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關于孫殿英東陵盜寶案,人們最津津樂道的是慈禧含在口裡的那顆夜明珠,據說夜間百步之内可照見發絲,使得屍體不化,孫殿英托戴笠轉交給了宋美齡,宋美齡把它做成了鞋飾,後來不知所蹤……

其實孫殿英還盜出了一件稀世珍寶,陪葬于乾隆身旁的九龍寶劍,這把寶劍後輾轉流落到戴笠手上,戴笠至死都放沒撒手。如今,這把九龍寶劍在何處呢?

九龍寶劍被盜

清孝陵以西的勝水峪,是清乾隆皇帝的峪陵,乾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後當四年太上皇,執政期間大清國走到頂峰,故稱乾隆盛世。

古人事死如事生,帝陵的修建更是帝王執政期的大事之一,舉全國财力、物力、人力修這一個陵墓。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乾隆的峪陵地面寝宮宏偉壯觀,地宮建築工程浩大,随葬殓物極其豐富,其中最珍貴的莫過于随葬在乾隆身旁的一柄九龍寶劍。

據傳此劍華美無比,五尺之長,劍柄上雕九條金龍,劍鞘用名貴鲨魚皮所制,鑲嵌滿紅藍寶石和金剛鑽。

1928年夏天,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案發生,原奉命去剿扶盜墓土匪馬福田的孫殿英見财起意,趕跑馬福田後自己成了盜墓賊。

被盜的兩座墓葬一座是慈禧太後的定陵,一座就是乾隆皇帝的定陵,所有奇珍異寶被孫殿英洗劫一空,包括那柄九龍寶劍。東窗事發後,滿人嘩然,孫殿英不得不四處活動打點,最後官官相護,東陵盜寶案不了了之。

1937年,已經東山再起的孫殿英想要帶着自己的部隊謀求政治地位,于是帶着大批從東陵盜來的珍寶趕到南京,想通過有“蔣介石的佩劍”之稱的戴笠去見一見蔣介石。

寒暄過後,孫殿英将攜帶的珍寶給戴笠一一過目,慈禧含在嘴裡的夜明珠、慈禧的翡翠西瓜枕頭、乾隆頸上的珍珠……

戴笠收了最後一件,其餘的建議孫殿英送給蔣宋美齡和宋子文,孫殿英為了答謝,有私下允諾把九龍寶劍送給戴笠,隻是要待事成之後送達。

孫殿英的事辦了,但寶劍始終未到戴笠手上,兩年後,戴笠前往太行山去調查孫殿英通共行為,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向孫殿英讨要那把九龍寶劍。

孫殿英何等老練原話,戴笠剛提,他便會意了,奉上九龍寶劍,托戴笠轉交蔣介石。

一見九龍寶劍,戴笠就喜歡得不行,想納為己有,由于戴笠還要繼續前往中原視察,擔心寶劍被日機襲擊,于是他把保健交給了當時的心腹馬漢三,要馬漢三将其轉交何應欽,說等他回重慶會親自面呈蔣介石。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滿心惦記着寶劍的戴笠回重慶後連個寶劍的影子都沒有見着,發電去問馬漢三,馬漢三說寶劍放回孫殿英處,給孫殿英發電又沒有回複,戴笠以為是孫殿英反悔,但抗戰形勢嚴峻又分身乏術,此時事情隻能暫擱一邊。

戴笠之死

孫殿英反悔要回了寶劍?非也,實則是馬漢三動了貪念,把九龍寶劍據為己有,他把事情賴回給孫殿英,戴笠就沒法管了。

馬漢三喜滋滋抱着得來不易的寶劍,哪知樂極生悲,被日本人俘虜,為了活命,馬漢三把九龍寶劍給交了日本人宮崎。

宮崎兵敗回國時,将寶劍交給川島芳子保管,回日本之後宮崎自殺身亡,馬漢三一直在追尋寶劍下落,當得知九龍寶劍正在川島芳子手上時,馬漢三立即派人密切監視川島芳子。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等到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被戴笠衛人委北平辦事處主任的馬漢三迅速逮捕了川島芳子,九龍寶劍回到馬漢三的手裡。

曾有人稱,戴笠之死并非是天災,而是與九龍寶劍相關的一場人為事故。

重獲九龍寶劍的馬漢三生怕事情敗露,多處打點阻止孫殿英與戴笠對峙,又到處投靠大樹以免事發後隻能任戴笠處置,但他沒想到的是,戴笠沒遇上孫殿英,但是遇到了川島芳子。

馬漢三再一次的樂極生悲,他又一次喜滋滋抱着失而複得的九龍寶劍時,戴笠在北平秘密提審了川島芳子,川島芳子不僅供出了馬漢三投日的消息,還對戴笠說,馬漢三從她家搜刮走了一把九龍寶劍。

一聽川島芳子描述,正是孫殿英送自己的那柄九龍寶劍。戴笠得知馬漢三當了漢奸還欺瞞藏寶的事後恨不得将其碎屍萬段。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不過依舊忍着性子施展他的手段,隻是向其索要川島芳子家中搜出來的寶物,沒有提寶劍二字,也沒有一句責備的話,想要等收集齊馬漢三所有罪證在動手。

馬漢三當然知道戴笠來電的用意,速速将寶劍呈上孝敬戴笠,他心知肚明戴笠是個多麼心狠手辣的人,斷然不會就這麼簡單的放過有了反心的自己,于是先下手為強,在戴笠的專機上動手腳。

1946年3月17日,大雨滂沱,一架軍用機在南京西郊的上空飛得很低,先是撞上一棵大樹,後才沖到江甯闆橋鎮南面的戴山山腰上,飛機撞山之後并未完全毀壞,而是由于汽油着火,飛機上的人才全被燒成焦炭。

山腰上有條叫作困雨溝的水溝,經過大雨沖刷,屍體都被沖到困雨溝裡失事,整整三天不停息的大雨,屍體在暴雨中淋了三天三夜。

三天之後,航委會向重慶蔣介石報告,南京附近失事飛機為軍統局長戴笠專機,機毀人亡,無一生還,孽海枭雄戴雨農命喪戴山困雨溝。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九龍寶劍今何在

要尋九龍寶劍的下落,還是要從戴笠墓的前世今生說起。

飛機失事後,蔣介石訓示沈醉前往南京處理戴笠後事,每具屍體都燒得焦黑,面部全部被毀,隻能靠金牙才判定誰是戴笠。

據沈醉回憶,戴笠從北平動身時,帶了不少從漢奸家中查抄出的珍寶精品,飛機失事後,因無人發現,故而一些未燒毀的東西就被附近村民撿走。

後來經過清查,隻找到兩件名貴古物:一個宋雕羊脂白玉的九龍杯,有一尺多高,上面刻有九條龍,一條龍被撞去一個頭;一把劍柄劍鞘都被烈火燒壞的古劍,但劍光仍閃閃逼人。

蔣介石親自帶着毛人鳳和沈醉在靈谷寺後山的一個小水塘前標明了戴笠安葬地點,毛人鳳似有預見,囑咐主持修戴笠墓的沈醉一定要弄得特别結實,令人無法打開。

棺材放下後,沈醉命人将棺木與墓穴結成大塊,以防作惡多端的戴笠日後被人鞭屍,随葬的就有那把九龍劍。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九龍劍自此重歸地下,直到七八十年代,戴笠墓被毀、九龍劍不知所蹤的消息才傳得沸沸揚揚。

沈醉在香港刊物上讀到了曾經軍統同僚的文章,說南京剛一解放,南京人民就把魔王戴笠挖墳鞭屍。

也有當年在靈谷寺派出所工作的劉維才說,平毀戴笠墓的工作是在他監督下完成的,時間是1951年春天,南京各界強烈要求破墓開棺,中山陵區東山頭村數位農民用半個月時間,用鐵鎬沿着水泥結合處把戴笠墓扒開。

裡面出現了一個紅漆木棺,開棺後,除了戴笠的遺骸之外還有一把燒得變形的左輪手槍,一個皮鞋後跟,以及一塊鏽迹斑斑的鐵片,劉維才說,依稀能看出些寶劍的樣子,不過最初他以為是把刀而已。

戴笠的這些遺物包括神秘的九龍寶劍如何處理的呢?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劉維才在不同的采訪中說了不同的答案,一說當時這些東西全填埋進了蔣介石親自選的小水塘裡,棺材則被農民運回去自用了,九龍劍溺于中山陵水塘内;一說東西上交給中山陵園部門,隻是最後都不知所蹤。

但沈醉在回憶錄裡給出了另一種說法,特赦之後,沈醉回到南京各地參觀,1963年3月他專門到靈谷寺看了戴笠的墓。

“除吳稚晖寫的墓碑不存在外,墓還是完好未動,因為是我親自主持修建的。當時就怕人恨他而毀壞,是以是用水泥砂石攪拌在墓穴,使棺木與整個墓穴凝結成為幾公分厚的一大塊,我仔細看了一遍,完全沒有動過”。

戴笠死後,兇手水落石出?因乾隆的九龍寶劍,馬漢三先下手為強?

沈醉說,墳被挖的說法完全是閉門造車、漏洞百出,南京剛解放時人民要做的事千頭萬緒,即使是把這樣的事當成頭等大事也不是一下就能挖開的,按照他的說法,九龍劍至今藏身在戴笠墓下。

九龍寶劍究竟在何處,至今仍然沒有蹤迹,幾經民間故事流傳,它被賦予了傳奇的色彩,在它重見天日後每一個懷着私欲奪得它的人,馬漢三、宮崎、川島芳子、戴笠,最後都死于非命。

寶劍的詛咒未必真實存在于世間,但一定紮在了那些見利忘義之徒心裡,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或許因作惡多端想尋得寶劍庇佑,但最終隻會得到自己的一具焦屍。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