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無門檻”的冬奧場館——訪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無障礙經理梁曉東

北京冬奧會腳步臨近,日前“相約北京”系列測試活動最後一項——為期4天的冬季兩項國際訓練周在張家口賽區順利收官。

打造“無門檻”的冬奧場館——訪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無障礙經理梁曉東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賽道

位于崇禮冬奧核心區的古楊樹場館群,坐擁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三個競賽場館。如明珠般鑲嵌在場館群北側山谷内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在冬奧會時将承辦冬季兩項1個分項共11個小項的比賽,冬殘奧會時則會迎來越野滑雪及冬季兩項的比賽。

2月5日,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将迎來首個冬奧會比賽日,2月19日該場館結束冬奧會任務。十餘天轉換期後,3月5日這裡将迎來首個冬殘奧會比賽日。是以,該場館設施建設不僅要高标準保障冬奧會比賽,更要兼顧冬殘奧會時運動員、教練員、技術官員等人群的使用需求。

記者走訪中看到,無障礙設施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區域内随處可見。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無障礙經理梁曉東介紹:“樓内大門考慮無障礙因素,大門寬度最低85厘米,最寬可以達到90至95厘米。”

打造“無門檻”的冬奧場館——訪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無障礙經理梁曉東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内鋪設的無障礙通道

梁曉東透露,為做好無障礙環境設計建設工作,場館方面有邀請一些殘障人士運動員來參觀體驗,根據他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2021年3月和7月,北京冬奧組委從業人員也來過場館,提出了比如門檻的高度、門的寬度、坡度大小、地面平坦程度等問題,對我們做實做細工作很有幫助。”

比如,一個普通輪椅淨寬65厘米,運動員輪椅比普通輪椅還要寬一些,場館通過特殊設計,保證運動員的輪椅能夠自由進出。梁曉東介紹,場館電梯間三面有扶手,轎廂牆面是鏡面,坐輪椅者進入電梯後可以通過鏡面把握輪椅停放的位置,有效避免磕碰。

“細化和人性化,是我們開展無障礙建設工作的核心。”梁曉東說。

一般的無障礙衛生間,坐便器和洗手池旁會安裝扶手,友善乘坐輪椅者使用,而冬季兩項場館方面有更細緻的考量。“我們做了精準的計算,無論使用輪椅還是拐杖,淨手還是如廁,都會有一個适合的支撐點。”梁曉東說。

走訪中記者看到,室外串聯起各區域的均為無障礙道路,進入室内也沒有門檻。“我們場館不僅沒有門檻,台階也少。”梁曉東介紹稱,停車場到“冰玉環”下方有一段百餘米的無障礙道路,坡度友善輪椅行進,到“冰玉環”下方後,便可乘坐電梯前往“冰玉環”漫步大道。

“‘冰玉環’本身就是一個無障礙設施,是古楊樹場館群的一大特色,坡度3-5度。奧運結束後,冰玉環也将作為奧運遺産發揮作用。”梁曉東說。

打造“無門檻”的冬奧場館——訪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無障礙經理梁曉東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内安裝的幫助殘障人士通行的扶手

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技術樓北側,設定24個無障礙席位,西側臨時看台設定30個無障礙席位,東側臨時看台設定21個無障礙席位,還為媒體單設2個無障礙攝影席位,東側看台設定4個文字記者無障礙席位,無障礙席位處于最好觀賽位置。

賽時,普通觀衆席有座椅,無障礙觀賽席是一片空地,張貼有無障礙标志辨別,坐輪椅者可順暢到達空地上。此外,場館臨時用房被賦予不同功能,其中就有輪椅存放區域,參加冬殘奧會比賽的運動員可以在這裡存放、清理、維修輪椅。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服務、無障礙資訊,我們不光在硬體上努力,志願者也進行了無障礙方面專業教育訓練。”梁曉東說,場館的無障礙環境基本可以幫助相關人群自如行動,希望通過無障礙領域細緻入微的服務,讓所有來到場館的人群感受到張家口賽區的溫暖和細心。

文:楊帆、郭雅茹、秦婧

攝影:牟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