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關于日本國的起源,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産生于日本神話。在這個神話中,開天辟地的人從盤古變成了一個名叫伊邪那岐的大神,這個牛人在創造了天地之後又創造了天照大神。經過漫長的發展和演變之後,公元前660年,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建立了日本國。天照大神也是以成了日本最核心的神靈,被日本皇室奉為祖先。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另一個說法産生于徐福東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追求長生之道,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入海東渡求仙,結果徐福一去不返,帶着這數千人在日本生活下來,并成了日本人的祖先。《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後漢書·倭傳》都有關于徐福東渡的記載。成書于日本江戶時代的《甲斐國志》也記載了徐福東渡的故事,并說徐福到了日本之後改名為羽田,從事師職一職。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除了史書記載,日本現在還留有很多徐福的遺迹,以徐福命名的墓、祠、碑、廟等超過了50處,徐福東渡的登陸點有20多處,傳說故事有30多個。日本和山歌縣新宮徐福公園内立有徐福墓,日本佐山縣金立山有金立山神竈,主祭神為徐福。在日本,徐福還被奉為“農耕之神”、“醫藥之神”和“紡織之神”,他在日本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不論這兩個說法哪個是真,但日本長期以來一直以中國為師卻是一個不争的事實。這種情況直到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才開始改變,當時中國正處在清晚期,和西方一些先進國家相比,已經處在了落後的位置。日本看到了這一點,開始全盤西化。當時西方國家大都有自己的國歌,于是日本也跟着學習,在明治維新的第二年創作了屬于自己的國歌。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日本的國歌名為《君之代》,歌詞是由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岩填寫的,此人擅長研究中國曆史并且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曲子則是由在日本橫濱工作的英國軍樂團教師芬頓譜寫的。《君之代》翻譯成中文後是這樣的:“我皇禦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岩,直到巨岩長青苔。”歌詞雖有隻有區區的28個字,但卻暴露了日本人的野心。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我們都知道,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許多資源都比較缺乏,而且國内又多地震和火山。是以日本一直想向外擴張,把“小石”變成“巨岩”。加上明治維新後,國力大漲,這就更加助長了日本的野心。之後日本通過甲午戰争、日俄戰争和八國聯軍侵華戰争,在中國擷取了許多權益和賠款。但日本卻并不滿足,仍謀求進一步侵略中國。

日本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1927年7月末,時任日本首先的田中義一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擴張總戰略藍圖”。之後日本先是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東北王張作霖,接着又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開始全面入侵中國。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将侵略者趕出了家園。日本國歌僅有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