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第四野戰軍,是中國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中兵力最雄厚、武器最先進、戰鬥力最強悍的主力部隊。這支大軍以東北起家,橫掃了大半個中國,從冰天雪地的東北一直打到了暑氣蒸騰的海南島。
而在第四野戰軍中,還存在3個單純以北韓族戰士組成的師。

早在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有大量北韓人逃荒至東北,成為所謂的“歸化人”。1910年,北韓被日本吞并後,大量北韓人随日本人進入中國定居。而到了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當局強制北韓人遷徙至東北。到了二戰結束時,東北的北韓族已經達到217萬人之多。
日本投降後,大約有100萬北韓人傳回了故鄉。但在東北,仍有100多萬北韓人在此定居。許多北韓人,早已将自己視作中國人。
出于抗擊日本、解放東北的需要,我軍早在1931年,就十分注重吸納和培養北韓族的幹部。無論在抗聯,還是八路軍、新四軍,都有大量北韓族參加。例如抗聯第 1 軍參謀長李紅光,就是北韓族人。
在延安,武亭和趙一峰曾當選為陝甘甯邊區參議員,北韓獨立同盟書記林孝三任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參議員。東北光複後,大量北韓族幹部被派往當地,發動北韓族群眾,組成了多個北韓族支隊。
在解放戰争中,這些單純由北韓族組成的部隊,逐漸形成了3個北韓族師,分别是建制第156、164、166 師。在戰争中,3支北韓族部隊能征慣戰,屢建奇功。其中,156師的戰鬥力最強,戰功最多,立大功者就有2000多人,獲“戰鬥英雄”稱号的有100多人。
北韓戰争爆發前,金日成奔赴北京,尋求毛主席以及中國的支援。出于國際主義的需要,毛主席欣然允諾,他後來對金日成的特使金一時說: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有3個北韓人師,其中兩個駐紮在沈陽和長春,中國會随時準備把這兩個師連同全部裝備移交北韓政府。如果北韓同志現在不需要這兩個師,那麼我們可以負責訓練和保障這些部隊。另一個師正在長江以南地區作戰,等作戰行動結束後才能調回。”
首先在1949年5月17日,第 164 師、第 166 師先後傳回北韓,分别被改編為北韓人民軍第5師和第6師。擁有了這兩支能征慣戰的軍隊,北韓的軍事實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南韓。畢竟,南韓軍隊主要以日本殖民時期的僞軍構成,根本就不堪一擊。
1950年4月8日,已經完成作戰任務的156師也從江南調回了北韓,被改編為北韓人民軍第4師。6月10日,軍委鐵道兵團所屬的北韓族人部隊3200餘人,編為暫編獨立團傳回北韓。8月1日,東北軍區的3100餘名北韓族人官兵傳回北韓,整編為第10師。
就這樣,北韓人民軍中四野出身的官兵,已經達到5萬人之多。而當時北韓進攻南韓的所有兵力,也不過8萬人。可以說,北韓前期的戰果,完全是由來自四野的百戰之勇士打出來的。
北韓戰争爆發後,3個北韓族師在戰場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他們的攻擊下,韓軍簡直不堪一擊,被打得四散奔逃。在很短的時間内,北韓便解放了漢城,在占領漢城的戰鬥中建立卓著功勳的步兵第4師被金日成命名為“漢城第四師”。
短短十數天時間裡,北韓人民軍已經占領了大半個北韓半島,所解放的領土達到92%。韓軍和聯合國軍被死死壓縮在釜山,随時可能被趕下海。
更值得稱道的是,北韓族師還幾乎成建制地殲滅了美國一個整師——二十四師(按照美國陸軍的編制,第二十四師的正規編制是18000人。)。而這在美國戰史中,是一個少有的慘敗。
一開始,在驕橫的麥克阿瑟看來,新生的北韓人民軍根本不足為慮。隻要身經百戰的美軍一介入,他們必然會落荒而逃。是以,麥克阿瑟将駐紮在日本山口縣熊本的美軍第二十四師派往了南韓,想要阻擋北韓人民軍的攻勢。
在二戰中,二十四師也是久經考驗的老部隊,在太平洋戰争中屢立戰功,是一隻精銳之師。在萊特灣登陸戰中,這支部隊曾立下了大功。戰後,這支部隊進駐九州山口縣。
在日本溫柔女郎的陪伴下,曾經勇敢的美國大兵逐漸迷失了自己,被日本媒體戲稱為“榻榻米師”。然而美軍畢竟是美軍,即使是堕落的美軍,也是一支不可小瞧的力量。
1950年7月2日,二十四師第一營作為先頭部隊(通稱史密斯特遣隊)到達南韓釜山上岸。杜魯門總統和麥克阿瑟均認為,這支特遣隊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北韓人民軍的村夫們”。
第二十四師師長威廉·費舍·迪安也不相信北韓人民軍能與自己過招,在接受南韓記者采訪時,迪安輕蔑地将北韓人民軍稱為“農民軍”,還開玩笑地說:“我很想嘗嘗平壤冷面。”
到了7月5日,北韓人民軍與美軍“史密斯特遣隊”首次在竹美嶺發生遭遇戰,北韓人民軍在T-34坦克的掩護下,向史密斯特遣隊發動了勢不可擋的攻勢。在短暫的交鋒中,驕橫不可一世的史密斯特遣隊一觸即潰,美國大兵命喪當場,死亡161人,一下子傷亡大半,包括榴彈炮、重型迫擊炮等重武器全部丢棄。
就這樣,美軍與北韓人民軍的第一次交手,就以慘敗而告終。随後的第二十四師後續部隊企圖遲滞北韓人民軍的南下速度,但根本不起效果。然而,美國人的厄運并沒有結束。7月9日,北韓人民軍擊潰了二十四師的二十一團。7月13日,人民軍強渡錦江,又打垮了二十四師的十九團。參加此次戰鬥的3400名美國士兵,瞬間戰死了一半,包括一名團長兩名營長。
二十四師師長迪恩将軍見自己的部隊支的被擊敗,不禁心急如焚。于是他隻好帶領餘部退往戰略要地——大田,準備困獸猶鬥。
但到了7月19日,曾經四野的将領方虎山帶領北韓人民軍第6師,對迪恩發動了總攻,并對殘存的第二十四師展開殲滅戰。方虎山嗯靈活地運用四野的“三三制”以及迂回穿插等戰術,将美軍打得潰不成軍。
美軍第二十四師開始放棄了有組織的抵抗。由于聯絡問題,迪安将軍找不到任何部隊,最後他隻好帶領師部機關人員奪路狼狽而逃。
7月21日,迪安與師部人員徒步撤到玉泉至金山公路交界處,再次陷入朝軍伏擊圈。迪恩少将見勢不妙,趕緊躲進了大田的一個村莊裡。誰知北韓人民軍第6師的T-34坦克尾随而至,用機槍打死了150個美國兵。
無奈之下,迪恩少将隻好親自上陣,扛着一個火箭筒,将這輛T-34擊毀。然而即便如此,二十四師的命運已經被注定,他們的編制徹底被打散。
無奈之下,迪安和一小部分人員逃到山林中,在攀越山梁時,迪安失足掉下山谷,失去意識。等迪安醒來時,山谷空無一人,又冷又餓的他隻得找些老鼠、蛇和野果充饑。
迪恩少将在北韓的荒山中遊蕩了36天,28月25日,當他爬到全羅北道珍郡附近時,被北韓遊擊隊俘虜。原本體重170磅的迪安在被俘時,體重隻剩70磅。
不知是不是有意為之,北韓軍官後來安排迪安吃了好幾頓平壤冷面,讓他“大飽口福”,餓了很多天的迪恩少将,瞬間幹完好幾碗北韓冷面。而迪恩少将,也是北韓戰争中被俘虜的美軍最進階将領。
第二十四師參加北韓戰争18個月,共傷亡10358人,加上被俘失蹤,共損失11860人。這些損失基本是前期的損失,進階軍官的陣亡、負傷以及被俘也主要集中在美國投入北韓戰争的前幾個星期内。
北韓人民軍的北韓族師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績,然而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卻讓他們的戰果化為烏有。
北韓戰争結束後,據不完全統計,返朝的5萬北韓族官兵30%在戰鬥中犧牲,被俘的有20%,餘下的30%進入北韓其它部隊後定居北韓,另有20%自北韓戰争結束後至1957年大約有10000多人陸續傳回中國定居。
這幾支部隊雖然都是四野獨立師更新的二線部隊,在北韓戰争中他們相當英勇頑強、善守善攻,立下了不朽的功績。老黑需要給朋友說明的是,四野部隊的等級是這樣劃分的:主力部隊(各縱隊);二線部隊(各獨立師);三線部隊(各軍區軍分區的直屬部隊)。四野有個部隊更新的機制,随着經驗戰鬥值的提升,各部隊會更新重組變為主力部隊,這個和别的野戰軍不一樣。
雖然三個北韓族師最終沒能幫助北韓統一全國,但是他們所展現出的勇猛和善戰,并沒有給第四野戰軍蒙羞,沒有給中國人民解放軍丢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