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17日,在重慶市黔江區一個鎮上的合作食堂像往常一樣,召開了一次從業人員的日常例會。會上,食堂的負責人張書記發表講話總結了工作,又請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合作社食堂舊照
員工們都是窮苦農民家庭出身,沒讀過書,覺得張書記剛剛總結得很好,沒什麼好補充的,便紛紛稱贊起張書記。張書記人很謙虛,不好意思地連連擺手。大家見狀,越發覺得他是個好上司,更大聲地誇獎起他來。
張書記有些招架不住,突然卻聽到人群中有人很大聲的喊了一句:“張書記可真是虛懷若谷!”沒讀過書的全體員工忽略了這句話,張書記卻頓時警惕起來。沒什麼文化的食堂員工,怎麼會知道“虛懷若谷”這樣一個比較複雜的成語呢?
張書記沒有立刻表現出自己的警惕,而是記住說話的那個老人,不動聲色地與員工們道别後,立刻來到當地的警察局部門。
新中國成立後的公安
那個人毫無察覺,還照常生活工作。在他照例早起散步時,一出門就被一群警察拿槍對住了。當地縣裡的警察局局長張永輝親自跟來,對他說:“鄭蘊俠,你被逮捕了!”
這個鄭蘊俠究竟是什麼來頭?
為何一句成語就會将他的身份暴露了呢?
這個叫做鄭蘊俠的人,外表看起來老實淳樸,不過是個普通的老農民。而這個“普通的老農民”在當地的食堂工作期間,使用的一直是假名“劉正剛”,因為他的真實身份是國軍特務,是許多血案的制造者和參與者,周總理曾經點名要求抓捕他。
鄭蘊俠
鄭蘊俠祖籍在江西,但自小在四川長大,說得一口流利的四川話。他的祖父鄭重光擔任過地方上的知縣,而他的父親鄭宗堯在日本留學時結識孫中山,還追随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參與了諸多推翻封建主義的起義運動,深受孫中山賞識,還被提拔到總統府工作。但這樣為革命奔波,讓鄭宗堯很少有回家的機會。
總統府
鄭蘊俠從小就在父愛缺失的環境下長大,好在他出身良好的母親十分重視他的教養,為他講了許多愛國英雄的事迹,這讓鄭蘊俠不僅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也早早樹立起報國的念頭。
他讀書期間成績一直十分優秀,高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法學院法律系,依然保持着出色的學習狀況,所有老師都很看好他的未來,認為他将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
上海私立法學院舊照
但不久之後,鄭蘊俠與同學上街散步時,無緣無故被喝醉酒的三個英國士兵騷擾,騷擾很快更新成了争執。他們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生,怎麼會是士兵的對手,其中一個同學的腿就被士兵打斷了。
上海私立法學院獎狀
但是跟他們動手的士兵在出事後被引渡到英租界,享有治外法權,中國警察拿他們沒什麼辦法,隻能勸鄭蘊俠他們息事甯人。這讓鄭蘊俠十分憤怒,覺得自己就算學了一肚子法律,國家挺不起來,又有什麼用。
于是鄭蘊俠放棄了在法律行業裡大好的前途,轉而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了軍校的第四期學生。在黃埔軍校培養的衆多學生當中,最出名的就是鄭蘊俠所在的第四期。這一期學生出來很多後來響當當的将領,林老總和張靈甫等人就是第四期畢業生。
黃埔軍校
上海法學院和黃埔軍校的學習經曆,為鄭蘊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北伐時期,才20歲的鄭蘊俠就能去到何應欽手下工作。北伐結束後,鄭蘊俠得到了陳立夫一派的欣賞,被引進了所謂的“黨務調查科”,即中統,成為了一名國軍特務,很快得到重用,成了骨幹人員。
陳立夫
在這期間,鄭蘊俠主要負責中統跟法律相關的工作,嚴格來說這個時候他雖然助纣為虐,但是手上還沒有沾滿革命人士的鮮血。在抗日戰争爆發後,早年立志報國的鄭蘊俠懷着滿腔熱血,積極加入抗日工作。
1938年3月份打響了台兒莊戰役,鄭蘊俠領命帶着一個政工隊前往前線,參加了滕縣保衛戰,為這場戰役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也是以在戰後受到蔣介石表彰,被授予了少将的軍銜。
台兒莊戰役
但在抗戰結束後,鄭蘊俠便走上了迫害黨組織和其他革命人士的不歸路。發生在1946年2月份的滄白堂事件,以及發生在同年2月份的較場口血案,鄭蘊俠作為組織者和參與者,從頭到尾都攪和在其中。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事件中被打,也是出自鄭蘊俠的手筆。
較場口血案
其中,較場口血案導緻了千人傷亡,震驚中外,嚴重破壞了抗戰結束後和平建國的程序,也暴露出了國軍政府殘虐的一面。黨中央很快得知了消息,将毛主席氣得直拍桌子。周總理甚至直接給參與西南戰役的解放軍部隊下指令,一定要抓住鄭蘊俠,無論死活。
當時因為國軍部隊在大陸潰不成軍,蔣介石等人已經逃去了台灣。鄭蘊俠得到指令毀掉所有的機密檔案。這項任務嚴重耽誤了鄭蘊俠的時間,等他趕去重慶機場時,整個機場都被炸毀了。他又想逃去成都,但成都早就被解放軍解放了。
解放成都
無處可去的鄭蘊俠隻得把體面的軍裝脫掉,将自己打扮成一個小商販,混進成都,試圖去親自王元虎的幫助。王元虎本來是個四川軍閥,但早就向解放軍投誠,見到鄭蘊俠時還勸說他也自首。
鄭蘊俠嘴上答應着,實際上卻找機會逃出王元虎家。王元虎見狀,便把消息告知了解放軍。鄭蘊俠為了繼續逃命,一度去黑市中倒賣過銀元,還捏造假身份到當地榨菜廠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每次都呆不久,他又開始四處逃命。
國軍中統頭目
最後幾經波折,疲憊不堪的鄭蘊俠來到重慶黔江區的灌水鎮,靠着買日用品努力維持生計。此時鄭蘊俠經過多年的奔波,早已經曬得跟農民一樣了。他為了找到更穩妥的身份,就在1952年與一個名叫邵春蘭的山東女人結了婚。兩人婚後互相扶持,日子倒也過得不錯。
1956年中國開始進行對私改造合作化,鄭蘊俠被安排到縣裡學習,回來後就在灌水鎮的合作食堂當上了會計。在這期間,他一個法學院高材生努力地裝成目不識丁的文盲,連打算盤也要别人教。
對私改造合作化
他以為自己僞裝得很好,殊不知他早年接受的良好教育,讓他養成了習慣,說話時總是在不經意間帶出一些成語,比如“不翼而飛”和“虛懷若谷”,于是就發生了開頭在食堂開會的那一幕。
1957年5月19日,在張書記的機警下,隐藏多年的大特務鄭蘊俠最終還是暴露在了警方視野中,很快就被逮捕歸案。原本提心吊膽的鄭蘊俠卻突然平靜下來,甚至還松了一口氣。他就對過往的所作所為感到忏悔,如今被捕歸案,終于可以安心睡覺了。
肅清特務
原本鄭蘊俠身上背着血案,被判處死刑一點也不奇怪。不過當時中央早就頒布了新的反革命規定,“可殺可不殺的不殺”,鄭蘊俠就被認定為“不殺”,被送去接受勞動改造。
1975年,中國最後一批戰犯被特赦,鄭蘊俠就在其中。被特赦後,他選擇留在大陸工作,還被任命為了政協委員,積極投身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事業當中,還為此作出了諸多貢獻。
中國最後一批戰犯被特赦
他去世是在2009年,這一年,鄭蘊俠已經102歲了。臨終前,他始終心懷愧疚,還遺憾着沒能再去到較場口看看。
表現良好,鄭蘊俠榮獲獎狀
鄭蘊俠一生做過諸多錯事,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的罪責不能被原諒,但他積極投身抗日,捍衛國家安全的功績,我們也不能遺忘。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