(如圖所示)。

形象地說,0是一個點,123像是不同形狀的樹枝,4像耳朵,5是一個圈,6像數字7,7和8像英文字母v,隻是7的開口向上,8向下,隻有9和我們所知道的阿拉伯數字9差不多,還能認得出來。

商品價格、汽車牌照都是由這種“真”阿拉伯數字書寫。這對于初來乍到的“阿文盲”來說還是構成了一定的挑戰。因為很多普通的阿拉伯人對于0123456789這種“假”阿拉伯數字的不熟悉程度和外國人對“真”阿拉伯數字的不熟悉程度是一樣的。

阿拉伯數字系統最先由印度人發明,之後由善于經商的阿拉伯人傳入西方,但目前的寫法經過了西方人改造,久而久之就演變得面目全非了。

西方的“二傳手”作用還不止于阿拉伯數字。埃及在英文中被稱為Egypt,埃及的漢語發音也與Egypt一緻,很多人想當然地就認為“埃及”是埃及人對他們國家的稱謂。事實上,埃及(Egypt)的國名來自古希臘人對古埃及的稱呼,雙方在公元前10世紀就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後來這個稱呼傳入拉丁語,之後再演變成英語的Egypt。

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現代埃及人對埃及的稱呼則是Misr,走在開羅街頭時不時就會看到帶有Misr字樣的牌匾。Misr發音為“米斯爾”,意為“遼闊的國家、富饒的國家”,源于亞述楔形文字。我國南宋史書稱埃及為勿斯裡,《元史》稱米西爾或密昔爾,《明史》稱米昔爾或密思爾,皆由阿拉伯語音譯而來。

中國的漢語和英語國名也有類似的差異,我們自稱為中國和中華,但在英語、阿拉伯語和其他許多西方語言中卻是來自于遙遠的秦朝,China即是由秦的發音演變而來。(沈丹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