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安排這位上将參觀曆史名勝,他說日本文化都是中國的,無需看

要介紹這個人之前,咱先來看看一個小故事。

1956年,國民黨一級上将周至柔赴美通路,途經日本時,計劃停留一周,當地人員便打算安排周至柔遊覽東京及附近的曆史名勝。

誰知,周至柔大手一揮,說:“日本文化有什麼可看的?日本文化都是由中國而來,無需看!”

那麼,看什麼呢?周至柔說:“聞日本戰後一切新設施包括娛樂事業,都向美國仿效,甚至較為美國更為出色,我要看這些新玩意兒。”

于是,從業人員便安排他考察了日本的歌劇院、水族館、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電子公司等等,讓周至柔大開眼界。

日本安排這位上将參觀曆史名勝,他說日本文化都是中國的,無需看

周至柔1899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市,父親在清末曾是個下級軍官,是以耳濡目染,周至柔也立志在軍界闖蕩一番。

1918年8月,周至柔從浙江省立第六中學畢業後,考入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這裡,他結識了陳誠、羅卓英等人,也開啟了他“開挂”般的人生。

經陳誠引薦,1924年春,周至柔南下廣州,進入了黃埔軍校,擔任上尉教官,是以,很多黃埔系學生見了他,都要尊稱一聲老師。

此後,在北伐戰争、中原大戰中,周至柔屢屢建功,深得蔣介石的重視。再加上陳誠的幫忙,周至柔開始飛黃騰達,成為陳誠系的中堅力量。

1933年5月,也是在陳誠的力薦下,蔣介石選調周至柔前往歐美學習空軍。

日本安排這位上将參觀曆史名勝,他說日本文化都是中國的,無需看

自此,周至柔離開陸軍系統,開始進入空軍,參與建立航空系統、培養飛行員、購買飛機等等,完成了一系列空軍部署,到全面抗戰爆發前,國民黨空軍已經初具規模。

全面抗戰爆發後,航空委員會新設“前敵總指揮部”,負責空軍的作戰事宜,周至柔任總指揮。

淞滬會戰爆發後第二天,即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升空迎擊日軍。

經過艱難的戰鬥,中國空軍幾乎在零損失的情況下,擊敗6架日軍飛機,包括直接擊落日機3架,擊傷後墜毀1架,還有失蹤的2架。

這是中國空軍對日軍空戰的第一個勝利,打破了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了慶祝這次勝利,國民政府将8月14日定為“空軍節”。

日本安排這位上将參觀曆史名勝,他說日本文化都是中國的,無需看

在整個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狠狠地打擊了日本空軍不可一世的嚣張氣焰,湧現出了高志航、閻海文、沈崇海、徐煥升等等抗戰英雄,都永遠地載入了中國抗戰史冊。

抗戰勝利後,1946年,“航空委員會”改組為空軍總司令部,周至柔衆望所歸地成為第一任空軍司令。

要說周至柔為什麼能受到蔣介石的器重,應該說離不開他的才幹與忠誠,二者缺一不可。

去台後,周至柔升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兼任“空軍總司令”,并晉升“一級上将”,位高權重。此後,他便開始整治“三軍”,事無巨細。他曾為了核實軍隊長期吃空饷的問題,親自組織調查,将“三軍”84萬人核實為57.7萬人。

日本安排這位上将參觀曆史名勝,他說日本文化都是中國的,無需看

周至柔深得蔣介石信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為蔣經國的“保駕護航”。

1954年7月,周至柔奉蔣之命籌組“國防會議”,并擔任“秘書長”,而“副秘書長”,便是蔣經國。

周至柔自然明白,這個機構的設立,是老蔣特意為蔣經國提供插足軍界的機會,于是心照不宣,大力扶持蔣經國,為蔣經國的上位保駕護航。

另外,周至柔也是國軍将領中難得的既懂軍事又懂現代化建設的人,比如本文開頭的那個故事,就充分展現了他對經濟建設的重視。這樣的人才,又怎能不受到蔣介石的器重?

1986年8月29日,周至柔病逝,享年87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