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秀成到底在供詞中說了什麼,緻使曾國藩火速将其處決?

俗話說,斷人财路,如殺人父母。

李秀成的供詞,可不止是斷人财路那麼簡單,簡直可以要了曾國藩的命!

曾國藩“半聖”的封号是怎麼得來的?難道是靠戰敗投江?靠揚州剃頭?靠日記戒色?靠家書治國?

都不是。

金陵被攻克時,大清國是個什麼狀态呢?

李秀成到底在供詞中說了什麼,緻使曾國藩火速将其處決?

清政府的正規軍幾乎被打光,八旗兵也蔫兒了,甚至衛戍軍守都被英法聯軍打趴窩了。秦淮以北,清政府還有一些影響力;秦淮以南,幾乎就是地方軍的天下。

南方的各路“地方軍”裡,尤以曾國藩的湘軍最厲害。如果曾國藩另立門戶,以清政府當時的狀态,除了在心裡罵曾國藩八輩兒祖宗,沒有任何辦法。

不過,紫禁城裡的慈禧卻并沒有認慫,她賭曾國藩不敢“叛變大清”。曾國藩雖然外表看來一臉奸滑,骨子裡卻恪守忠君報國的君臣之禮。于是,天京攻克的消息傳到北京時,慈禧隻是短暫的高興之後,立馬分析利害,繼而給曾國藩下了一道懿旨:

“金陵城破,你不與将士共進退,卻在雨花台休息,成何體統!幸虧你祖宗保佑,湘軍拿下金陵,否則,必拿你是問!”

慈禧的懿旨傳到湘軍營裡,一下子把三軍将士激怒了。

曾國藩攻破金陵、平息動亂,還大清國一個清平盛世,這是天大的功勞啊!慈禧非但沒有表彰,反而豬八戒倒打一耙。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秀成到底在供詞中說了什麼,緻使曾國藩火速将其處決?

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為首的湘軍将領,暴跳如雷!紛紛請示曾國藩,欲反了他娘的。

就在這時,李秀成的招供出來了。洋洋灑灑五萬字的招供,李秀成隻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寫了出來。曾國藩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把厚厚的一摞招供看完。曾國藩在烏央烏央的字海裡,隻看清李秀成寫了四個大字:我想活命。

但是,太平天國與大清國勢不兩立,李秀成又是太平天國餘孽,大清國必定饒不了他。

李秀成活下來的唯一希望,就是曾國藩自立為王。

五萬字的供狀,一半是哭慘,一半是誘勸。曾國藩看完之後,幾乎顫抖,因為李秀成幾乎将曾國藩所有的下場都分析了個透徹。這份供狀上交給紫禁城,曾國藩必死無疑。

此時,擺在曾國藩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殺了李秀成,修改供狀,向清廷認慫;二是留下李秀成,讓他沖鋒陷陣,幹清廷丫的。

李秀成的招供,無疑與曾國荃的想法不謀而合。

其實,想想也就那麼回事兒。曾國藩立下不世之功、功高蓋主,慈禧該怎麼封賞他?還真能和他平分江山不成?任憑誰坐在慈禧的位置,都會對曾國藩心生畏懼,擔心他背叛清廷。

可是湘軍的将領卻并不這麼想!這些人跟着曾國藩東征西戰,冒着生命危險與敵人戰鬥,能夠活下來都是命大。大家夥兒這麼拼命,不就是圖個升官發财、功成名就嗎?

升官發财也好,功成名就也罷,都有一個前提:曾國藩當皇帝。

李秀成到底在供詞中說了什麼,緻使曾國藩火速将其處決?

想到這裡,曾國藩終于明白,為什麼趙匡胤會被“黃袍加身”了,原來都是屬下逼的。據說,左宗棠曾給曾國藩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神所憑依,将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曾國藩看了這對聯之後,歎了一口氣,提筆将“似”字改為“未”。一字之差,整副對聯完全變了意思。同時,曾國藩對于“問鼎”一事,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堅決擁護慈禧的上司,絕不背叛清政府。

甚至,曾國藩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向曾國藩提“自立門戶”一事。

曾國藩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倒黴的,就是尚在監獄等待曾國藩“造反”的李秀成。不過,李秀成并沒有等來曾國藩造反的消息,而是等來自己被活剮的消息——曾國藩既然選擇了忠君,李秀成就是禍患;既是禍患,宜早除之。

五萬字的供詞非但沒有救下李秀成,反而促其早死。隻能說,李秀成拍馬屁排到了馬蹄子上,被踹了一腳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