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安徽廬江。那裡群山環繞,那裡風景如畫,那裡的人們純樸善良。大自然總會為這些勤勞的人們送去很多美味。
一場春雨過後,春筍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每當這時,外婆便扛着镢頭,我挎着竹籃,一前一後,走進青翠欲滴的竹林。望着一個個嬌滴滴的筍兒,我們心中甚是歡喜,看來今年是筍兒的大年。不一會兒,我們便滿載而歸。
大自然給家鄉的饋贈,還有它——蕨菜。說到蕨菜,我就興奮不已,理由主要不是在于它的美味,更是在于尋找它的過程。它長在樹木蔥茏的山間,細細長長,與雜草打成一片。它如同頑皮的孩子,把腦袋伸得老長,盼望着與我捉迷藏,卻又把自己藏得那麼好,稍不留神就會與它們擦肩而過。是以每找到一根,就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外婆娴熟地削去筍根老的部分,再用刀的末端,從筍根到筍尖深深地劃了一道口子,用手向兩邊一掰,又白又嫩的筍肉,便羞答答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接着将筍肉改刀,或片或塊,焯水備用。外婆将筍兒放在一邊,又拿起一把蕨菜,輕輕搓揉它的頭部,那含苞待放的“葉”骨朵兒,便輕盈地落在地上。再用清水洗去它周身的細毛,切小段。筍兒和蕨菜的燒法大緻相同,無需太多的佐料,盡量保持它們的原汁原味。外婆選用家鄉的臘肉,切片煸炒,放蔥姜蒜大火爆香,加入筍兒或者蕨菜翻炒,加适量開水,文火燒幾分鐘。這時,鍋中“咕嘟咕嘟”,鍋外輕煙袅袅,香味四溢。
終于上桌了,我迫不及待想狼吞虎咽起來,但轉念一想,如此美味佳肴,怎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呢?于是,我輕輕用舌尖觸了觸,那感覺如家鄉的春風拂在臉龐,暖暖的,很舒服;細細地嚼了嚼,恍如自己走進了大自然,傾聽着鳥兒在枝頭低聲對語,很是享受;慢慢咽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那味道,便是我想念的家鄉的味道。
又逢春季,它們是否已在家鄉的山間,翹首盼我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