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是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其實在古代給一些亭台樓閣題寫對聯,也是文人比較感興趣的。比如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在大觀園落成時,到處題寫對聯,如果寫得好就會得到大家的贊賞。是以在八股文盛行的明清,吟詠對聯是文人的重要調節方式。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那些亭台樓閣,寺廟庵刹的對聯,往往給人以清新别緻的感覺。比如非常出名的陶然亭,就曾有如下對聯:

上聯:煙籠古寺無人到;下聯:樹倚深堂有月來。——翁方綱

上聯:慧眼光中,開半畝紅蓮碧沼;下聯:煙花巷外,坐一堂白月清風。——沈朝初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上聯:似聞陶令開三徑;下聯:來與彌陀共一龛。——林則徐

上聯:爽氣挹山岚,萬葦清風帶古寺;下聯:高蹤懷水部,一輪明月照江亭。——張照珏

陶然亭是哪裡,為什麼有這麼多文人為其題寫對聯?陶然亭在北京,被譽為“周侯藉卉之所,右軍修楔之地”,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 其名字,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上面的對聯,都是文采斐然,文绉绉的對聯,其實還有一些對聯,隻有幾個字,但往往讓才子們模棱兩可,找不到下聯來。比如在清朝就出現了一個上聯,這個上聯就三個字:“陶然亭”。

在清朝,很多文人還有流觞的習慣,比如乾隆就在紫禁城裡的乾隆花園裡建造的有曲水流觞的場所,當其有閑情雅緻時,就會在裡面玩曲水流觞的遊戲。

晚清時,張之洞在陶然亭會飲,也玩起了曲水流觞的遊戲,大家吟詩作賦,登高送目,感慨人生,興緻來時,張之洞命以亭名作對,也就是說上聯是:陶然亭。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因為這個上聯非常特别,是個地名,也可以說是亭名。而且這三個字裡面中間的字“然”還是虛詞,是以對聯的下聯最好也在中間那個字上是虛詞。

當時在座的諸公都是高官厚祿,文采風流,是以很多人都試着要對出這個對聯。但是遺憾的是,很多人對出的下聯都不令人理想。

最後工部侍郎李文田則說:“若要無情,非閣下姓名莫屬。”也就是說“張之洞”這三個字,就是非常好的下聯。不僅對仗十分工整,而且意義也不錯。張之洞聽到下聯就是自己的名字,也不禁為李文田的才思叫好。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清史稿》記載李文田,字芍農,鹹豐九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入直南書房,李文田學問淵博,生平嗜學不倦,工書善畫,經史。據說慈禧太後作畫,常命探花李文田、狀元徐郙和陸潤庠、進士陸寶忠為之題志。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是以李文田是那時候的才子,他能偶得如此妙趣的下聯,跟其平時淵博的文化積累不無關系。“陶然亭,張之洞”是非常有趣的一副對聯。

魯迅真沒罵過袁世凱?原來曾罵袁世凱是山羊,沒有讀過什麼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